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市场:
“复联”驾到,大盘月末引爆
疲软的4月春季档在下旬“云开日出”,超级大片“复联4”空降,引爆了一轮消费热点,大盘一扫3月以来的温吞,最后7天,为4月档市场带来新行情。
复盘4月档市场大数据,全国放映场次921万场左右,同比上升9%,这是经过调整后的数据,增长趋缓是市场调整使然,毕竟电影放映是需要成本的,减少无效场次,提升放映场次的效率对院线和影院都是理智选择。
全国月度观影人群1.12亿多人次,同比去年微跌3.9%。月度票房44亿元左右(不含电商服务费3亿元),同比上升17.7%。观众有所减少,票房却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票价提升。全国月度平均票价39.28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对冲观众人次减少,月度票房增长幅度正好与票价上升幅度重合。
院线市场在大盘震荡整理中开始变化。全国十强院线的排名中,一直稳居第八名的横店院线降至十强垫底,十强院线之后五席竞争加剧,各院线都面临新的压力。院线的第11名--第20名排位中,长城沃美和明星时代两条院线排名进一步提升,大有将原在此序列中的院线挤出前20名的趋势。
院线牌照开放后,已有两家民营公司获得组建院线牌照。中国院线制发展的17年里,前后陆续有不少新院线进入,新进者发展并不平衡。有的院线经营了十余年,没有实质意义的提升;有的院线短短几年时间,却在不断追赶中彰显实力。
院线牌照的开放,对于院线板块有着强烈的“鲶鱼效应”刺激,按照国家电影局《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规定的影院准入门槛,按照5亿票房的标准,现有的全国48条院线只有27条符合标准资质,所以市场业绩在三十名之后的院线都有生存危机,现在有备而来的院线市场新进入者正在备战,新一轮院线市场调整与资源整合将很快来临。
影院市场:
渠道日渐完善,一线城市优势凸显
得益于中国城市影院和银幕的快速建设,市场已有了相对完善的放映网络和渠道。
在全国1.1万家影院、6.4万张银幕中,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影院优势进一步凸显。以4月影院排行榜上前50家影院为例,北上广深共有38家,占比达76%,其中北京最多14家,上海次之10家,广州和深圳各占7家。
50强电影院的格局对应了国内城市的经济实力,北上广深之外,有12家影院落地在全国9个城市,其中,大连、珠海不是省会城市,兰州是西部唯一拥有五十强影院的城市。此外,武汉有三家,杭州有两家影院在五十强影院榜单里,这表明除一线城市外,这两大城市的电影娱乐消费极具特色,娱乐消费环境也是不错的。
今天,当中国城市影院的布局基本完善后,影院的经营就是市场重要课题。为什么五十强影院总是出现在一二线城市?除经济、人口、文化等因素外,还是要靠经营水平和创新,这是实现影院效率的直接动力。
比影院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影院的经营人才,我们急需善于经营的职业影院经理。培养更多影院经营人才,才能配得上今天的放映市场规模,这也许是电影提升内生动力的一个途径。
新片市场:
《反贪风暴4》领引上半场 “复联4”引爆春季档
4月,全国发行中外新片41部,其中进口片10部。
全月票房过亿影片5部,四部是4月新片。新片成绩的时间节点泾渭分明,上半场3部,下半场1部。
国产动作犯罪类型系列片《反贪风暴4》引领了月度上半场热点,是本月唯一与进口片正面应对、成绩斐然的国产片。“复联4”下半场横空出世,放映7天,一扫春季档市场温吞,引爆一轮消费高潮。
新片市场特点:
国产片卖场上,多数影片乏味,月初上线的系列电影《反贪风暴4》成为亮点。
影片是时下破获贪腐行贿大案的热门题材,故事情节设置曲折,扣人心弦,市场反响好,创造了该系列电影最好成绩,以7.2亿元票房位列月榜亚军。此成绩较《反贪风暴3》上升74%。
4月档国产片量多力不足,延续影片《老师·好》有了更多上行空间,月内继续吸金1.2亿元,累计票房3.25亿元,月榜排名第五。
两部影片合计对市场贡献率为19%,承担了国产片卖场的绝大多数消费。月内多数国产片乏善可陈,票房百万元以下的新片19部,占月度国产新片总数的61.3%,显现出国产片供给严重不足。供给侧问题拖累大盘,国产片份额滑至2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
进口片卖场,本月共引进了6个国家的10部影片,其中,虽也不乏“一日游”的小片,但总体质量均衡,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下转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