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优秀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日前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张掖市举办了以“了解国防科工发展成就,致敬无名英雄”和“探寻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内容的电影编剧研修班。
此次研修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将地区影视发展研讨与现实题材创作相关联,杨少衡(著名作家、编剧,福建省文联原副主席,代表作品:电影《突发事件》)、赵德发(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小说《经山海》)、苗月(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品:电影《十八洞村》、《大路朝天》)、王松(著名作家,天津市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品:小说《双驴记》)、顾保孜(著名编剧,代表作品:电影《相伴永远》)、南飞雁(著名作家、编剧,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品:电影《中原女警》)、程琳(著名编剧,代表作品:电影《国家行动》)、达真(作家、编剧,代表作品:电影《金珠玛米》)、白铁军(著名编剧、导演,代表作品:电影《血战湘江》)、杨蕊(导演,代表作品:电影《金珠玛米》)、呼和巴特(制片人,代表作品:电影《警察日记》)、韩建(制片人,代表作品:电影《丢羊》)、阿郎(著名影评人,《看电影》杂志主编)、何琢言(青年演员,代表作品: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等二十余位近年活跃在电影生产、创作一线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编剧、导演、作家、制片人及电影研究人员参加。
感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奉献精神
此次研修班在甘肃嘉峪关采风期间实地走访了甘肃矿区——中核四0四工业基地。该基地于1958年设立,为核工业核心单位,被誉为“中国核城”。学员一行首先瞻仰了核城英雄塔和纪念广场,全体成员静默肃立缅怀为共和国“两弹一星”事业,隐姓埋名献身的英烈和科学家们。在中核四0四展览馆和中国第一座军用反应堆参观时,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矿区的历史和新时代核工业发展,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深入到核工业生产一线十分难得,不仅亲眼看到了我们核工业事业的发展成就,还亲身感受到了我国三代核工业人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奉献精神,为今后相关题材的创作积累了专业知识和情感体验。在矿区走访期间,矿区文联还安排研修班对正在紧张拍摄的重点电视剧《激情的岁月》(全景展现我国核工业事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进行了探班和观摩,与辛勤工作在拍摄一线的主创们进行了创作交流。
此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研修班学员们与矿区工作人员召开了“学习国防科工奠基者扎根戈壁无私奉献精神”的专题座谈会。会上,核城第一代创业者讲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为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西北、扎根戈壁滩的感人事迹。由于事业的特殊性质,他们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以身许国,隐姓埋名数代坚守。来自各单位的四0四第二代、第三代核城人讲述了传承红色基因、奉献青春,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踏上新时代核工业的创新绿色发展新征程。听了三代人的讲述,与会的学员们十分感动。导演苗月感慨地说:“市场上快餐式、泛娱乐式的消费,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让很多影视从业者在某些时刻忘记了最初所要追求的东西。这一趟甘肃矿区之行,大家一起学习国防工业奠基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创作之路、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拍得更好。感谢此行,受益匪浅,让我明白唯有不忘初心,只有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编剧白铁军提到,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文艺工作者应该像国防工业前辈一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保持对创作的爱,保持对美好的捕捉力。此次甘肃矿区之行,了解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核城往事,这些动人的故事非常值得深入挖掘。作为文艺工作者在获得创作灵感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地制片人韩建提到,作为甘肃当地的影视从业者,就是希望能够将甘肃的历史、甘肃的精神通过影视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次甘肃矿区之行,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探讨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
采风期间,研修班还召开了“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研讨会”。会上,包括研修班学员在内的三十多位编剧、导演、作家与当地创作人员、影视制作单位代表就甘肃如何打造温暖现实主义影视作品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学员顾保孜认为:在影视创作中,“温暖”的成分不仅是故事中人性、人情的需要,也体现了人心向善,更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对现实社会“温暖”的发掘与弘扬。学员杨少衡谈到,“如何提高温暖现实主义创作,建议可以选择若干部优秀代表作品,组织专家和创作人员从创作方向、改编角度深入集中研讨,以形成示范,从而引导创作”。学员王松认为:作为电影创作者,首先要有一双“温暖”的眼睛,惟其如此,才能发现现实中的温暖,也才能创作出温暖,现实生活中不缺少爱,关键在于发现。因此,创作者下生活、贴近人民尤为重要,通过这次研讨,在创作方面收获很大。
研讨会上,剧本中心策划室主任苏毅也介绍了中心的工作情况和目前的策划工作方向。学员们希望剧本中心能坚持带领大家深入生活,并为影视创作者起到引导作用。有学员表示,剧本中心应加强对编剧人才的培训,建议与各省电影处或影协紧密联系,扩大触角、延伸平台。并希望多与文学界及其他行业建立联系,继续搭建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学员赵德发认为,中心定期推出的《小说推荐》效果很好,自己的小说《经山海》目前也在与制片方进行沟通,希望可以成功地进行影视转化。这次的研讨会意义重大,也为自己文学作品的改编提供了思路。
负起时代担当、书写民族之魂
研修班一行来到了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实地走访了裕固族群众定居点,深入体验当地裕固族群众生活、感受当地民情、社情。并走访参观了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马蹄寺石窟群,探寻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此外,学员们与肃南县文联同志、裕固族群众进行了交流。学员们了解到近年来肃南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文艺惠民活动积极推进。县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文学创作成绩也令人瞩目。学员呼和巴特(蒙古族)看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状态,感慨新时代少数民族的生活欣欣向荣。他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此次研修之行所闻所感,催发了创作冲动,很想拍一部反映裕固族人民生活的电影,就叫《幸福生活万年长》。下一步有可能与创作团队再来深入采访。杨蕊等学员还就裕固族牧民的生存状态、特色旅游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与当地群众进行了深入采访。
在张掖市高台县,学员们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和西路军烈士陵园。在巍峨的纪念碑下,学员们为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步入纪念馆,“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一行劲书赫然于壁,馆内陈列的文物、图片和翔实的文献,完整再现了红西路军英勇悲壮的历史和不朽业绩。学员南飞雁在参观结束后感叹,西路军坚守信仰无怨无悔,它的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构筑起民族的灵魂,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作为文艺工作者,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牢记自己使命,用手中之笔负起时代担当、书写民族之魂。
随后,研修班一行走访了高台县大湖湾生态新区。当地同志介绍了自然生态发展情况。高台县人杰地灵,自古有塞上江南、北凉古都之称。学员阿郎在交流中提到,张掖市就像一个文化宝藏,取之不竭,不论是民族特色、历史文化成就还是红色革命历史,张掖有很多值得书写的东西,比如老百姓当下的喜怒哀乐,比如新时代张掖的经济发展,再比如张掖人的气质与精神。
研修班结束之际,学员程琳表示参加这次研修班,受到了一次“英雄主义”的教育,并在创作上有了新的想法,希望在本次研修班结束之后将创意和想法落于笔尖,创作出一部具有核工业英雄主义情怀的电影作品。学员达真表示,编剧对于少数民族作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书本之中,应当多参加类似活动,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有更直接的了解。学员何琢言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参加此次研修班,能和业内老师们交流、学习是一份惊喜也是一份荣幸。通过这次活动对自身的创作启发很大,未来的表演创作中将坚定自己的信念,诠释、演绎好人民群众的生活。
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电影处、甘肃省电影家协会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剧本中心任爱梅,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刘坛,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刘晓丽、赵俪评等亦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