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因其形象性、生动性、逼真性的特性,深受群众欢迎。在电视等大众传播手段还没有兴起的年代,电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看重的传播手段和文化娱乐方式。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不断改革体制机制、锐意创新,产业化改革硕果累累,同时借助数字化发展东风,电影市场重又焕发出巨大的活力,看电影重新成为城市居民喜爱的时尚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城市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不足170亿,到2018年突破600亿,城市影院银幕数从2012年的约1.2万块,到2018年突破6万块。2012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6年,我国城市银幕数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银幕最多的国家……
◎ 新中国“十七年”
建立电影发行放映体制和电影市场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苏联模式的学习和模仿中,采用“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进行学习,总体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电影发行放映体制长期采取“统购包销+层级发行”的计划经济模式。1949年11月20日至12月4日,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召开了首次行政会议,提出建立与健全全国及国外发行网,改进影片发行工作,大量扩充放映队,组成全国部队、工厂和农村放映网。在此期间,电影局对全国电影发行机构的设置做了全面的部署,除电影局设立发行处外,在沈阳、北京、上海、汉口、重庆和兰州分别设置了六大行政区影片经理公司,即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区公司,实行统一管理。
这一时期,制片厂生产的影片在完成后,统一交由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公司)买断发行。之后,中影公司就将影片拷贝按照各省、市、县的行政层级的发行放映公司进行传递发行,最终进入各公司范围内的各家电影院。
苏联模式的发行放映体制在当时初见成效。电影发行放映网络扩大至全国,兼顾了城市和乡村;对影院进行等级划分、调整票价,明确了各部分的分账比率,完善了电影机制;限制外国影片进口的政策保护了当时的电影市场。
概括来说,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院发展的初创时期。1951年在电影局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并在六个大区设立分公司,统管全国电影发行和输出入业务后,仅仅过去一年,1952年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已达2200多个,放映电影79万场,全年电影观众达5.6亿人次(1951年为3.6亿人次,其中城市观众2.2亿人次)。同年7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加强电影发行与放映工作的指示》,根据政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处理机关生产的决定,由电影部门统一接管各机关、团体、部队所经营的电影院,实行专业管理。这一指示为统一管理全国电影发行网和放映网,为进一步有计划地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事业奠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文化部作出《关于加强电影放映和发行工作的指示》,决定将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改为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此后,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业务能力、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到1954年,全国电影观众已达8.2亿多人次。1955年,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总公司召开全国电影发行专业会议,总结5年来电影发行工作经验。根据电影生产数量增多、译制外国影片的能力和洗印拷贝的能力逐年提高的新情况,会议决定改变五十年代初期城市排片所采用的“集中编映”方法,制定了按照不同的影片内容、时间、地区特点、国际形式变化以及不同的观众对象等因素,采用不同排片办法的“五项排片原则”。
同年4月,文化部在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电影放映工作会议,强调放映工作要继续深入工矿、农村,要加强民族地区的工作,提高放映质量,扩大影片宣传效果,增加经济收入,使电影放映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
1956年,文化部发布了《关于严格掌握电影院票价的通知》。这一通知对稳定票价、搞好电影发行放映部门的经验管理起了保证作用。
1958年初,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经验,文化部决定将原电影总局的放映管理处交给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总公司(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简称中影公司),明确规定其具有政权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双重性质。随着电影事业管理体制全面下放,中影的业务管理体制也全部下放。
1959年国庆十周年期间,全国27个城市开展“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参加这次展览的有彩色故事片17部、彩色大型纪录片3部、短纪录片4部、彩色美术片4部、彩色科学教育片7部,在工矿农村放映的新片拷贝达3600个以上。这是全国电影工作者向国庆的献礼,也是我国电影艺术的一次大丰收。
1963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转文化部《关于改进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试行方案》,规定中影公司是领导管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专业公司;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在业务上受中影公司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双重领导。至1965年,全国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20636个。其中城市电影院2500座位,电影俱乐部2300余座,放映队1.4万个。全年放映场次655万多场,观众46.3亿人次,收入131亿元。这种以发行为中心,重点向放映倾斜,庞大的全国性统一发行放映体系代表着国家执行宣传和市场两方面的功能。
在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下,从1957年到1965年,城市电影院从760个发展到2496个,增长了228%,电影放映场次从246.5万场发展到655.4万场,全国电影观众从17.5亿增长到46.3亿,增长了165%,电影发行收入从6119.1万元增长到1.3亿元,增长了112%。值得一提的是,从1949年到1959年,观众人次在1亿人次以上的国产影片有11部,包括《钢铁战士》、《董存瑞》、《上甘岭》、《回民支队》、《红色娘子军》等。其中,《白毛女》观众人次达1亿6000万人次,《上甘岭》、《渡江侦察记》、《董存瑞》、《铁道游击队》等观众人次在1亿3000万以上。此外,上影厂出品的《天仙配》仅在大陆地区观众就达1亿4000万人次,创造了当时的市场奇迹。
(下转第4版)
◎ 新中国成立70年城市电影市场大事记:
▶ 1950年
《白毛女》开始在全国25个城市120个影院上映。首轮观众达600万人创中外影片纪录。
▶ 1956年
全国共有电影院952座,比解放前最高的1936年的382座增加1.5倍。
▶ 1959年
全国观众突破41.5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9965个。
▶ 1962年
赵丹、白杨、张瑞芳等“22大明星”照片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乃至乡镇电影院悬挂。
▶ 1965年
放映单位超过2万个,其中城市电影院2500座位,电影俱乐部2300余座,放映队1.4万, 全国电影观众46.3亿。
▶ 1979年
全国观影人次达到创纪录的293亿,平均每天的电影观众达8000万人次。
▶ 1981年
《白蛇传》的观众人次达7亿人次。
▶ 1982年
《少林寺》的观众人次达5亿人次。
▶ 1985年
电影局在广州召开电影体制改革座谈会,提出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和扩大制片业与发行业经营自主权的精神。同年,在一些地区对部分影片的票价实行浮动。
▶ 1990年
全国共有14.5万个放映单位,共放映电影2800多万场,观众162亿人次,票房收入达22.2亿元,其中发行获得的收入为10.5亿元。
▶ 1994年
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国内6城市上映收获2500万票房。
▶ 1995年
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开启内地贺岁档,随后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等不断丰富这一黄金档期。
▶ 1998年
《泰坦尼克号》获得3.6亿票房,一部影片占了当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五分之一强。
▶ 1999年
全国电影院计算机联网售票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开始启动,对于电影市场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 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市场实行了更大程度的开放,我国在电影领域作出的承诺:一是在与《中国电影管理条例》一致的前提下,每年引进20部外国影片作为分账片放映;二是加入WTO后,允许外资参与改造、改建中国影院,但外资的比例不得超过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