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电影事业家
▶ 田方:著名演员、电影事业家。先后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筹建,北影厂首任厂长,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副局长、北影厂副厂长兼演员剧团团长等职。演员代表作品《小女伶》、《黄海大盗》、《风从东方来》、《英雄儿女》。
▶ 汪洋:电影事业家。1946年创建党的华北电影队,北影厂第二任厂长。1955年作为中国电影工作者赴苏实习团团长,率团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实习。任厂长35年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电影人才,领导北影厂生产了近200部优秀影片。
◎ 北影厂“四大帅”“四大师”
1959年9月,北影厂将原各车间里的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化装、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别组合成立四个创作集体,兼顾创作兴趣及工种搭配。四大创作集体实行导演中心制,以“四大帅”导演以及“四大师”摄影师、美术师等为核心的北影厂四大创作集体成为北影“金字招牌”最坚强的基石。
◎ 第一创作集体
以名著改编见长,代表作品有《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其中《革命家庭》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 水华:著名电影导演,第一创作集体艺术指导,作品细腻、深沉、含蓄,基调朴素,严谨工整,呈现出深沉、冷峻的探究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等。
▶朱今明:第一创作集体摄影师,导演,思路敏捷,充满了创新精神、创作智慧和艺术激情。代表作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南征北战》、《风筝》、《风暴》、《烈火中永生》等。
▶池宁:第一创作集体电影美术师,善于突出时代特征,艺术风格鲜明、细腻,美术设计真切自然、朴素细致,人物形象丰富、真切。代表作品有《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
◎ 第二创作集体
戏曲片创作独树一帜,《群英会》、《杨门女将》、《野猪林》等代表当时戏曲片的最高水准,《杨门女将》获第1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青春之歌》掀起观影热潮。
▶ 崔嵬:著名电影导演、“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第二创作集体艺术指导,导演风格气势磅礴,浓郁粗犷,他的表演风格激情洋溢,朴素深沉,代表作品有《红旗谱》、《青春之歌》、《小兵张嘎》、《野猪林》、《杨门女将》等。
▶ 聂晶:第二创作集体摄影师,对生活观察入微,创作态度严谨细致,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代表作有《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杨门女将》《野猪林》、《铁弓缘》、《知音》等。
▶ 秦威:第二创作集体电影美术师,艺术修养深厚,立意构思巧妙。代表作有《赵一曼》、《智取华山》、《青春之歌》、《风暴》、《小兵张嘎》、《烈火中永生》、《游园惊梦》、《野猪林》等。
◎ 第三创作集体
创作风格激情而大气磅礴,代表作《骆驼祥子》、《红旗谱》等,其中《中华女儿》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骆驼祥子》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 凌子风:著名电影导演,第三创作集体艺术指导。代表作品有《中华女儿》、《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198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等。
▶ 钱江:第三创作集体摄影师,导演,摄影艺术构图简洁、画面精致,富于中国绘画传统风格,代表作有《中华女儿》、《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洪湖赤卫队》、《阿娜尔罕》、《海霞》等。
▶ 俞翼如:第三创作集体电影美术师,善于将摄影技巧与美术设计巧妙结合,开电影外景拍摄之先河,时代感强烈,代表作有《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风筝》、《红旗谱》、《停战以后》、《骆驼祥子》等。
◎ 第四创作集体
赴苏学习团成员最多的集体,其中“青年摄制组”让谢铁骊、李文化等迅速成长。代表作《上海姑娘》《停战以后》等;《西安事变》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 成荫:著名电影编剧、导演,第四创作集体艺术指导,坚持历史真实、人物真实、生活真实的创作理念,叙事宏大,高亢激昂。代表作品有《南征北战》、《钢铁战士》、《上海姑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
▶ 高洪涛:第四创作集体摄影师,他拍摄的影片构图简洁,层次分明,真实感人,时代气息浓厚,代表作有《吕梁英雄》、《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停战以后》、《万水千山》、《女飞行员》、《西安事变》等。
▶ 张先得(健在):第四创作集体电影美术师,钟情于描绘老北京巍峨壮丽的城门楼。代表作有《游园惊梦》、《探亲记》、《青年鲁班》、《昆仑山上一棵草》、《侦察兵》、《送货路上》、《李自成》、《生财有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