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市场:
春节档拉动大盘《流浪地球》引领观影潮流
每年挤破头也要抢的档期是春节档 ,由于跨年元月影市走势乏力,今年春节档更是大片云集,拥挤异常。现在2月大数据出炉了,大数据显示春节档一扫大盘年初开局之颓势,交出一份令人欣慰的市场答卷。
2月全国影院放映场次千余万场,较上年同期上升两成,进影院的电影观众2亿6000余万人次,同比去年下降1.6%。月度票房103.1亿左右,(不含7.9亿元左右电商平台服务费)同比上年,月度净票房增长8.1%。全国平均票价39.44元,上升9.9%。数据显示:票价上升对冲了人次下降缺口和票房8%的上扬。2月大数据榜单基本与市场大盘走势吻合,今年开局,全球影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作为中国市场的参照,北美市场2月票房收官6.24亿美元为历史第二低(2013年2月票房6.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34%。中国2月市场不仅保持了去年2月的旺销,还有小幅增长,所以,涵盖春节档的2月是成色十足的黄金档。
今年2月档含金量足,除春节黄金周假期,还有“情人节”档和元宵节都在月内发力,因而2月大盘在春节档之后依然保持了销售热度。去年元宵节跨至3月,“情人节”又在年三十,因而此优势。这点从观众数据也可印证。2月观众下降主要是在春节,观影人次较去年春节少了1500万,后春节档,市场热度,尤其是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观影热发酵,吸引了更多观众进影院,综合下来全月观众人群较上年同期减少450万,观众人次从春节档下跌9.7%到全月下跌1.6%。后春节档填补了市场人气的8%的缺口。
院线市场与大盘格局相近,水涨船高。大多数院线都是人次下跌,场次、票房、票价上升。虽然院线格局排名与社会阶层一样有固化趋势。本月院线有所不同,十强院线中有五条院线人次和票房齐升,一条院线观众人次持平。中等院线里北京长城沃美院线首次月度票房进入亿元线,观众人群超过300万人次,从去年2月排名第32,上升至20,进到院线第二方阵。北京明星时代院线也紧随其后进入院线月度亿元票房,排名从去年同期第38上升到21位。这两条院线的提升,如能持续将改变院线已有固化态势的格局。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开放电影院线牌照,这是中国院线业的一个新风口。院线牌照放开,新竞争者进入打破院线表面的平静,对产业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观察市场不是简单看水涨船高的业绩,大盘涨院线涨很容易。大盘乏力,院线给力,就像本月里的这些院线,大盘观众人次有跌,自己院线偏涨,自然有自己一套经营秘籍,这才是院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乘大势而上位。
影院市场:
竞争的新焦点是经营的新动力
2月市场开出的红盘让影院经理着实开心了。尽管有数据说,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增长占有率有下降,小镇青年离去等奇谈。在全国电影院票房TOP50排行榜上,我们看到一些影院新面孔:兰州、杭州萧山、安徽阜阳、湖北荆州、河北廊坊、浙江丽水等中小城市影院榜上有名了。
2月里,全国各影院确实火了,尤其是三四线经济相对发达城市,2月成为影院刷新业绩纪录的月份。。
以浙江市场为例:正月初一,就有多家杭州周边或三、四线城市影院爆出惊喜。杭州萧山德纳IMAX影城,达62.6万元,位列全国第9;湖州时代德纳国际影城是60.9万元,位列全国12名;温州万达影城(平阳万达广场店)票房59.2万元,位列全国15名。
温州瑞安吾悦广场星轶STARX影城在正月初一就斩获了52.7万元票房,在全国影院中排名第54。这只是全国影院在春节档期电影大卖的一个缩影。
一边说观众流失,一边又是影院刷新经营纪录。其实不奇怪,这几年,在如日中天的影院建设中,中国放映市场在规模容量放大的同时,竞争也加剧了。影院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单一的,且不说影院周边三公里内有三五家同行,五公里内影院有十余家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浙江地级市义乌人口200多万,流动人口140万,有影院有26家,汇聚了万达、保利、上影、横店、中影等多条院线,若一家影院按5张银幕计算,26家影院就有130张银幕,义务平均1.52万人一张银幕,院线和影院经营不可能不激烈。同行之外KTV虽早已不对影院业态构成威胁,新对手却是不断,诸如流媒体的爆发式发展,移动网络的普及,视频网站盈利模式清晰和付费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还有点播院线及各路电影在线播映平台,抖音、快手等占据了90后、00后年轻人业余时间的短视频应用等……这些都是影院争抢客流的对手。好在有春节档的2月,是各大片商挤破头也要进入的档期,9部各类题材,风格迥异的大片给影院带来了一波大行情。
靓丽的票房数据后面,是电影院经营的隐忧,观众人次的下跌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引起所有影院经营者的高度关注。有说,是因为禁止“票补”才让一些观众离场。其实不然,且不说“票补”毒瘤是否真的根除,单看占据网络电影票销售市场60%的猫眼微影影业尚在亏损,你还能指望资本为“票补”买单救市吗?(下转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