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人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白毛女》、《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平原游击队》、《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革命家庭》、《甲午风云》、《红日》、《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停战以后》等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呈现出昂扬向上、清新明快的创作基调;上世纪80年代的《吉鸿昌》、《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孙中山》、《大渡河》、《血战台儿庄》、《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开国大典》等,重新在银幕上弘扬了中国革命文化、红色文化;90年代的《开天辟地》、《大决战》、《周恩来》、《焦裕禄》、《毛泽东的故事》、《重庆谈判》、《七七事变》、《大转折》、《大进军》、《长征》、《横空出世》、《国歌》等,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新世纪初创作的《生死抉择》、《冲出亚马逊》、《邓小平》、《太行山上》、《云水谣》、《惊涛骇浪》三部曲、《张思德》、《郑培民》、《生死牛玉儒》、《云水谣》、《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在推动主旋律创作提质升级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创作格局,开启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上取得巨大突破,比如《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建军大业》、《百团大战》等影片创新了主旋律电影的表达方式,获得观众热烈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十八洞村》、《中国合伙人》、《滚蛋吧!肿瘤君》、《乡村里的中国》等现实题材影片,紧扣时代主题和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反映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表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赢得广泛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国70年来,共创作生产故事影片12000多部,其中2012年以来年均产量达到756部,去年更是创纪录地突破千部。70年来,正面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优秀影片,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红色电影为新中国电影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有关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期间,我国电影总计发行影片1213部,其中故事片600多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在《新中国电影“十七年”的光彩》一文中介绍,从1949年-1965年,国营电影制片厂由3个发展至16个;放映单位(含电影院、放映队等)从646个发展到20363个;观影人次从4731万发展至46.3亿人次;发行收入从205.8万元发展至1.3亿元。他认为,到1965年,我国的电影业收入在当时国民经济总体收入中占的分量而言,已明确无误地可称为支柱产业。
这其中,热情歌颂民主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电影无疑立下了“头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电影工作者以极大的创作热情赞美新生活、讴歌新中国,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例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英雄儿女》、《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这个时期的电影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呈现出昂扬向上、清新明快的创作基调,注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辉煌记忆。
同时,在这一时期,电影创作者积极探索“主旋律”与“类型片样式”的结合,如《赵一曼》、《鸡毛信》、《小兵张嘎》、《智取华山》、《新儿女英雄传》、《羊城暗哨》、《神秘的侣伴》、《寂静的山林》、《白求恩大夫》、《冰山上的来客》等等,这些在特殊历史时期创作的电影作品,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影坛的一道引人瞩目的独特风景。
◎ 跟随改革开放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主旋律电影聚焦伟大时代,记录伟大实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电影工作者被禁锢的思维与情感被打开,艺术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再度活跃,一批优秀的主旋律电影相继问世,激励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一阶段,电影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贴近时代、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人文角度切入生活,透过人物命运,反思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敏锐地捕捉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脉搏与规律,拍摄出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讴歌时代精神、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气势恢宏、人物丰富、情感真挚、激励人心的《开国大典》、《巍巍昆仑》、《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百色起义》、《血战台儿庄》,人物传记类电影《孙中山》、《周恩来》、《焦裕禄》,关注偏远地区教育的《凤凰琴》,抒写革命战争中美好人性、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小花》、《归心似箭》、《今夜星光灿烂》,展现女排精神的体育题材电影《沙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红高粱》、《花园街五号》,以及关注当时百姓生活的《人到中年》、《牧马人》、《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现实主义影片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开辟了艺术探索的新境界。
“主旋律电影”的概念也是在这一时期首次被提出。1987年初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电影发展方向,这是关于“主旋律电影”的最早表达。当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也是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国家整体的改革进程推向深入,中国电影创作的格局和走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主旋律”电影成为国产故事片的最大亮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深远影响,即使在今天,不少作品依然被视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在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上,电影人也都以影像的方式致敬历史、记录历史。
尤其是1996年3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决定实施“9550”工程(“九五”期间,推出50部优秀影片,每年10部),出台了扶持电影生产的政策。广大电影工作者思想进一步解放、责任进一步增强、视野进一步开阔,更加自觉地关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群众的生活,艺术质量和艺术形式都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这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涌现出的优秀影片包括《大决战》三部曲、《大转折》、《大进军》三部曲、《长征》、《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相伴永远》、《毛泽东在1925》、《邓小平》、《鸦片战争》、《红河谷》、《国歌》、《我的1919》、《横空出世》、《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紧急迫降》、《生死抉择》、《首席执行官》、《冲出亚马逊》等。这其中既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爱国主义精神的鸿篇巨制,也有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为创作主体的传记类电影,也包含了以家庭、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为叙事中心的现实题材影片。
(下转第5版)
◎ 新中国成立70年主旋律电影大事记:
▶ 1956年5月
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对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包括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时从旧中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人民电影事业指明了道路,直接促发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 1959年9月-10月
1959年9月25日-10月24日,为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文化部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共展映《林则徐》、《老兵新传》、《聂耳》等故事片18部,另有纪录片7部,科教片7部和美术片4部。
▶ 1978年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谢铁骊、陈怀皑执导的电影《大河奔流》于1978年上映,该片首次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的形象搬上大银幕。影片下集的片头字幕特别指出:本片下集将出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光辉形象,扮演者:于是之、王铁成。
▶ 1979年6月
1979年6月,文化部发出通知,决定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新片展览”活动。国庆期间展出的献礼故事片和舞台艺术片有《从奴隶到将军》、《吉鸿昌》、《傲蕾·一兰》等29部,另有纪录片15部,美术片6部,科教片19部。
▶ 1987年3月
1987年3月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电影发展方向。这也是“主旋律电影”概念首次被提及。
▶ 1987年7月
1987年7月,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开国大典》、《周恩来》、《巍巍昆仑》、《孙中山》、《百色起义》等一批影片接连推出,形成此类题材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 1989年
为庆祝新中国建国40周年,广电部决定在全国举办献礼影片展映月。首批展映的包括《百色起义》、《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10部故事;另有纪录片7部,科教片7部,美术片3部。第二批展映的有《豆蔻年华》、《赌命汉》等5部故事片,另有纪录片两部,科教片两部。第三批展映的影片有《黄河谣》、《阿罗汉神兽》等9部影片。
▶ 1994年1月
1994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