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莉丽) 回顾新中国电影七十年来所走过的光辉道路,总结新中国电影所取得的历史经验,发掘不同时期新中国电影的创新模式,明确新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4月8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开讲,论坛以“道路、经验与模式——全球视野下的新中国电影七十年”为主题,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展开交流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代表主办方致辞。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进行论坛主旨发言。
黄会林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在“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查研究”8年来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成绩和经验。黄会林提出,独树一帜的本土特征和人文气息,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立身之本。未来,中国电影需要积极迎接海外发行规则的竞争和挑战,“酒香也怕巷子深。未来,中国电影在宣发层面需要不断地细化,把中国电影的传播真正纳入到国际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之中,以便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流文化所接受。”
美学、道路与国家形象
论坛主题发言分为两部分进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电影的美学、道路探索、类型与传统和国家形象等议题展开论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路春艳担任主题发言第一单元学术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选择了极具学术担当和学术勇气的话题——“中国电影学派的美学取向”。贾磊磊从内涵、外延两方面探讨了中国电影学派的美学构建,他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建构要为中国电影的研究范式提供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学术路径。“在传统的按照不同年代、社会政治形态、不同导演代际划分的历史分期基础上,提供按照电影艺术自身的美学特质和文化精神来统揽中国电影历史的分析模式,着力建构中国电影不同历史时期共同存在的一个美学品质统一体、思想境界统一体、文化精神统一体、价值取向统一体。”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结合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集体突围的创作现状,系统回顾了从“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到主流现实主义”的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发展轨迹,分析了70年中国电影和现实主义传统一路同行的时代原因和思想基础。尹鸿认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呈现现实主义创作多样化的创作态势,包括以《我不是药神》为代表的主流现实主义,以《地久天长》、《江湖儿女》为代表的边缘现实主义,以《无名之辈》为代表的荒诞现实主义和以《一出好戏》为代表的现实寓言。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研究员饶曙光从守正创新、通变集成的视角观照七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美学。饶曙光认为,七十年中国电影固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也有历史形成的阶段性特征。他借用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概念,对七十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与美学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即新中国电影范式:历史建构及其经验;新时期电影范式:创新与现代化;新世纪电影范式:改革与高速度发展;新生代电影范式:建设电影强国。四个范式分别对应守正、创新、通变、集成的时代特征。饶曙光强调要坚持历史的、美学的、人民的、艺术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在通变的基础上集成,通过集成实现通变,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实现从电影大国走向强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探讨了新中国七十年创作“元类型”与现代中国传统的命题。丁亚平认为,作为中国电影背后最重要的能量,作为电影背后纵深宏大的历史思维,现代中国传统是中国电影回答时代之问的基础。“现代中国传统在70年中国电影里形成了什么样的价值结构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体,包括影像心灵的社会价值,影像青春的革命价值,影像中国的通感价值。”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从小切口切入“新中国七十年电影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形象”,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巨大成功和影响造就了美国当代文化的观点在中国同样适用。陈犀禾认为,十七年中国电影有两个基本类型:革命战争电影和革命建设电影。革命战争题材分为正规战争、人民战争、敌后战争、地下斗争四部分,建设题材也分为工业战线、农业战线、城市改造、妇女和少数民族等等。前者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后者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排除万难,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故事。“电影的核心主题是围绕新国家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展开的,塑造人物形象,最终是为了塑造新的国家形象。”
历史、未来与发展途径
主题发言第二单元围绕中国电影中的中国故事、历史与未来、发展途径等问题展开,复旦大学教授孟建担任第二单元学术主持。
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以谢晋电影、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代表作为例强调了情感叙事在与观众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用以情动人的方式讲述一个符合中国人心理情感规律的故事,在各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意思的例子。电影首先是一个以情动人的艺术媒介,中国电影要从大走向强,从中国走向世界,靠什么?不是靠多激进的理念,越理念化越会遭到自我保护机制的反省,相反变成情感化的交流,可能会对作品的传播有更大的影响力。”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以《乌鸦与麻雀》、《今天我休息》、《我不是药神》三部电影为例,剖析“中国想象的建构:历史与未来”。张颐武认为,“中国一定要成为和好莱坞一样的世界性电影中心,中国民族电影要脱民族性,发展成全球性的电影是任何一个跟中国电影相关的,包括产业相关、政策相关、理论相关等等关联环节的共同的信念。中国民族电影经过70年发展,创造了一个社会和国家对话的有趣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展开的活力其实是有希望传到世界性空间里的。”
台湾艺术大学廖金凤教授强调了电影评论体系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了当下电影评论在独立性、专业化和时效性方面的成绩。作为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电影研究者,东京大学韩燕丽教授非常看重祖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个魅力到底应该来自何方?韩燕丽认为,“有容乃大,兼容并包”,要在丰富化上下功夫,打造有魅力的文化大国。
文化、产业与全球化
上午的主题论坛结束后,以“走向新时代的中国电影:文化自信、产业升级与多元格局”和“聚焦中国新主流电影:全球视野、国族认同与类型拓展”为主题的两个分论坛下午在京师学堂同时开讲。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和电影产业,中国电影的全球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进行自由讨论和总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电影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业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新时代,中国电影承担着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使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语境下回顾这七十年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明确未来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发展和艺术探索的当务之急。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充分发挥学术品味、文化意识,特别策划“道路、经验与模式——全球视野下的新中国电影七十年”学术论坛,旨在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在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国际区域比较中探寻新中国电影独特的发展道路、经验和模式,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更有分量的学术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