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人生故事的影视剧已经有多部作品出现,但大多都没有表现其生命最后几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地的特殊遭际和曲折命运,而电影《音乐家》正是以此为独特的叙事视点,追寻和探索冼星海鲜为人知的最后几年人生的传奇故事和心路历程,从而构建了一段有关“一带一路”亚洲文明交往的历史探秘。
冼星海的大名早已因他那首经典的《黄河大合唱》而家喻户晓,这部气势恢宏的音乐作品自1939年诞生以来,激励了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奋起觉醒,激励了无数中国仁人志士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80年来,更成为中华优秀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作,成为史诗般的音乐经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冼星海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时光竟然滞留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命运遭际竟然与一部特殊的电影有关——《延安与八路军》,这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成立之后自主拍摄的第一部重要的、大型的电影纪录片,由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合作拍摄,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的高度重视,旨在借助这部纪录电影的拍摄和放映,让全世界人民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红色苏区延安、各抗日根据地等实际状况。正是受中央高层的委派,1940年,冼星海化名黄训和袁牧之一道远赴万里之外的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为影片做后期配乐和胶片剪辑和冲洗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莫斯科城受到德军攻击,电影厂人员被迫转移至阿拉木图,冼星海也随行流落到此地。然而更为不幸的是这部电影的胶片已经全部丢失,为了继续探寻影片下落,为了完成这一特殊使命,也出于必须化名不得暴露身份等组织纪律要求,且因其签证已经过期等诸多原因,冼星海不得不长期滞留阿拉木图等地,在他穷困潦倒之际,当地著名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顶着各种生存压力和政治风险,毅然向冼星海伸出了博爱援助之手,由此,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也结下了深厚的跨国情谊。影片正是以此历史背景和真实故事为蓝本,重新开掘了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地的特殊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为观众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冼星海形象,尤其使观者更为他深藏于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以及与哈萨克斯坦人民的美好情谊而深深感动。
这是一部有关两个时代、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个音乐家、两个家庭的互文叙事的电影。主创者运用颇为匠心的构思,将两种时空紧紧扭结在一起,使电影形成特殊的时空比对关系和深层的意义隐喻。影片从1990年冼星海女儿冼妮娜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侄女相见开始,两位音乐家的后代在和平年代相聚,共同追寻先辈们的历史足迹和心灵轨迹,为观众自然展开了一段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性叙事。我们看到,一边是前苏联时期的卫国战争,一边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东方和西方,欧洲和亚洲,都在同步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这样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和人民不期相遇,由此,他与这里的人民对于战争有着感同身受、同命运、共患难的切身体会,也有着对于身在延安的妻子和女儿的深深眷念和怀恋,更有着对于祖国土地的深情守望和有国不能回的无比遗憾和痛苦,也由此走向了他自己人生的终点。影片中特别表现了火车上他遇见一个对自己小提琴箱很感兴趣的哈萨克斯坦男孩,然而在一阵血腥残酷的德国敌机轰炸火车站台之后,这个对于音乐和世界刚刚还抱有美好幻想和期待的小男孩,须臾之间却不幸地被德国战机子弹击中,倒在了母亲的怀抱之中,目睹此情此景,冼星海痴痴地站立在原地,全然忘记站台上正在发生的激烈轰炸和血腥屠杀,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人同此情、感同身受的生命和情感体验,也让他迅速走进了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和精神世界。他与那里的人们友好相处,那里的人们也待他如“阔克”,即最为亲近的人。他更运用他的音乐特长为哈萨克民族创作了大量的鼓舞人心的史诗性音乐作品,直到如今,阿拉木图仍然有一条“冼星海大街”在传扬他的故事。正是在这样双重时空的叙事建构之中,观者或许会反思到更为多元的意义能指。
这还是一部音乐艺术与心灵世界、家国情怀与人生遭际相互交织的电影。作为一部有关音乐家的传记片,音乐艺术的呈现与剧情叙事链条的交织在影片中体现得十分自觉和饱满。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冼星海流落阿拉木图之时,正是战争纷乱环境下音乐厅里传来的一缕美妙音乐,导致他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的相识、相知,不离不弃。此时此刻,音乐成为了两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的语言和心声,更成为两种文化对话的一致路径和开口。尽管战争的环境如此血腥和残酷,但是哈萨克斯坦人的内心却是如此静谧和强大,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于音乐的尊重、爱好和欣赏,片中表现他们衣冠整齐地在炮火间歇中在音乐厅欣赏音乐的画面令人难忘,令人为之动容,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带领的乐团对于音乐的坚守和追求令人感佩。同样,音乐也是支撑冼星海在艰苦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精神的载体和依托。当冼星海已经完全融入哈萨克斯坦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他也开始积极努力学习当地乐器和音乐,他学会了弹奏冬不拉等乐器,并收集、改编和创作了许多当地风格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交响乐诗《阿曼盖尔德》,主人公阿曼盖尔德是哈萨克民族英雄,反抗沙俄暴政并帮助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冼星海以满腔的热忱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出这位草原英雄多彩的人生。1944年夏天,在纪念阿曼盖尔德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演奏了这部作品。演出结束时,当地政府官员上台将他紧紧拥抱,台下观众欢呼雀跃,足以证明这部音乐作品已牢牢抓住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心灵。正是运用这些接地气的音乐创作,冼星海开始了为其民族的音乐歌唱与艺术呐喊,当他对于不义战争的痛恶,对于正义战争的支持,通过用哈萨克民族化音乐展示出来之时,同样也受到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欢迎。也正是在这样的文明交往之中,冼星海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因此,当地人为其塑像,永远纪念他的创作和奉献。此外,在影片中,作为这位音乐家的代表之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并没有一开始就呈现出来,而是随着主人公的命运遭际,随着剧情高潮和情感高潮的推进而体现出来。当观众看到这位音乐家所经历的有国不能归、有家不得回的曲折经历之后,当观众更看到主人公在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帮助下坚强生存的故事之后,尤其来自于音乐家内心的那份特殊守望与坚持的时候,虽然简陋的歌厅和简单的乐队演奏的《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谈不上豪华,但却是那样强大和震撼,那是与世界相沟通、对话的音乐,是鼓舞人类奋进的号角,也是影片中最具画龙点睛的音乐表达。
总之,作为一部艺术气息浓郁、文化价值饱满的电影文本,这部作品有着令观者难忘的故事建构、叙事策略、情感表述和影像呈现;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哈两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尤其受到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介,这部影片因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融通的叙事,承载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奉行的民心相通的美好愿景和历史借鉴,更以其真挚的情感投入和影像艺术功底,为2019年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缕历史文化与艺术交融、伟大人性与亚洲文明交流的清新气息。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电影《音乐家》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身的文本意义,更是带给人们更多的联想与启迪。
(作者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教授、博导,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