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国内观众观影口味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中国电影市场对于亚洲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日渐提高。近年来,日本、印度等亚洲邻国创作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深受观众欢迎,引进亚洲邻国创作的影片成为丰富国内观众观影选择的举措之一。
中国电影也逐渐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电影合作、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及“亚洲影视周” 等一系列活动,电影作为“文化大使”的特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承办,以“文明之光 银幕绽放”为主题的“2019亚洲电影展”于5月13日线上全面开票。
从5月16日起至23日,来自亚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部电影佳作,将通过“亚洲经典”、“亚洲当代”、“亚洲动画”、“亚洲纪录”、“亚洲剧汇”、“亚洲乐海”六个单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城的14家影院进行200余场放映,让观众通过大银幕领略亚洲电影多元的文化特色及亚洲各国的发展成就。
电影作为文化纽带成为外交活动“标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而电影国际交流作为人文交流中最受欢迎的形式和载体之一,在这个5月频频出现在重大外交战略和外宣工作舞台。
5月10日,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国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半边天》在内地上映,影片中五名导演围绕同一主题分享不同视角下的女性故事。
这是“金砖国家电影合作拍摄2017-2021年计划”中的第二部影片,根据该计划,在未来的三年,每年还会推出一部金砖国家合拍电影,据《半边天》监制贾樟柯透露,金砖国家合拍的第三部影片目前主题已确定为“邻居”。
5月15日,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 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今年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影视周” 将开展电影大师对话、2019亚洲电影展、亚洲优秀电视节目展映互播等主题活动。其中电影板块的 “电影大师对话”活动将于5月16日在北京举办,“2019亚洲电影展”活动将于5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座城市进行。
“电影大师对话”与“2019亚洲电影展”在为影迷提供视听盛宴、思维碰撞的同时,也将发挥影视桥梁作用,促进亚洲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进步,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协作、团结的亚洲。
此外,电影《音乐家》将在5月17日和中国观众见面。该片总制片人沈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将冼星海的动人经历搬上大银幕,整个幕后团队竭尽所能,耗时两年在中哈两国实地走访,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一手资料,“摄制组辗转中哈俄三地拍摄,前后历时近5年,先后有300人参加剧组,两万人参与拍摄。”
作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首个人文领域合作项目,在立项初期就受到中哈两国元首的关注,在电影刚刚完成初期,中哈两国领导接见了剧组成员并观看了电影片花。沈健认为,《音乐家》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影视作品,“不仅开创了中哈两国电影合作的新纪元,更是为推动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电影节展为电影文化交流赋能
在众多文化交流形式中,电影节展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金砖”、“上合”以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外交和多边平台,以及北京、上海、丝绸之路、海南岛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各国电影人频繁来华交流,电影作为“文化大使”的特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影展作为和观众距离最近的放映形式,能把精心挑选的影片和普通观众进行有效连通。“2019亚洲电影展”精选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蒙古、巴基斯坦等30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60余部展映影片。
其中包括近百年历史的《盘丝洞》、越剧版《红楼梦》、歌舞伎现场《连狮子》、水墨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日本动画《穿越时空的少女》、伊朗经典电影《小鞋子》、大师新作《野梨树》等优秀作品。时间跨度长达90余年,既有大师名作、也有新锐力量,涵盖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戏剧等各种类型与题材,在内容上从展现亚洲各国民族特色到探讨世界议题,满足各个年龄层、不同观影趣味的广大观众。
考虑到中国艺术电影观众的分布规律,本次“2019亚洲电影展”在放映地点的上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个城市的14家影院,这五个城市的艺术电影观影氛围较为浓厚,观众观影习惯已初步养成,而14个影城也是在艺术电影日常放映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专线发行实践中积累过丰富经验的核心影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映60余部影片将全部在北京展映,而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四城将分别以“真情悠长”、“都市节拍”、“诗与远方”、“艺术新生”为主题进行展映。
除了单纯的影片放映,影展还将举办制片人合作论坛,电影沙龙等活动。在展映期间,包括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印度导演、演员阿米尔·汗及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在内的14位知名影人、学者将参与活动,并以“亚洲电影与文化传承”,“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展开对话。
密切合作、频繁交流带动亚洲电影整体向好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国内观众观影口味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中国电影市场对于亚洲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日渐提高。近年来,日本、印度等亚洲邻国创作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深受观众欢迎,引进亚洲邻国创作的影片也成为了丰富国内观众观影选择的举措之一。
截至5月13日,2019年中国市场上已经有13部来自亚洲各国的进口影片,共收获票房8.8亿元,其中来自印度的《调音师》,来自黎巴嫩的《何以为家》,来自日本的《夏目友人帐》分别收获3.24亿、2.84亿和1.15亿元。而在已经定档2019年内的影片中,还有来自日本的《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历险记》和《龙珠超:布罗列》、俄罗斯的《绝杀慕尼黑》、印度的《无所不能》、马来西亚的《大大哒》10部来自亚洲邻国的电影。
与此同时,和亚洲各国进行合拍以及改编亚洲邻国作品也逐渐常态化。在合拍方面,除了《音乐家》之外,中国与印度合拍的《大唐玄奘》、《功夫瑜伽》,中日合作的《101次求婚》、《妖猫传》、《你好,之华》,中国与俄罗斯合拍的《战斗民族养成记》,中国与马来西亚合拍的《我的特工爷爷》等影片都收获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口碑;而在影视改编方面,近两年在市场上深受观众喜爱的《断片》、《“大”人物》、《重返二十岁》、《我是证人》、《前任2:备胎反击战》等影片均改编自亚洲邻国的电影。
截至2019年1月,与中国签订政府间合拍协议国家已达21个,其中亚洲国家占比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数据还显示,中国与老挝合拍的《占芭花开》,中国与日本合拍的《临兵斗者》已拍摄完成或立项备案。
而中国电影也逐渐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18年7月15日,“2018中国电影周”在阿联酋开幕,一周时间在阿布扎比和迪拜两个城市集中展映了《滚蛋吧!肿瘤君》、《红海行动》、《战狼2》、《捉妖记》、《大鱼海棠》5部电影。
不仅如此,在2018年7月至11月,依托国内农村电影流动放映的多年成功经验,中影集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实施“露天电影院——中国电影的澜湄之旅”巡映活动,通过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动数字放映技术设备和露天巡映形式,将《战狼2》、《红海行动》、《旋风女队》、《六年,六天》、《羞羞的铁拳》、《奇门遁甲》等优秀国产电影送到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四国民众面前,通过深入到农村、学校、军营的巡回放映,获得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一系列的电影交流活动对中国与亚洲各邻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当地观众对中国巨大建设成就、中国丰厚文化底蕴与中国精神的了解,促进了亚洲地区文化交融、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