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现实题材影片及其包涵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是百年中国电影的“传家宝”。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刻注重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创作出一大批观照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女篮5号》、《上海姑娘》、《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创作而成的《天云山传奇》、《庐山恋》、《人生》、《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从凡人小事、社会巨变中探寻时代的思想印记和人性的真善美;再比如新世纪以来推出的《郑培民》、《任长霞》、《可可西里》、《唐山大地震》、《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等,实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时代发展的记录与见证以及对当代英雄的讴歌与赞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实题材影片的数量和票房占比都在稳步提升,创作出了一批表现现实生活,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的精品力作《战狼2》、《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空天猎》、《守边人》、《美人鱼》、《找到你》、《幸福马上来》、《老师·好》、《烈火英雄》等。今年国庆档,《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的影片也即将上映,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浓情献礼。
这些影片既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又不回避矛盾,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电影创作聚焦寻常百姓不平凡的故事
1953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第一个会议“主要是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着手来研究讨论有关电影剧本的一些问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在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感染下,1956年1957年的电影创作,在数量上突飞猛进,仅两年中,即生产故事片97部,题材、风格也明显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1957年观众人次也达到17亿。
与此同时,在对电影功能认识的全面性上,在现实主义精神的复归与深化方面,均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时期,对公私合营、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等具有时代印记的主题,都有影像表现。例如体育题材电影《女篮5号》、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题材的《不夜城》,引人发笑的同时又促人思考的《大李小李和老李》,塑造了牛科长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形象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成功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之作《祝福》,采用了以往少见的散文式叙事结构的《上海姑娘》,以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锦上添花》、《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情深谊长》、《老兵新传》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个时期还涌现了一批歌颂新生活、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诸如展现人民警察欢喜故事的《今天我休息》,表现运动员、医务工作者成长历程的《冰上姐妹》、《护士日记》,儿童题材的《祖国的花朵》、《小铃铛》,民族题材的《五朵金花》、《达吉和她的父亲》,农村题材的《李双双》、《枯木逢春》、《花好月圆》等等。这些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讲述了寻常百姓不平凡的故事,塑造了普通群众鲜活的银幕形象,激发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情感和力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影片,对现实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论述,也为以后的现实题材电影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聚焦改革开放时代浪潮
艺术展现中国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新貌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实现了飞速发展,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一大批优秀的影片问世,观众人次也在逐年上升,七八十年代平均每年观众可达100多亿人次,最高达到293亿人次。
繁荣的电影市场也成就了一批创作者。在这个时期,谢晋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80年代谢晋的创作达到顶峰,连续推出了反思现实的《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2)、《高山下的花环》(1985)、《芙蓉镇》(1986)等影片。
1981年张暖忻编导的《沙鸥》问世,这部体育题材的影片为中国银幕带来了现代电影的蓬勃气息。郑洞天、徐谷明导演的《邻居》(1981)表现了当时中国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社会热点问题。1984年,吴天明导演的《人生》,表现当时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中国农村知识青年的精神和心理变化。三年后,他又推出了《老井》。《人生》和《老井》,以及颜学恕执导的《野山》,黄健中的《如意》、《良家妇女》,杨延晋的《小街》等影片都是当时反思现实的力作。谢飞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人物,先后导演的《本命年》、《香魂女》等影片,从社会文化巨变中去正视个人命运。
在现实题材领域还涌现出一批女导演,他们观照现实、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创作出了如《夕照街》(王好为)、《瞧这一家子》(王好为)、《泉水叮咚》(石晓华)、《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王君正)、《红衣少女》(陆小雅)、《女大学生宿舍》(史蜀君)等。
这些作品大多是一叶知秋、小中见大的情怀佳作,从凡人小事、社会巨变中探寻人性的真善美。饶曙光认为,这时期的电影,电影强调真实、强调回归现实,对现实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完成了现实题材电影启蒙的历史性任务。
这一时期诞生的现实题材影片,还有如展现家庭亲情、爱情的《庐山恋》、《乡情》、《喜盈门》、《爱情啊你姓什么》,描写医务工作者奉献精神与生活境遇的《人到中年》,展现北京胡同里的百味人生的《城南旧事》、《夕照街》,展现在“四化”建设时期端正思想、创造美好未来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表现小人物生存境遇的《绝响》、《顽主》,歌颂知识分子的《李四光》、《海外赤子》,反映特定年月里人们工作生活、深刻反思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大桥下面》、《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花园街五号》、《黑炮事件》,以及儿童题材电影《苗苗》、《我的九月》,爱情题材的《月蚀》、《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教育题材影片《孩子王》、《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家庭题材作品《过年》、《心香》、《红粉》,法治题材的《法庭内外》、《少年犯》、《秋菊打官司》、《被告山杠爷》,反腐题材的《新中国第一大案》,和农村题材的《甜蜜的事业》、《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描写城市生活的电影《遭遇激情》、《我心依旧》、《大撒把》、《无人喝彩》、《与往事干杯》、《站直啰,别趴下》、《四十不惑》、《红西服》、《股疯》、《混在北京》、《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甲方乙方》、《有话好好说》、《安居》等作品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些影片着力于城镇市民的普通生活以及这种生活的困境和尴尬,表现一个改革与变化的时代,突出新语境下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顽强的生存态度。
同时,农村题材影片的发展虽不如80年代那般火热,但也涌现出《留村查看》、《男妇女主任》、《九香》、《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这些影片的故事建构在农村生存环境之下,或以农村存在的落后宗法观念为批判对象,或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张扬,或讴歌农村中业已存在的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构成了中国农村的另一类图式景象。
(下转第3版)
◎ 新中国成立70年主旋律电影大事记:
▶ 1950年
由文华公司摄制的影片《我这一辈子》(根据老舍小说改编)摄制完成,成为春节期间最上座的影片,并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 1956年
《新局长到来之前》等新中国第一批喜剧片问世,其中大多为讽刺性喜剧。
▶ 1957年
《柳堡的故事》、《女篮5号》、《羊城暗哨》等影片深受观众欢迎。《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护士日记》插曲“小燕子”在观众中广为流行。
▶ 1958年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荫执导的电影《上海姑娘》与观众见面。该片是最早的现实题材的影片之一,表现了工地建设的景象以及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抱负。
▶ 1959年
一批新的“歌颂性喜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等问世,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前两部影片中的插曲开始流行。
▶ 1962年
喜剧成为本年度的热点,有《李双双》、《锦上添花》、《女理发师》、《哥俩好》、《大李小李和老李》5部作品问世。
▶ 1964年
文化部在南京召开故事片厂厂长、党委书记扩大会议,提出加大现实题材影片创作,创作计划按照现代题材(建国后)60%,革命历史题材30%,其它题材10%的比例分配。
▶ 1979年
全国电影市场创下了全民人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纪录。年度出品的重要现实题材影片有《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等。
▶ 1980年
《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等一批反思性影片摄制完成。其中《天云山传奇》第一次涉及对“反右”运动的反思,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