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术电影,因其对多种美术样式的借鉴与吸收而得名,于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形式”,享誉中外。作为美术电影三大片种之一的剪纸片,在其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包括胡进庆在内的剪纸片创作人员对“民族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以剪纸手段创作动画电影并非中国特有。美术电影先驱万氏兄弟在剪纸片的探索阶段,也尝试过国外的“剪影”片样式。然而,“剪影”过于单调,远不如我国民间剪纸丰富多彩。通过一系列实验摸索,美术电影工作者从民间剪纸中汲取灵感,再结合皮影等民俗工艺,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剪纸片。
我国的剪纸片在诞生之初,并非为了追求剪纸的美感,而是为了节约动画片制作的人力与财力。在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中,主要利用了剪纸的平面特征,其视觉效果与“单线平涂”的动画片类似。“剪”体现在整体轮廓上,细节部分以“画”为主,而非剪纸特有的镂空效果。影片在试验阶段,由于人物定位技术所限,样片中人物动作抖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美影厂从动画组和木偶组调来了包括胡进庆在内的技术骨干共克难关,终于在1958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的拍摄。在1959年拍摄的第二部剪纸片《渔童》中,影片片头的对称图案、金鱼尾巴的镂空处理,以及渔童的发型细节,都开始凸显出剪纸轮廓简洁与细节精巧相结合的特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担任影片造型兼动作设计的胡进庆发现火炉烤焦的胶皮布,牢牢地粘在片盒上。他将这种材料刮下来分成芝麻小点,俗称“刮皮胶”,用来做定位脚钉,为剪纸片的动作设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刮皮胶”的使用在剪纸片的拍摄中一直得到了延续。
1963年完成的《金色的海螺》,堪称“硬性剪纸”的代表作。所谓“硬性剪纸”指吸收了民间剪纸以及皮影的工艺,用剪刀、刻刀制作的剪纸片。影片中的造型轮廓分明、细节清晰,整体感觉比较“硬”,因而得名。影片由胡进庆担任造型设计。片中的海螺姑娘,发丝、衣袖的花纹,乃至裙子的褶皱都运用了镂刻的方式。为了达到“精雕细刻”的效果,主创人员向民间艺人学习皮影镂刻工艺,自制刻刀、蜡盘练习了一个月,最终创作出的剪纸片,具有完全有别于动画片的独特美感,真正具有了独立片种的意味。自此,剪纸片的创作日益繁荣,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美术风格。
在“硬性剪纸”的基础上,胡进庆与美影厂剪纸片组的创作人员进一步利用纸张特性,创造出了从纸质到剪法上都不同于“硬性剪纸”的“柔性剪纸”。
20世纪60年代,美影厂创作的水墨动画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却面临着人力使用过多和制作成本过高的问题。胡进庆开始思考如何用剪纸制作水墨效果。1963年,胡进庆用木板分块雕刻组装完成了第一批有关节的水印木刻人物,试拍后,整套绘制技术尚不具备投拍条件,第一次柔性剪纸的试验以失败告终。但胡进庆并没有停止柔性剪纸的探索。1976年,拍摄出了第一部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通过剪纸处理在宣纸上绘制的形象,局部采用拉毛工艺,在影片中实现了水墨画的效果。而拉毛剪纸的发展与成熟,胡进庆同样功不可没。他在业余时间试着将一些动物造型用水粉、水彩画在宣纸上,再用水湿润轮廓,将其拉下,贴在硬纸上做成贺年片。而后他又用多年时间寻找到适合做拉毛剪纸的皮纸。美影厂的技师岳慧敏积极配合胡进庆的实验。在集体的努力下,产生了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拓展了美术电影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
胡进庆于1983年执导完成的《鹬蚌相争》,集中体现了水墨剪纸与拉毛剪纸工艺。蚌外壳坚硬,采用了“剪”的方式,而鹬身上的羽毛,则通过“拉毛”形成水墨晕染和毛边效果。胡进庆还借鉴了湖南皮影戏《龟与鹤》中鹤颈的活动方式,吸收其“定缀”工序,用细如发丝的尼龙丝穿起了34个经过拉毛处理的圆环,避免了鹬的动作因关节装置而造成的僵硬感,与整部影片的水墨意境相得益彰。影片获得了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等奖项,可谓载誉无数。
1984年,美影厂计划将民间故事“水推长城”中十兄弟的故事拍成系列片。导演胡进庆为了节约成本,将十兄弟精简为了七兄弟,通过“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加以区别。为了加强系列片的观赏性,影片主创人员采用“剪纸动画”表现纵深感的运动,突破剪纸片中人物以侧面为主的特点,丰富了动作场景。“七个葫芦娃”成了美术电影史上的经典形象,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在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史上,有许多像胡进庆一样的美术电影工作者,他们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中吸收养料,结合美术电影的特性,广泛探索“民族形式”之路,创造了中国美术电影的辉煌。2019年5月13日,胡进庆在上海去世。他的离世,重又引发了人们对于美术电影未来之路的思索:美术电影的“美术”特性是否应该保留?剪纸片、木偶片等片种的出路何在?归根结蒂,以“民族形式”为魂,方能实现我国动画事业的振兴。而如何在当代继续 “民族形式”之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