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诞生,37年后,世界上首个国际电影节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自此,各大电影节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平台,一直发掘着全世界各地的优秀故事和年轻人才,为电影培养观众,也帮助观众和产业人士找到对的电影。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外延,电影节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对于观众来说,电影节是集中欣赏平日难得一见电影的好时机;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电影节能促进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电影节还会设立各种奖项对做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各项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电影节成为推动电影艺术、提高电影艺术水准的活动。
时至今日,观众、媒体、创作者、选片人、组织者、赞助商都在电影节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节目前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电影节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6月18日,“‘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乌克兰、菲律宾、意大利、巴西、印度、波兰、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电影节相关从业者一起,从不同经验层面、不同维度共同探讨电影节的意义、发展及特性,以及世界电影的多元创作,同时为未来更好举办国际电影节提出了经验与建议。
评价一个电影节好不好,首先要看主竞赛单元能否评选出服众的作品。在论坛上,选片的重要性被各位嘉宾一再强调,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选片体现着一个电影节的眼光、标准和能力,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此外,电影节对于青年电影人的重视和培养作用也得到了各位嘉宾的认可。乌克兰基辅国际电影节主席安德伊·卡尔帕奇就表示,帮助更多年轻电影创作者更快地进入这个行业是各个电影节的责任,“电影节应该有意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包括展示的机会以及与前辈交流的机会等等。”据他介绍,乌克兰基辅国际电影节在短片、学生电影等领域都开设了专门的单元,对非专业青年电影人提供帮助。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持相同观点,她表示上海国际电影节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新人培养单元:亚洲新人奖以及创投单元,其目的就是为中国电影产业输送新人以及新的电影项目。
“三年之前我们还成立了金爵奖的短片单元,今年我们又把创投训练营变成了新的独立单元,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在有短片、训练营、创投以及亚洲新人奖等多个面向年轻创作者的板块,这些都是电影节为电影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举措。”
布里兰特·曼多萨是Sinag Maynila独立电影节的创始人,也是菲律宾的知名导演,他在论坛上表示,虽然自己的电影节力量相对有限,但还是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菲律宾的青年电影人,“因为年轻人是电影的未来。”
丰富的线下交流活动也是各个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不同地方电影人的交流、电影人与观众的交流以及各地电影文化的交流。意大利罗马电影节主席芙兰茜斯卡·维亚就认为电影节期间的交流很重要,“推广更多不同风格的电影给各地观众和电影人,促进国际间电影文化的交流应该是电影节的重要使命之一。”
傅文霞表示,电影文化本身就包含着社交概念,观众和从业者们参与电影节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社交体验,电影节的组织者应该看到各方面的需求,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把相应的交流活动做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化。(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