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导演到成熟导演的晋级,难度可想而知。当他们带着作品杀出重围后,拿到的或许是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入场券”。而在随即开启的关卡里,他们不仅需要继续展示才华,还需要甄别信息,证明票房。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厘清一个问题:做选择、认清自己的定位。这是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新奖评委会主席宁浩对新导演给出的建议。
区别于宁浩在新导演时期所遇到的“钱”的问题,现在的新导演,也有在这个时代遇到的困难,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宁浩认为,“在我们有了很大的电影市场之后,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应该发掘更有价值的作品,不要被一些纷乱的所谓的机会给‘拉跑’。”因此,与其焦虑成不成功,不如“低头”好好把电影拍完。
“我本身也是接地气,我也没活在空中”
《中国电影报》:您电影中有很多黑色喜剧的风格。从90年代开始有一些导演尝试这种风格,您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位,请问您对这种风格的偏好是从市场角度考虑的吗?
宁浩:没想那么多。不是从市场角度想的,就只是喜欢而已。
《中国电影报》:作为导演,您怎么把控整体结构跟细节之间的一些关系?
宁浩:从电影工业技术说起来非常复杂。对于我来说,有的时候是先有一个创意,有的时候是先有一场戏。基础是肯定要有一个种子,再花很多的精力去延展。所以一个剧本大概都得两三年,让它长出像一部电影的样子,但很多时候是失败的。
《中国电影报》:您电影中的很多人物,包括故事都是比较接地气的,甚至是草根的,对于这种题材的选择上您是怎么考虑的?
宁浩:我本身也是接地气,我也没活在空中。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会更关注周围的人。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钢铁企业里面,因此,我对这种带着钢铁的审美部分比较有兴趣,有一种粗粝感。
“新导演做选择以及认清自己的定位是最困难的”
《中国电影报》:您之前也是金爵奖的评委,这次作为亚新奖的评委会主席,这两种身份的转换背后,您对于一部电影的评判标准是否会有变化?
宁浩:可能略微有些不同。亚新奖单元主要是针对导演的第一、第二部作品。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能通过故事让我看到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导演的本真,以及作为一位导演的创造力。
《中国电影报》:您曾在亚新奖凭借《绿草地》获得荣誉,后来在类型片上也获得成功,成为了许多青年导演努力的目标,您个人也通过监制一些电影,以及公司的项目和计划等来帮助更多的青年导演。在帮助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您觉得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哪些?
宁浩:每个时期都不一样,我们那个时期确实是遇到了费用问题。那时产业还没有形成没有市场,拍电影根本没有回收的可能。当然那个时候也有别的困难,有技术门槛。作为一个导演必须要了解胶片等等问题。现在其实技术门槛已经降得很低,大家都可以买一台5D,甚至手机都可以拍摄影像作品。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管道渠道信息多样化,对于新导演来说,做选择以及认清自己的定位是最困难的。
“人人都会写字了,也不代表王羲之就多了”
《中国电影报》:我们知道您曾经受益于新导演培育计划,现在您自己也在扶持新导演,现在的创投跟扶持计划特别多,如何看待资本跟新导演之间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健康的关系?
宁浩:既不要像过去一样给饿死了,也不要过分地拔苗助长。我觉得新导演切忌操之过急。对待每部作品,就像面对最后一部作品去做。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导演应该为了观众的喜好妥协吗?
宁浩:观众喜好和您个人叙事风格之间如果有冲突,你可能会选择有共性的话题。不能拿一部分的观众涵盖所有人的审美。当然,每个人也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和审美。所谓的去迎合观众,我认为,即使你想做也有可能做不到。所以当然你可以谈一些最有共性的话题,对吧?这样,我们可以谈一些最基础最有共性的话题,但问题是当你谈到这个命题比较个体化的时候,要尊重人的真实感受,因为你自己也是观众。
《中国电影报》:十几年前您作为一个新人导演,那时候碰到的大环境和机遇,与现在的导演碰到的环境机遇有什么不一样吗?
宁浩:我们那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钱。谁也不会花上百万打水漂。因为没有电影的市场,没有行业,拍完电影不知道去哪。但是有一帮很热血的青年电影从业者,如果一旦得到一个拍电影的机会,大家真的是不计成本,不计时间。
现在,影像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了很大的稳定的电影市场。在我们有了很大的电影市场之后,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应该发掘更有价值的作品,不要被一些纷乱的所谓的机会给“拉跑”。所以像您说的,现在门槛降低了,但仍会有一些作品是良莠不齐的。人人都会写字了,也不代表王羲之就多了。
《中国电影报》:作为新人导演,他们最感兴趣应该是您怎么突围的,当时从0到1,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这个过程当中,您觉得自己最宝贵是什么?
宁浩:我觉得我最宝贵的就是从来没想过这事。如果一天到晚想着这个事,他肯定突不了围。我觉得不要太功利。不要盯着说我为什么还没有出名?我为什么还没有成功?我觉得中国陷入到成功焦虑里面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在成功焦虑。成功是一种赛跑制的体制,就是说你要跑得快,哪怕跑到第二名你都不幸福,一辈子跑下去。我觉得那件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有多爱电影这件事。如果你很爱这件事情,它不成功你也会拍。当初拍第一、第二部电影的时候,包括第三部,拍到《疯狂的石头》,我们都不知道拍完了这个电影会在哪里放。我也不知道拍完了有没有人看,前两部就是只能在影展上放映。拍第一部的时候我连影展都不知道。你不知道会去哪里,你就只知道说,你低头把它拍了就完了。因为这是我喜欢的。
《中国电影报》:作为一个导演,他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关键因素?
宁浩:你必须得有一个必要的素质,就是坚韧。还有应该有才华。当然你可以作为一个平庸的导演生存,但你不能作为一个平庸的导演去占据别人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