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市场:
5月大盘波澜不兴,院线经营压力增大
作为暑期档前奏的5月今年意外走软,小长假加持四天,市场一度大爆,却瞬间冷下来,五一小长假三天票房14.24亿,为5月档开门红,对月度市场贡献率高达41%。而复盘5月市场数据却发现,小长假之后市场大盘持续翻绿。
5月电影观众9637万多人次,较去年同期缩水两成。月度票房34亿4253万元(另有电商服务费2.4亿元),票房较去年同期下降14.5%,这是近五年来5月档首次出现的双位数跌幅。月全国放映场次960多万场,放映场次增长与观众和票房相悖,使之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市场数据信息表明,市场产能与规模成悖论,一方面我们有世界数量最多的银幕和影院,另一方面市场产出和人气却在萎缩。
观察5月院线市场,感受到院线经营面临着近年来最严峻考验,一直处于院线头部的十强院线也不例外,十强院线月度合计票房跌幅15%,超过月度平均跌值。
比票房下滑更让人担心的是观众流失。影院一直是人流量最集中的公共娱乐场所之一,吸引更多的观影群是不断建设影院、扩大银幕追求的目标,但是今年5月档,在步入传统电影消费旺季的档期里,市场温吞,院线经营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这是受自2018年大盘趋缓,行业进入“整肃寒冬”的影响。其实,自2016年以来的三年间,中国电影行业就在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既有跌宕起伏,也有自我复苏。院线经营在经历十多年变革后,也遇到一个“瓶颈”,亟待深化自身改革,顺应市场发展。在这样的时候,院线经营者对于大盘温吞,要有清醒、理性认识。行业周期性的调整,市场螺旋式行进都是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此时,经营者们的信心和坚持的决心比黄金更重要。
院线板块中,大多数院线处于“疲软”状态,但也有新进者院线特立独行,如北京长城沃美、北京明星时代院线借助行业放缓调整而抓住机遇,逆势而为,有了明显上升。
面对市场瞬息万变,院线经营面临大考。提振信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院线经营水平,是时下院线必须面对的课题。
影院市场:
规模之后影院亟待精准定位,分众营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全国新增影院600多家,新增银幕4000余张。如果不统计在经营过程中关停并转的影院及减少的银幕数量,从理论上讲,中国放映市场上银幕有6万4000余张。全球电影银幕约19万张左右,中国约占三分之一,从规模和渠道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大国。
与规模增长相悖的是影院经营越来越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指标是单银幕产出和单座位产出持续下降。
5月,在全国影院榜单中,各档影院门槛线呈下跌状,由此拖累月度单银幕产出滑至5.3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7%。从2016-2018年,三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从高速增长已渐近转入调整、震荡期,投资增量带来的红利已消耗殆尽。
电影院和银幕的过度扩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市场效率降低,影院竞争加剧,局部市场产能过剩,单体产出持续下滑。另一方面,影院重开发建设轻经营服务的模式开始影响到观众在影院消费的体验。
今年1-5月,观众较去年同期流失1亿人次,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没有了观众,我们要那么多影院干什么?观众流失的因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固然有产品内容的因素,但是观众的消费体验、影院的服务,还有票价等诸多因素都对观众消费欲望产生了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当放映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后,影院的经营重心应该转移。比如,影院经营的精准定位,不同地段、区域的影院面对不同观影群的分众营销更显得重要。千院一面,或千院一片,简单粗暴的经营初级竞争都会对影院经营有很大制约。
与院线经营一样,影院经营也面对考验。在行业的调整、震荡、蜕变和提升期,影院亦面临软件提升和经营蜕变。已有全球最大放映规模和放映渠道后,影院如何分众、如何定位,如何在“红海”中创造自己的天下,这是今天的中国影院经营者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片市场:
进口片引领销售,国产片乏善可陈
5月全国发行放映中外新片47部,国产片30部,进口片17部,新片供应量为前五个月之最。但是市场数据交出的答卷差强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月内国产片实在不给力。在月榜中前12名中,国产片仅占三席,过亿影片一部《下一任:前任》。当月47部新片对市场贡献率只有43%,4月档延续影片挑起大梁,对月度票房贡献了57%的票房。
新片市场特点主要体现两方面:
国产片市场,有数量缺力量。30部新片中票房超过千万的影片仅5部,另有两部4月档延续影片。每年全国生产的千余部国产片能进入院线大银幕放映的只有36%,在这有限的资源里,有相当一部分影片仅有“一日游”空间。本月新片票房在500万元以下乃至几万或几千元的影片有25部。如此产品阵容对观众吸引自然吸引乏力。5月档国产片卖场格外冷清,市场份额滑至8.3%。市场仅在《下一任:前任》上映时亮点昙花一现,该片亿元票房月榜排名第七。
进口片卖场,月度新片数量最多,有17部,影片类型、题材、国别都很丰富,如游戏改编电影《大侦探皮卡丘》,曾在中国市场大卖的《一条狗的使命》续集,改编自1992年同名经典动画的真人版《阿拉丁》,以及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等。进口片为月度市场贡献了超过90%的票房,《复仇者联盟4》票房创纪录,累计超过40亿元,黎巴嫩的剧情片《何以为家》在5月市场也拿到3亿多票房。
但仅靠进口片并没能掀起市场销售高潮,电影市场的规律就是如此,进口与国产电影连累是互为补充的,旗鼓相当、棋逢对手才有吸引力。进口片与国产片是共荣共生的关系,一旦市场失衡,单凭一方之力难以支撑。5月市场就是如此,尽管进口片不断进场,有大片,也有质量上乘的批片,但是缺失了国产片的相辅相成,进口片独木难支,难有惊喜。
5月市场还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档期价值是流动的,无论旺季还是淡季,档期的价值是要产品内容为基础,经营、营销模式创新和提升保驾,才能有市场的可持续。
虽然档期资源对于全球市场而言都是一个极其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比档期更重要的产品质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随着电影产量不断增加,观众群体不断扩大,大众的娱乐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升级,所以做好电影产品,在渠道是创新模式才是正道。
5月档市场就是缺失了国产片好电影的有效供给,才使得市场难以与旺销档期匹配,市场大盘波澜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