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中砥)6月17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上,由凡影作为智库支持的关于“电影行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工业化标准体系”的讨论引发了中外电影人的关注。《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天火》导演西蒙·韦斯特、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李湛、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普华永道合伙人马骁俊等,从中国电影工业化现状与困境、中外电影工业化对比、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衡量标准、构建电影工业化的努力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享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标准体系的蓝图构想与实操经验。
◎ 刘正山: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构建工业标准
国家电影智库最近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指数报告》用30多个电影方面的数据更为全面地对电影产业发展的综合状况进行了判断,刘正山现场分享了这些数据,他提出“中国电影当前正处于跃升时期”,实现跃升的一个关键就是完成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建构。
刘正山将电影工业化归结为四个特征: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创新模式化。在这四个特征中,刘正山认为:“电影工业化要想实现落地,最重要的是标准,标准构建是工业化的基础。”他提出了产业标准构建的四方面好处:建立全行业的广泛认同,能够确保经验技术的留存,减少摄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行业效率。
◎ 马骁俊:项目公司制让电影实现从作坊式管理到企业化管理
普华永道合伙人马骁俊从财税和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脱离原有的作坊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要实现企业化管理,“政策、人、项目,三者之间的所有关系最终都会落在纸面上变成合同,要实现合规管理,最优的方式就是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项目经营,避免潜在纠纷。”
马骁俊提出必须要用项目公司来对一个电影项目进行管理,“项目公司制对于电影项目有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实现风险隔断,影视企业应该更多参考房地产企业等其他工业化程度高的企业,用公司制的管理来替代现在的传统模式,创造影视行业更美好的明天。”
◎ 李湛: “找对人、打对点”是电影走向市场的秘钥
凡影合伙创始人李湛从大数据出发,总结出中国电影产业由院线密集覆盖带来的快速增长红利期已经正式结束,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小片子取得市场奇迹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中国电影消费市场正在慢慢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
面对这样的电影市场局面,李湛认为只有依赖专业经济化的工业体系才能在这个深耕细作的红利期抓住市场、抓住观众。
“每一个项目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营销和口碑潜力都高的人群作为目标观众,并且提炼出营销和口碑核心卖点来表达给观众,就是我们俗称的‘找对人、打对点’。找对人和打对点必须是同时进行的,需要通过对观众的洞察确认到底要找什么样的人,打什么样的点,并且整合在一起成为核心的视觉物料,这样才能传递出属于这个作品,符合这个产品特点的信息。如果电影走向市场有什么真正的密钥,这就是电影走向市场的密钥。”
◎ 西蒙·韦斯特:工业化的一小步,中国电影的一大步
西蒙·韦斯特有着非常丰富的好莱坞拍摄经验,曾执导《空中监狱》、《古墓丽影》等经典影片,此次在中国拍摄《天火》的经历让他非常难忘,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电影在工业化水准上与好莱坞存在的差距。
“在好莱坞拍摄,时间非常严格,但是在中国我们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断拖延拍摄进度。在好莱坞的标准化体系当中,第一副导演会在拍摄中帮我规划进度,帮我达成每天的进度目标,他有非常明确的高度一致性的职责,不会出现制作失控或者超支。”
西蒙·韦斯特认为在中国的拍摄体验总体感觉还不错,同时他也提醒要来中国拍摄的好莱坞导演不要惊异于一些小的工作差异,“只要在工业构建上前进一小步,中国电影就能够实现一大步发展。”
◎ 郭帆:工业化不够“人肉”来凑
郭帆在《流浪地球》的拍摄中深深体会到电影工业化的重要性,调动7000人的剧组去完成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硬科幻电影,郭帆戏称自己是“工业化+人肉”的工作方式。
“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工业化+‘人肉’共同作战的境地,只能用大量的人力去填补我们在工业化这部分的缺失。拍完《流浪地球》我更加认识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争取达成共识,当业内有更多人达成同一种默契、当更多人认可这种方式的时候,我们就要建立标准,当标准建立,工业化也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