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2》与近年清冷自持的香港警匪片气质迥异,适度返祖,21世纪现实的语境却配置我们最熟悉的录像厅时代“癫狂、过火”港片的精神内核,刘德华=《门徒》+《雷洛传》+《天若有情》,古天乐=《门徒》+《黑社会2:以和为贵》,难得的是新与旧、全球化与本埠化调和的非常妙,佐以邱礼涛擅长的B级片美学,最终成品之狂暴、凌厉、躁郁、神经质独具一格、直刺人心。
千禧年后,更为确切的说是2002年《无间道》后,港制警匪片全面进入精工时代,无论是剧本还是片场各工种呈现的水准,都告别“大意思到了就行”的模拟阶段,而进入接近真实生活逻辑的写真状态,警察或匪徒都不再像动画片里的橡皮人百战不死,对枪械的使用更是节制,只会在重点段落开火,并将枪械的子弹数量纳入剧情考量,而不再是无限弹夹,爆破枪弹效果也更接近真实,不再动辄火光满天震耳欲聋。呈现暴力的方式从热武器拓展到“冷暴力”,善恶对垒、人物角力不仅靠放枪放火,也可以通过政治、权谋、暗战、心战等更为节制、冷静、文明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香港警匪片虽然长大了懂事了精致了,但也有一点遗憾,失去了我们曾经熟悉的香港电影那种潇洒肆意、无拘无束、孩子气。
作为香港B级片教父级人物邱礼涛虽然拿到了A级片卡司和投资,却大胆将《扫毒2》有意识做了退步,一脚退回到我们最熟悉的香港录像厅时代的B级片审美。从影片第一个镜头,刘德华出现在脏乱逼仄的公寓,《扫毒2》就暴露其与《寒战》、《无双》不同的美学追求,21世纪流行的港片是将人物从环境里孤立、抽离出来,冰冷的城市巨像里被异化的孤独的人,而《扫毒2》里的镜头常常没有景深,比如刘德华找旧部帮忙,三人挤在一个非常逼仄的冰室里,人和环境近到无法切分。因为保留了90年代港片常见的人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摄影风格,使《扫毒2》很大程度上保有早期港片那种市井、街坊气而不是当下港片那种国际都市气息。
A级片诉诸眼睛和思维,B级片诉诸心理、潜意识。21世纪以来的代表性港片已经非常节制的运用暴力元素,相比之下《扫毒2》显然有过多的枪火、血浆、暴力,一枪爆头、坠楼、颈动脉破裂后的大出血、街头撞车,密集而无预警的出现,加之狂乱急促的剪辑,成功的将影片的精神气质传导给观众——狂乱、躁郁、神经质,这也是邱礼涛电影独具一格的精神气质,港九独此一家。影片后半段,刘德华扮演的天哥和古天乐扮演的地藏撕开假面,正面宣战,新仇旧恨齐聚心头,两人的动作与反应愈发狂躁、神经质,也使观众的神经经受了空前的考验。
新世纪以来香港警匪片另一大特色是对职业女性的刻画越发深入,不是强调女性特征,而是强调其职业素质,在杜琪峰、麦兆辉的电影里,一批女警司无论是业务还是气场都和男性角色分庭抗礼,这一点显然与21世纪全球动向契合。但《扫毒2》这方面做了明显的倒退,影片中女性角色如苗侨伟扮演的林Sir之妻女警官、刘德华扮演的天哥之妻女律师,虽然也赋予了她们可见的职业标签,但其在影片中的功能和录像厅时代的港片没有本质的差别,她们不是作为个人角色而存在,而是作为男性角色的情感软肋而存在,她们生为证明男性角色的侠骨柔肠,死为证明男性角色的心理创痛。林嘉欣的角色虽然在影片中着墨很多,刻划也较为细腻,但最终她的角色属性并不是著名律师某某某,还是香港黑帮片里最常见的女性角色设置——大哥的女人大嫂,只是《天若有情》系列的吴倩莲、《古惑仔》系列里的小结巴21世纪的变体,而这种设置可能更符合警匪片主要受众群体——青少年男性观众的接受心理。
《扫毒2》一脚踏回香港B级片的传统,但另一脚叙事语境仍停留在21世纪,比如人物的象征、多义与暧昧性,比如犯罪问题与普通公众的密切相关性。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均具有指向性,刘德华指代道德,苗侨伟代表法律,古天乐则代表人性中的欲望,虽然苗侨伟一再重申希望以法治来解决问题,但他的宣言是有力的,行动却总是无效的,从始至终几乎他不能保护任何人,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孩子,还是他的女下属。最后当刘德华和古天乐双双死亡一切矛盾结束的时候,他还对天放了几枪空枪,喻指法制面对某些极端罪恶时的无力与滞后。
古天乐在《扫毒2》中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望他来年能凭地藏这个角色拼下金像“影帝”,影片中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古天乐,地藏身上那种自暴自弃的烂仔气息,影片最后地藏对天哥坦白当年就是因为天哥冤枉他才让他走上贩毒的不归路,赋予了这个人物丰满生动的底色。而影片对一心扫毒的天哥也保有疑虑,天哥对毒贩的嫉恶如仇,源于他私人的人生经历,因为他的爷爷、父亲、儿子都死于毒瘾,天哥的一意孤行显然是在对道德执法、私刑执法的理性与客观的质疑,究竟他执法的初衷到底是追求正义,还是复仇。
邱礼涛在前作《拆弹专家》中已经尝试将罪案结果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9 11”之后这已是好莱坞警匪片的一大趋势,诺兰的“蝙蝠侠”、山姆·门德斯的“007”都将英雄主义的浪漫与现实主义的恐怖做了对接,罪案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座封闭的大楼或某个可以疏散民众的私密区域而是在开放的公众领域。《拆弹专家》里犯罪分子想炸掉香港的红磡海底隧道,而《扫毒2》中直接将车开进了香港地铁在地铁里横冲直撞,这是全片最脑洞大开也是最高光的一段。地铁是现代都市民众最熟系最切身的公共开放区域之一,当罪犯将车直接开入地铁,也就意味着罪案已经直接渗透、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毋庸讳言,毒品在一些港片里得到了美化的处理,甚至会让人觉得涉毒是一件很酷的事,真正还原毒品最丑恶一面,令人产生生理性、心理性厌恶的除了尔冬升的《门徒》,就属邱礼涛这部《扫毒2》。片中特别具有现代意义的就是将软性毒品、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并置,警示观者现代社会里软性毒品的泛滥,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涉毒一点也不酷,非常丑恶,只要观众能GET到这一点,《扫毒2》已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