2019年2月奥斯卡最佳影片揭晓时,《黑色党徒》的导演斯派克·李愤怒起身意欲离开,因为题材类似的《绿皮书》赢了。很多黑人观众也吐槽这个结果,有评论说:“没有不尊重《绿皮书》,但我们黑人社区的人希望看到更被我们认可的、讲述黑人自己经历的电影,而不是为了白人观众而善待黑人的电影”。
这两部电影虽然都是种族歧视题材,都改编自真实事件,时代背景一前一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但创作思路和艺术感受差异明显。
首先,二者对种族歧视的言说角度不同。
《绿皮书》把核心议题置于一个跨越肤色的友情故事里,让敏感尖锐的议题融进一段普世温暖的情感关系,好理解,好接受。《黑色党徒》则是鲜明的黑人视角。它以一次卧底警察办案的过程,直接呈现白人黑人的冲突与对抗,质询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根源,加码议题的沉重感和尖锐性。
其次,二者的解剖层次有差异。
《绿皮书》把黑人种族歧视问题,与贫富问题、社会等级问题、黑人自我意识、性向多元化问题结合起来,让核心议题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场域内进行勾连和深植;而且做得犹如“惊鸿之笔”。片中的两个男人,一个白人司机(被雇佣者),一个黑人音乐家(老板);黑人有钱/受过良好教育/有修养,白人失业/未受过良好教育/粗野/善良。这样的人设与人物关系,有点戏剧性。在美国南方还沉浸于种族主义心理的白人黑人眼中,黑人如何成为白人的老板?白人司机尽心维护一个黑人的权益?怪异,不好。正如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分析的那样,种族主义与贫困/经济不平等是互相交织影响的。片中这个雇佣关系里,黑白经济关系一反旧格局,打开了重新思考和调整种族歧视和等级秩序的窗口,呈现为旅途和演出中二人的种种互动和彼此理解。黑人音乐家接受的教育与修养,还有他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得到的尊重,带着“上层”“精英”的标签。但在向南方的旅途中,这些都大打折扣,甚至低入尘埃。当二人被南方某地警局扣押后,来自白人社会顶层精英的一个电话就让警局的种族主义分子立马放人。种族主义观念/行为和权力、等级秩序之间也是复杂交织的。片中那个精彩绝伦的吃炸鸡细节,反映了阶层和修养的差异;但也讥讽“上等人”的礼仪繁琐死板,失了生活与为人的乐趣。作为黑人精英的这位音乐家开始认识到,在用音乐和演出赢得尊重和平等时,他所接受和习惯的“精英文化”,也让他与自己的族群大众隔膜了。所以在白人司机的鼓励下,他与路边店里的黑人们一起吃饭、弹琴,找到了一路上都没有过的舒心。这是他黑人自我意识的一次深化。
《黑色党徒》则是剖开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呈现一个种族歧视的断面。比如,黑人、犹太人受歧视的状况,黑人群体和青年学生的抗议和呐喊,3K党的组织活动及其在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根基。影片在种族主义的历史追查中,引入影史经典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1915),在片中它成为3K党徒的政治鼓动资料。《一个国家的诞生》里的3K党内容和种族主义倾向在当年就引发巨大争议,在斯派克李的当下思考中,这关乎社会政治的根源性问题。完成横断面解剖之后,影片进行了从历史到现实(银幕上下)的纵向解析。影片结尾集结了近两年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事件的新闻记录,特朗普总统也“光荣”入画。这个处理很有观赏冲击力。毕竟我们眼看着美国社会遭遇明显的社会分裂,白人至上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历史论调又沉渣泛起。
同年度两部优秀电影都聚焦了种族歧视题材,连续的解读让人浮想联翩。像麻风病这样的疾病在医学上可以得到一种预防和治疗意义上的“清算”,但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事情就复杂得多。有些“陈词滥调”一度被繁华霓虹遮蔽,人们以为它们得到“清算”,但时机和条件合适时,它们又来了。往小里说,“人生处处是考验”;往大里说,是否怀疑某种社会文化的劣根性?
再次,在艺术表现上,《绿皮书》的台词、细节捕捉、表演,比《黑色党徒》要好。《绿皮书》的观众一般会找到自己印象深刻的细节。
综上所述,两部影片的观赏感受很不一样。
《绿皮书》的友情故事和温情路线给种族主义的残酷性盖上一层遮羞的纱帘,至多算是“温柔一刀”。正是在这个方面,《黑色党徒》毫不犹豫,斯派克·李坚持一贯的“黑人意识”,给出了“凌厉一刀”,像一个“战斗天使”。个人最明显的观影感受,《绿皮书》是“感动”,如果可以反刍,会发现其味之厚;《黑色党徒》带来的是“心塞”,跟随反作用而来的是战斗精神。
《绿皮书》3月1日在中国上映,反响特别好。不同于好莱坞那些视效大片,作为传记/剧情片,它幽默,但并不指向娱乐性,还散发着些艺术片气息。但它契合了国人口味。在猫眼上(截至3月11日),9万观众给《绿皮书》评分9.6,给出9-10分的达到90.6%,票房近3亿。这几乎就是近些年中国市场上引进片获得的最高的大众性口碑了,与《速度与激情7》(9.6分,9-10分占比91.8%)接近,稍弱于国产片《战狼2》(9.7分,9-10分占比94.1%)和《我不是药神》(9.6分,9-10分占比92.1%)的口碑评分情况。
黑人观众对于两部电影的感受,作为也被歧视过的有色人种,我们理解;是否感同身受,很难说,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沮丧地发现当事者的感受不是局外人能完整体会的。但是,愿意倾听和沟通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态度。在观念纷争、社会分裂的情形下,这两部影片其实在这方面为世人做了“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