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中砥) 6月16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金爵奖评委见面会。剧情片单元评委努里·比格·锡兰、尼古拉斯·赛利斯、王景春、保罗·杰诺维塞、小阿列克谢·日耳曼、拉吉库马尔·希拉尼、赵涛,动画片单元评委汤姆·摩尔、米格莫·索德诺皮、高薇华,纪录片单元评委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伊莎贝尔·费南德兹、林旭东,三个单元评委悉数亮相并现场讲述各自心中的评选标准。评委们表示将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入围影片,期待在片中看到更多“新鲜的表达”。
剧情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分享了自己的评价标准,“站在观众的角度而非评委的角度去看电影,用开放的态度,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
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俄罗斯导演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现场妙语不断,直言自己最关注的是影片的艺术性,“电影并不是讲故事的,电影是让你看故事的。如果要求电影一定要讲故事,那你就错了。纪录片不一定非要讲难民、政治、社会困境。很多时候纪录片讲的是一种虚无。但这种虚无就给了人们心灵上的冲击。就像蒙娜丽莎,它有什么主题吗?没有,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
动画片单元评委会主席、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表示从入选影片中发现了不少惊喜,同时他期待看到更多“不模仿日本动画或者好莱坞动画,而是坚持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动画作品”。
◎ 剧情片要表达每个时代的思考
在土耳其“国宝级”电影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看来,评委们对同一部电影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和评价很正常。“从我之前担任其他电影节评委的经验来看,有些评委的观点会在互相讨论之后做出改变,这很正常。获奖作品也只是评委会在当时当地做出的一个选择,我们在看待获奖结果的时候完全不必那么严肃而紧张。”
作为与贾樟柯同期崭露头角的导演,锡兰回顾了自己与贾樟柯在柏林的相遇,直言自己“在贾樟柯的镜头中爱上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对此,赵涛回应表示自己与贾樟柯都是锡兰的影迷,“我们一起在影院看过很多部锡兰导演的作品。”作为剧情片单元唯一的女性评委,赵涛关注到本届金爵奖入围的三部华语片中有两部是女性导演作品,这让她惊喜,“作为个人来说,我非常期待中国电影取得好成绩,但我们对电影的评判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艺术标准。我希望我们的中国电影能够在国际标准之下砥砺前行。”
另一位中国评委、演员王景春现场表达了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期待,“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思考环境和问题,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最新鲜的。”
◎ 纪录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
纪录片的题材与艺术手法孰轻孰重?在题材选择与艺术表达之间的权衡成为摆在评委面年前的一道难题。
金爵奖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俄罗斯导演兼编剧维克多·科萨科夫斯清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两者需要平衡,但是纪录片作为一部电影,它首先是一个艺术作品,而非一则电影新闻,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我会更注重纪录片的艺术表达。”
荷兰制作人伊莎贝尔·费南德兹对此表示赞同,“我希望一部纪录片能让我吃惊的点,在于它的艺术性,而不是它所记录的话题。”
纪录电影研究者林旭东认为,“纪录片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文化的标准,在评价一部纪录电影的时候,要全方位进行考量。”
◎ 做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
1960年到1980年,上海美影厂打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创造了很多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视觉图案“孙悟空”,灵感就是来自上海美影厂动画片《大闹天宫》。
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对这一创意表示赞赏,“跟中国的动画人才接触之后,我觉得这几年中国在动画电影上取得的进步很大,在技巧上已经能够与顶级水平比肩,但在艺术风格上,我希望未来看到更多不盲从日本或者好莱坞动画、有更多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
动画片单元评委、中国制片人高薇华现场回顾中国动画人曾经取得的优秀成绩,并描述了她心中“好动画”的样子,“好的动画片应该是创造生命的艺术。我希望它首先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角色,这个角色是有情感、有困惑、有追寻的,它能够带给观众一个虽然虚幻但是感觉却很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