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中砥) 演员、编剧、导演这些身份在果靖霖身上和谐共存。在台前,果靖霖演过很多非常正面的角色:先进的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等。在幕后,果靖霖是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的编剧,是话剧、电视剧导演。之所以会尝试这么多工种,果靖霖将原因归结为三个字——“不安分”。
这一次,在新片《记忆切割》中,果靖霖同时调动了编剧、演员、导演三种身份。
《记忆切割》的故事源自一则社会新闻,果靖霖看到后深受触动,动笔写成了一个电影剧本,“每一个想法、创意,都要找一个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这次的故事改编自一个社会新闻。当时看完新闻之后我很受触动,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容量比较适合拍成一个电影。”果靖霖非常享受写作中“纯粹剧作家”的身份,“我写的时候不会去想导演、表演上的问题”。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之间,果靖霖自如地进行着“模式切换”。
对于表演,果靖霖拥有十足的自信。只要角色需要,他可以随时调动自己性格或是体验中的一个侧面去呼应角色。“我觉得在我这个年纪,我演得已经够好了,很难再有什么表演上的进步空间了。”果靖霖确实有自信的底气,他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新亮剑》、《国家底线》、《袁隆平》等多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鲜活角色,曾夺下2009年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是中生代男演员中的实力派代表。
不同于对表演的自信,果靖霖对自己的首部电影导演作品表现出了十分谦逊的态度,“我真的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导演,我知道作为一个导演来说,我进步的空间无比浩瀚。有时候我看完一个好电影,我会捶胸顿足感叹自己这一辈子也拍不出那样的电影,自己一辈子也赶不上那样的导演。我就只能尽自己的本分,干好导演的本职工作。”
面对影片的映后反响,果靖霖想了想,用“有点儿不一样”来总结,“我只期待这部电影面试的时候,观众能够感慨一句,‘这个电影有点不一样’。这对于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一个有点不一样的电影,它一定会让人觉得欣喜和好奇。”
近三十年的影视从业经历,让果靖霖对这个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他用“谈恋爱”来解释自己从业三十年仍保持热情的秘密。“就好像是你跟一个人谈恋爱,可能最开始非常激动。一次次恋爱又分手,可能你没有第一次恋爱那么激动,但你还是会有新鲜感,因为恋爱的对象不同,就像电影电视的项目不同,所以我仍然会充满热爱地在‘恋爱’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快乐与悲伤。这可能就是保持工作热情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