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也是虚拟院线的元年。科幻元年有《流浪地球》可以证明,而虚拟院线以什么来证明呢?以AI 将要与中国院线的18 亿人次流量结合来证明。AI 就是人工智能,而18亿人次的流量就是商业圈极具吸引力的潜在市场。我们说了“ 大数据”N 多年了,18 亿这样一个大数据难道我们看不见吗?事实上在消费互联网早已进入院线行业后,院线就是自带巨大流量的世界,也就是“大数据”的世界。
自带流量而无动于衷,却偏喜欢说排片用大数据,决策用大数据,什么什么用大数据—— 我们对院线最大的数据其实是有眼无珠的。在一个新理念风靡全球的时代,所有假的运营与管理都只能说明它们的模式已经到头。当下不是院线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恰恰相反,是这个领域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竞争手段。举一个例子,某大院线看到了时代的骤变,影城需增加非票收入,餐饮成为了变革最瞩目的选项。“电影+餐饮”于是应运而生。
但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这个模式就无法持续。院线干脆把“餐饮部”直接裁了。当代的创新不是一个“+”字就能完成的。对于传统的颠覆是必须的,然而这个颠覆要有创新的、较之于传统更高维度的技术因素的介入。“餐饮部”的设想不单单这条院线有过,好几家大的影投公司都曾经绞尽脑汁,不成功是因为传统的餐饮如果进入院线需要经过三关:标准化、中央厨房、自动化管理。否则一条院线做不成,一家大影城也做不成。
我们想知道的餐饮的大数据都在,但是却支配不了,使用不了。原因便是没有智能手段。传统院线因此做不了“ 电影+ 餐饮”,传统院线在当下大数据跨界运营的此岸只能望洋兴叹。标准化、中央厨房、自动化管理这三者都需要人工智能的技术,今天我们只有自觉地学习和引入当代最先进的AI 手段,哪怕是在中国人最传统的饮食生产与管理中完成标准化、中央厨房、自动化管理,我们才能在院线行业里实现“ 电影+餐饮”,实现这个“+”。餐饮当中有多少大数据呢?有多少需要标准化、中央厨房、自动化管理的就有多少大数据在里头。大数据的核心不是别的,不是说越多数据便越是大数据,而是所有与选择相关的数据都不能漏网,所有与模式有关的边际都不能缺失数据的证明,所有达成标准化要求的过程都要具有数据的支撑。当代计算机的超算能力就能够提供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人类开始实现伟大算力的时代,也是算法超越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的时代。
“ 算法”、“ 算力”和“ 数据”三者构成了深度学习的真正的前沿。现在可以宣布,这个进步正在进入电影院线行业,下来院线的赋能讲的不是O2O,不是产业互联网,而是人工智能AI,当然O2O 和产业互联网都是题中之义。中国院线会在人工智能的带引下超越传统互联网阶段而直接跨入到人工智能阶段。打个比方,互联网手段在猫眼、淘票票的购票上很成功,而一旦实现智能识别—— 所有技术条件都具备了,二维码或者指纹识别就能进场观影,而后台也将自动完成收款工作。
这就是人工智能AI 的跨越。这一步院线应该现在就开始自己操作,而把被第三方拿走的数据重新拿回自己手中。以辨识技术为核心突破的人工智能一定会是2019 中国院线赋能而迭代的拿手好戏。辨识技术旨在瞬间贯通大数据,让我们能够把握全局,这才是新世界的新游戏规则。
我们回到年度18 亿人次这个话题,18 亿人次很了不起,是因为它能够带来的相关跨界可能性,无限极。而一旦人工智能开始征服这个我们无动于衷,亦无法能够“ 动于衷”的流量,院线行业的天地就将变成无限可能性,无限极。最早让人类感觉到虚拟世界的存在是IT,现在让我们感觉到虚拟世界的存在,变成AI。因为AI 可以通过超算以致超链,完成无数个模块之间的链接。还有什么餐饮的标准化和后台管理自动化做不到呢?
可以预料,院线的虚拟化时代一定是用AI 开发院线大数据,实现院线数据变现的必然的时代。实体院线是获得政府颁发牌照的院线,虚拟院线则是获得结构数据、精准数据并且精准发行的院线,是打一开始便一如既往地以数据作为发行导引的连锁运作。譬如我们已经识别出了全国有多少千万人是喜欢爱情片的,有多少千万人是喜欢科幻片的,等等,就可以准确地向他们所在的影城排片,而用不着服从传统院线的计划排片,用不着发行公司的中间指挥与赚取代理费。对于很多中小影片而言,这比花去多少宣传发行费用都要靠谱。这样的数据掌握的日子离我们不会太遥远,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即走出运用AI 的第一步,而且谁先走出第一步,谁就会是时代最眷宠的人。传统院线时代和AI 院线时代是这样划分出彼此界线的,传统院线留恋院线的中央管理,是中心化运营的院线;AI 院线看重影城的准确排片,是去中心化、分线发行的院线。后者一定会首先并且不排除一直尊重院线总部的指挥,但其不断放大的效益可以令它自行其是,逐渐取代院线传统的中心。
现实中院线本来已经占有了极大的数据量,但是因为无法掌控这些数据而放弃了无数数据的运用。只有在AI 时代,有了AI 人工智能手段,用辨识的算法,不是用认识的方法,一切数据便都可以为我所用。这句话就是“ 财富管理”最实际的依据与途径。数据的神奇就在这里——知道了什么人合适看什么电影,就知道什么人适合美食、健身、阅读、音乐、社交、医药、照顾妻儿、酷爱汽车、喜欢科研、自由散漫等等。我们就能够开发一个又一个“ 群”,进入一个又一个社交圈子。18 亿人次的社交圈子。他们会自发地漫延或者重叠出N 多亚文化圈和准消费圈,而中国电影院线尽可以一直跟踪,去开发更多的商业合作,一个以院线数据为起点遍及人群类型所向的院线数据商业联盟指日可待。
虚拟院线三阶段:第一是运用人工智能掌握大数据,开始分线发行,达到精准发行;第二阶段是大数据引流,跨界社交营销,开展商业合作,颠覆传统院线单一发行放映电影的藩篱;第三阶段打造财富管理世界,完成全国院线的数据商业联盟,中国院线的单一结构数据变成酿造无限可能性的广阔的结构数据,其中的消费者同时成为生产者,融入《未来简史》的世界中,人人成为成功的财富管理者。中国电影市场的今天所以能够给与我们如此信心,并不是因为看了《流浪地球》,而是在2015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院论坛上我已经做了一个被人们视为过于超前的演讲,我的演讲题目便是《构建中国电影院线的数据国际商业联盟》,如果认为那时人们的质疑有道理,那也仅仅因为当时中国院线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走到无路可走,再就是当年人们允许自己暂时不认识人工智能。传统院线之路的门正在关上,上天正在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虚拟院线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