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都是你》改编自网络小说《北大差生》,是一部融合校园、青春、爱情类型元素的影片。从小说到电影,发生了重大改变,电影进行了高度符号化和氛围感的处理。
影片保留了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基本人设和情感关系,具体的情节细节可以说是重新创作。符号化的处理围绕“青春”展开,而氛围感体现在“浪漫”上面。比如戏里出现的可爱的女孩、帅气的男神、“撕下画皮”的女神、不离不弃的痴情,浪漫的场景,温柔的相拥,很多细节处理得不错。“凡是在虚构中张扬的,都是在现实中缺失的”(梁晓声),这种电影必须要造一场美梦,让耽于美梦的人沉醉。
不管是否有意为之,影片淡化了故事和人物的原生土壤(原小说中还是有的)。本片创作团队由大陆和台湾影人组成,柴智屏是主要制作人,影片发行应该会面向台湾市场。故事的发生地和自然人文特点都比较模糊,如果说故事发生在大陆或者台湾,都可以接受。观赏本片时,自然令人对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我的少女时代》(2015)。两部影片中,那些冒着烟火气的台湾市井生活场景、流行文化的时代印迹、台湾校园的独特文化,都曾深深吸引观众。《我的青春都是你》主演宋芸桦的造型和表演很像《我的少女时代》里的林真心,本片似乎也在追随后者的某些气质,但没有实现超越或者另有个性。
影片讲一段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懵懂爱情,但是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有点远了。这是一段实打实的“甜哥哥蜜姐姐”的青春爱情。即便在“甜哥蜜姐”眼中,世界就这么简单,但不意味着创作本身可以这么单纯。“傻白甜”的差等女生战胜女神,赢得男神的爱情,是因为男女主幼时的“友好交往”埋下了伏笔,以及男神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女主是善良、勇敢和真实的)。虽然这个基本逻辑很瓷实,但艺术呈现不足以打动观众。对比同期上映的经典动画片《千与千寻》,从小朋友到老年人,大家都能各安其好。影片从小女孩童真的视角展开,以她的成长为逻辑链,却建立在宫崎骏对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厚认知上。所以宫崎骏才会打造出一个神奇的汤屋世界,以及那些别有创意的神怪形象。比如,河神洗浴时吐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各种垃圾,还有那个无脸妖怪的孤独与点石成金的能耐,汤婆婆养在“安全屋”里的大宝贝,都在提示观众去思考人性的贪婪和工业化/现代性的弊端。《我的青春都是你》基本以自己单纯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青春爱情,对故事涉及的人性和社会问题缺乏认真的考虑。比如影片中的两个重要情节:女主周林林追击飞车撞人的摩托车手、挑战教授将实验兔子实施安乐死的做法。这些情节貌似呈现了一个女孩的善良、勇敢和真实,但是背后的逻辑却比较幼稚或者不够严谨:
①周林林VS教授。在派出所,来接走摩托车手的老人正是后来给周林林上课的教授。他对周林林所要求的道歉,毫不理会,径直离开了,还留下冷冷的眼神。影片始终没交代教授与摩托车手的关系,这是个漏洞。而课堂上,周林林反对安乐死的做法,教授给她提出了颇有难度的解决方案。最终,对周林林“劫持”兔子大逃亡的行为,教授又表示了理解和宽容,因为所有的同学都为周林林求情,证明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学生。教授的前后行为不能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逻辑链,并反映出一个大学教授明晰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为何一个大学教授对于摩托车手的严重违章行为不能表示一个道歉?不管这个摩托车手与他是什么关系。从摩托车事件到兔子事件,教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还是本就如此,没有变化?
②兔子的命运。最终兔子被周林林如何处理的,语焉不详。教授讲得很清楚,安乐死是处理实验兔子的科学方法,因为兔子被注射了实验试剂或药物。他原谅了周林林的“劫持”行为,但影片没有交代科学态度与感性冲动之间到底达成了怎样的和解?周林林的做法是出于小女孩的感性,但进入大学,她要学习的正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情节内容停留在小女生的认知水平上,就不能成全人物的成长,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有关常识。
这两处情节设计上的问题都关系到创作者对现实社会与人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如何体现这些认识。教授与摩托车手的关系,成为编导无法解决的一个漏洞,这一定会触及教授与教育的困境,以及大学校园的管理漏洞。而科学理性与情感冲动的关系处理得如此模糊,首先是无视大学教学科研的基本真实,其次是为了表现女主的可爱善良而“强说愁苦”。这些地方可以晃晕花季少女,却难以说服一个成年人。前面提到宫崎骏的创作有一个厚实的文化根基,即对于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以及价值观念。如果这种东西薄弱,影片难免平凡或者庸俗。除了文化根基,宫崎骏在艺术创意上又如此富有想象力,即便过去了十多年,再看《千与千寻》,依然觉得画面瑰丽,那些神明鬼怪形象还是魅影幢幢。
当然,《我的青春都是你》也确实发挥了自身创作优势,而这也是国产片在表现校园青春爱情时越发成熟的地方。比如表现高考生的学习压力、师生关系、懵懂爱情,呈现年轻人语言行动的浮夸、幽默,细节中的小机灵还挺多,对耍帅、卖呆萌、造浪漫,也熟门熟路。面朝大海,仰望蓝天,大笔写下“我的青春都是你”,那种氛围感也能让浪荡职场多年的观众摸着青春的小尾巴,泛滥一下怀旧之感。但因为淡化故事人物的原生土壤、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拉得远点儿,这段校园爱情就像夏日里的一支甜筒。作家阿城说过这样的观点,一部作品如果只是几个聪明的脑袋在吵架,看着有趣热闹,这还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好作品。
有人说,儿童片要的不是幼稚,而是童真;那么,青春片要的更不能是幼稚,而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