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品读原本不是电影欣赏采用的词语,移用来看待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却似乎暗合:影片恍如生活原生态却又安如泰山的表现,暗伏在人心深处的悲戚而不动声色的艺术表现,的确值得细细感悟。
《地久天长》非同寻常却又现实如常,如何做到?一部电影从开始到收尾,都那样沉稳延展而丝丝入扣,让镜头中的人们欲奔突而出却抑制乖张的表现,该有如何大的定力?影片以难以言说的痛楚呈现,不假嚣张的激愤,也没有挑逗现实冲突,是王小帅沉稳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实故事。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家庭悲欢离合,钝痛钻入骨髓痛彻心扉。显然,《地久天长》并非故意设置了一个极端压抑的环境,让在几十年间,刘耀军、王丽云和沈英明、李海燕这两家人都一直陷入在对彼此、对自己的心灵压抑的痛苦之中几乎难以自拔。其实是超越了激愤和无助的认识,探入人心深处来对于历史处境和人的遭际的高端把握,无法彻底排遣的巨大痛楚反而成为貌似波澜不惊的深潭,不敢触动却暗流涌现。这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在从知青返城的工厂生活,到遭遇一系列家庭厄运的那样一个年代里,许多东西只是在日常之际遭遇,在压抑之中滋长,在无法抵抗之中而对家庭对生活形成了无法弥补的危害。但是创作者并没有一句激越的语言和极端方式去强化暴露,而是沉入在这两家人他们自身和每个成员之间都无法言说境地,而控制和压抑自己的心灵苦楚中沉吟。似乎整个故事充满了阴暗、暗淡、压抑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如芒刺痛灵魂,但支撑着故事的却有足够强大的人心善念在弥补。要承认《地久天长》的确是一部独特的不显山露水,却充满了钝痛感的出色之作。竟然不是去激发矛盾而是拢括了几十年间两家人之间纠葛不休,却更为强制体谅他人而将自己推入无法解脱的心理搏斗中境地,充满极大张力的故事,造就了含而不露的触及历史变化,却实际上是人心历史的一种逼真写照。
统观王小帅创作各有不同出色的作品,但这一次却格外把持着一种把握大历史而细心安抚着小人物的独特分寸。正因为处置从上山下乡到工厂劳作、改革开放流行音乐触动着跃动爱美的心、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操持的严格、南下开拓深圳和东部港湾的个体创业的发展,都影影绰绰地触及却模模糊糊适可而止,和家庭生离死别的清晰命运遭际造就呈现纠缠在一起,让你感觉到一种独特的时代不可思议的悲剧。正是这样触手可及鲜活残酷但含蓄的呈现,而影响着命运的走向的味道,才是沉淀了的思考的结果。没有了犀利的撞击才是人所走过的道路真实,身边的切肤之痛其实关切着历史,却未必是芸芸众生冲撞历史而是历史氛围导引着生命的起伏。我们从一种感觉入手,就很容易看清影片一种大气而独到的呈现。影片在时空的交织之中,着力要营造一种历史荒诞因素浑融其间(比如逼迫丽云堕胎),人们伴随着生活演变却不由之主的被命运所播弄。然而小民的生活感知总是自己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去被赋予微言大义,真实的生态中儿女情长和一粒花生米、父子的强制对峙、母性含蕴而悲切的叹息等等,才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夸张一点说,中国电影的成熟一代创作已经需要进入安详的表达而掂量内涵张力深浅的时代,任何表现雅俗不在于虚张声势和挑逗历史社会,而是从身边的甘苦和融入来消长自身的恩怨。王小帅已经做到了聚焦极度的生死遭遇落脚于家庭悲欢,却无力的自我消解而不能弥散,由此所带来的沉重和浓郁的生活叹息,然而顽强地去承受苦痛的相互慰藉的本能选择,造就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命运牵连着时代政策演变,和人心服从却不忍的悲剧性故事。
模糊不是原意,却是小民经受着命运捶打和感知着生活自身的真切感觉,但我们依然要说,这就是审美的暗中埋伏的铺垫。不能不思考时空转换的意味:将某种习惯的直线逻辑有意变成了含混而思考来由的比照,你也许会模棱两可的感觉却需要恍然而悟的突破。主人公刘耀军的孩子刘星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死去的,如何死的?意外怀孕的第二个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的事,是刘星已经夭折还是健在之时的违规被强制堕胎?养子刘星是父母逃避港湾时期如何而来的模糊不清,即便是后来知晓他叫周永福,但更加蹊跷其来去无踪的模糊不清。刘耀军王丽云怎么到了南方的渔港,似乎清晰也其实似乎没做交代,我们后来隐约知晓他们告别老家20余年,但如何落脚如何安详地修补渔网、开店度日却欲知而不晓。其实包括他们生活在北方的某个寒冷的城市,到底是哪里却含混不清。沈茉莉执意要生下孩子,生了没有一直到美国也牵挂着到最后我们也并不清楚,等等。影片总是在转换时空中造就着人生无常却依然有序的认识,构筑了这样一个时常生活重现的真切意外却让你看到跨越常态的复杂性,包括刘耀军疯狂地抱着王丽云奔往医院抢救,却转换时空成了海燕危在旦夕的时刻,很容易让我们模糊地以为是要讲东,却其实跳到了西这样的无常。究其实质除了生活无常、人生难免意外,还有着点化历史却消淡直击的严酷性,显然注目于人的命运都模糊难以抓取,却凸显了无力改变命运主宰自己处境的模糊性。其实在那样的年代,人不仅主宰不了自己,无力抗争自己的生育权利不得不随波逐流,这就成为整个电影朦胧的背景而让人惆怅满怀却无法挣脱。重要的是回归到人生常态却并没有犬儒主义,也决不去激愤抨击而归罪他人,暗示着这正是许许多多的过往常人的生活逻辑,更显示了表现生活的创作沉稳机智的所在。当然,由此电影就形成了一种收敛而不外露,促使人们去胆战心惊地等待期盼,或者设身处地地去联想关于自己的经历、在时代命运之中曾经经历过或者是承担过的那些痛苦。艺术的某种“雅致”并非坏事,却反而具有了内在的含蕴无穷的张力。
如果说模糊的衬托是为了艺术审美暗中铺垫,其实也可以说是因为生活原本这样难以辨认的是何来,还是为了内在里展示闪光的魅力。确切说这是一部沉入于人物内心,沉入于时代,而自觉排斥了主观激愤去刺激而表现那种激动人心的挑战现实的出格,反而实现了深入骨髓的痛楚的感知。影片展开的3小时不觉其长,却深深的钝痛隐含在其间,让你时有艰于呼吸而难以言说、期待爆发却得到意外的结果的效果。我们用浸入骨髓的疼痛来形容,是因为王小帅没有剑走偏锋,其同样厚重地表现了迷漫在灵魂中的善良的把握,来支撑这两家的悲剧故事的内涵。当影片将这种钝痛的常人性做了艺术的聚焦和无处不在而产生了必须弥补何以解脱难题。从刘家失去了独子的家庭撕心裂肺的钝痛却未可解脱开始,到被迫承受最熟悉的朋友海燕强制劫持丽云上车去做堕胎手术而惨遭不幸,再到同样是叫刘星的养子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与养父刘耀军身手搏击的对立的可怕,以至于离家出走带来再一次的父母的钝痛,以及刘耀军在和自己的徒弟茉莉的情感隐约节制性闪烁表现,而忽然有可能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的那种辗转反侧的痛苦表现段落,以及经年累月刘耀军王丽云夫妻之间是为了彼此而活着的那种隐忍痛苦等等,堆积着不断加厚的钝痛感。
但必须看到王小帅的出色在于新的处理方式:钝痛叠加让人充满了压抑难于呼吸的一种境况,但显然影片内敛的坚定和下层百姓的生存原则的忍耐,并没有让这种痛苦成为一种尖锐的爆发,更不是去促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仇恨,反而是沉入坚韧的自我承受的心灵本分的克制与消解。设置了许多人物行为方式的细枝末节的容忍和自律的自我消解,让灵魂颤动的痛激荡弥漫而并不迁就于他人的方式,来表现最普通的人和家庭之间那些细微的动人的东西。比如,养子刘星离开时候默默无言地对父亲跪下的那一刻,非同凡响的出色把控意味深长;高美玉在监狱之中对囚犯恋人张新建直露逼问的后面,真爱的难以言表的情深;刘家和沈家夫妻彼此之间相互默契绝不伤害的情感;沈英明李海燕为浩浩造下的孽缘一辈子无法解脱的痛悔不已的痛苦表现;特别是在知道真相之后沈英明拿着一把菜刀让刘耀军砍死浩浩一命抵一命的那个瞬间的真实性表现;成年沈浩向刘星父母坦诚20年前的真相时,他们呆滞地听着的翻江倒海的痛楚后压制着内心安慰浩浩:说出来就好等等的场景;茉莉竟然哀怜师父失孤而愿意为他们生一个孩子而离去的离奇却合情的动人性等,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电影中触及巨大悲痛的百姓处理哀伤的稀罕却真实的表现。即便痛入骨髓但却善心的灵魂未变,自我承受的灵魂哭泣聚焦在夫妻上坟那令人肝肠寸断的场面,他们无言而压抑却不时难以遮掩的呜咽而抑制极端动人性,把影片揪动灵魂含蕴无穷的高超艺术格调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小帅依然沿着入心锥而不舍善良的人性的逻辑,在收尾做了曲终奏雅的动人处理:两家回归亲情中,出走的养子刘星女友归来的一个电话,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人世间善良的人性理当获得一个安详的舒展结局。也许按照有人说《地久天长》是他们子嗣后代的地久天长,但其实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地久天长,更是人性善意的地久天长的证明!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