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莉丽) 震耳欲聋的开封盘鼓、清脆响亮的童声合唱……4月19日的祥符区朱仙镇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大型融媒体直播走进开封祥符区朱仙镇启封故园。全国人大代表、开封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跟河南乃至全国的观众们讲述了她和电影、和花生的故事。直播现场,郭建华又捧来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开封花生。算上今年,郭建华已经连续5年带着祥符区的花生上两会了!
祥符区是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荣获“河南十佳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省级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实施县(区)等称号,2017年“开封县花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祥符区获得了50万亩的优质花生保护面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开封人,郭建华的电影记忆也跟花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世纪70年代,郭建华刚当上农村电影放映员的时候,乡亲们总是捧着花生来看她放电影。郭建华的工作餐常常是乡亲们捧过来的生花生、炒花生、煮花生。
第一次带花生上两会是2012年,那年两会前夕,郭建华正在打包行李,有乡亲问:“你从小爱吃花生,放映场上都吃花生,能不能把我们种的花生带到北京去,让大家尝尝,也宣传宣传?”从那时候开始,家乡的花生成为郭建华这位基层人大代表的另一张名片。
“第一年我带的花生是直接从地里挖出来的,上面都还有花生秧花生根呢。”郭建华回忆说。没曾想,这一带就是五年。
看到农民种花生不易,郭建华想着怎么用电影的方式帮助父老乡亲尽一分力。在她的建议和推动下,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咱家花生好收成》并于2014年上映。这是中国首部农村轻喜剧科教电影,让观众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下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受到了农村观众的普遍欢迎。
如今,乡亲们种的花生种类多了,郭建华每年带到两会的花生品种也不一样,除了花生还有花生深加工产品。郭建华希望以花生深加工的附加值和花生品牌的美誉度,扩大国际和国内的消费市场,让农民受益。让农民的花生不仅有个好收成,更能卖个好价钱,让农民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直播最后,主持人问到郭建华的电影放映员梦想。郭建华郑重起身,用《电影儿女》中的主题歌歌词作答:“一方小银幕,能装地和天,演不完千古悠悠美与善,放不尽人生百味苦辣酸甜。银幕故事像老娘土,养壮了根,养旺了苗,养靓了女,养俊了男,养甜了老百姓的苦日子,养美了大江山。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除了电影梦,郭建华也有自己的花生梦想。“我希望开封花生成为一个地域品牌,把规模做大,像河南信阳的茶叶、新郑的大枣一样成为地方名片。”
当天的直播过程中,100名来自祥符区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们交流了各自所在单位的脱贫经验,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彦涛推介了祥符花生,并将其交给新农村频道中原好礼的项目负责人,祥符区花生正式纳入“中原好礼”。
直播最后,中共开封市祥符区区委书记李军带领现场的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作为“决胜脱贫攻坚 推动乡村振兴”的系列活动,当天下午100名驻村第一书记还一同聆听了百名驻村第一书记法治讲座,欣赏了脱贫攻坚题材电影《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