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版)
◎ 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世纪之交
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国城市电影市场曲折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业开始复苏,电影发行放映业得到重整,但是依旧沿用苏联模式,恢复了旧的发行放映体制,中影公司重新管理了影片节目和拷贝供应,维系着中央垂直的电影发行放映网。这段恢复时期,有关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调整主要是围绕着调和制片、发行、放映三方之间利益矛盾和观众人数下降而展开。
1979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即198号文件),这一文件明确恢复了旧有的电影发行放映网,确定了中影公司的领导管理地位。在财务管理上,要求加强集中统一和扩大省、市、自治区的财权;调整了发行收入分成比例,影片发行收入的70%交给中影公司,30%分配给省、市、自治区公司,地方分成比例明显提高,并在地方公司实施利润留成办法,即地方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利润,20%用于上缴财政,80%用于发行放映的基金(此政策为“二八”政策),这保证了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时期,还提出了银行贷款建影院,随后利用影院营业额在5 年内还清贷款本息。发行放映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政策上的资金援助。全国放映单位从1979年12万多个发展到1982年的14余万个,完善了电影的放映渠道。
1979年作为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起始之年,观众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93亿人次,平均每天的电影观众达8000万人次。这一年中,发行放映总收入为12亿多元。
1979年起,电影产量呈稳定增长的态势,1979年为56部,到1981年以后,持续年产量达100部以上。但是,随着录像业和电视的发展,电影观众开始被分流。
从1984年开始,有关电影体制改革,特别是发行体制改革的讨论多了起来。1984年,电影业按照国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被规定为企业性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缴纳税收。同时,1985年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对影片票价实行浮动,缓和电影收入下降的情况。
根据广电部1987 年(975)号文件,实施了新的发行办法,即放开制片厂和中影公司拷贝结算的上下限,提供了代理发行、一次性买断和按比例分成等多种结算手段,但是1989年又恢复到按拷贝结算,拷贝单价增长了1500元。在影院建设方面,进行影院改造并向着多种经营模式转化。
1981年,一部名为《白蛇传》的戏曲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拷贝最多的“霸主”。仅文化部1984年的统计,就有7亿人次观看了这部影片。在上世纪80年,《喜盈门》也是一部不得不提的现象级影片。该片全国观众达5.7亿人次。《神秘的大佛》观众人次也达4.8亿,发行收入1179万。
到了1990年,中国电影的发行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在1990年,全国14.5万余个放映单位,共放映电影2800多万场,观众162亿人次,票房收入达22.2亿元,其中发行获得的收入为10.5亿元。这一成绩和1989年比,发行收入增加了7.6%,这也是1986年来连续5年发行收入增长,而突破10亿大关的成绩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到1991年,全国献礼影片展映活动广发展开,加之全国普遍提高了电影票价,电影放映总收入达23.6亿元,发行收入达10.9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和发展。该年1月,广电部、电影局授权中影公司每年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以分账方式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发行。这也就是“大片”最初的由来。同年11月,中影公司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并以2500万的票房创造了进口大片的票房奇迹。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更是取得了9500万元的票房。“分账发行”方式在促使电影市场复苏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电影观众在电影公司与影院配合默契和强大的宣传攻势下,走进了久违的影院,整个电影行业,尤其是电影院,开始再度升温。
经过几轮发行模式的改革后,1995年起,按行政区设立的中国各省份电影发行公司的以区域划分为垄断的计划经济发行放映模式,被国内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向各省市电影发行公司发行销售自己生产的电影的模式取代,这样的改革使中国城市放映市场出现了竞争萌芽。1996年,上海出现了中国院线制最早的雏形。
◎ 新世纪迈向产业化发展方向
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开启中国电影的首个黄金十年
2000年6月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行院线制。2001年12月《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发布标志着以院线制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开始正式实行。2002年6月1日,全国23个省市的30条院线正式挂牌营业,其中11条为跨省院线,19条为省内院线。到中国电影诞生100 周年的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36条院线,加入影院1243家,银幕数2668块,其中新增影院55家,银幕数272块。
除了院线制的建立,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还曾联合下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管理机构下决心打破陈旧的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模式”取代原有的“单一多层次发行模式”,自上而下改革全国范围内的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根据这些相关的电影政策,国内电影市场的内部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构建,新建和整合的院线企业在市场中形成多元竞争态势。院线制的建立使得院线公司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和深化,其既承担分销商的作用,又承担旗下各电影院公司战略规划与整体市场营销的功能。
2002年,全国票房8.6亿,影院数1023家,银幕数1843块。2011年,全国票房131亿,影院数2803家,银幕数9266块。10年间,中国城市电影市场迅速发展。
产业化伊始,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发布,民营和社会资本乃至港资、外资开始被允许进入影院市场,新建影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仅2004年一年便新增影院143家,这一数字为2003年的7倍。
2005年-2009年,在此时期电影市场稳步发展,新增银幕数分别为327块、366块、493块、570块和626块。这五年内,影院建设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到2009年底,全国影院数已达1687家,银幕数突破4700块。影院建设的另一次高潮出现在2010年,《阿凡达》、《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等影片的“爆发”让影院投资者看到了电影产业的吸金能力,全年票房突破百亿的成绩,使得当年新增影院数量达到208家,新增银幕突破1500块,其中大部分为数字影院。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任务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同时对新建影院进行税收优惠、补贴等多种奖励措施。这一利好政策的颁布,让影院投资商加快了投资进程,影院建设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爆发式”增长,各地新建影院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仅2011年一年,全国新增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这两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前五年新增影院、银幕数的总和。
随着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影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等,影院建设逐渐开始向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市场和中小城市市场蔓延。广东大地院线在经历了2007年在珠三角地区试水成功后,2008年,又在浙江的上虞、金华、上海郊区的地开了7家影院,新增21块银幕。当年,大地院线总票房为6100余万。院线内年度票房超300万的影院有10家。票房虽不能和大型城市影院相比,但可贵的是,这些影院绝大多数在县级市和小城镇。
2009年,在《关于深入推进电影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和加强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质量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带动下,刚刚成立的北京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和北京时代华夏今典院线(如今的华夏联合电影院线)都瞄准了县级市场。不仅如此,如万达院线、金逸院线等,也在2009年先后加入二三线市场的竞争行列。
2011年7月底,由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同主办的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河北唐山召开。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推广河北省近年来数字影院建设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动我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电影放映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电影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到2015年全国实现每个县级城市都建有数字电影放映场所,60%的县级城市建有多厅影院,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力争在2012年年底之前实现县级城市数字电影放映放映场所全覆盖。
在2011年全国新增的3000余块银幕中,60%是建设在二三线城市、县级城市。在浙江省,二三线城市票房已经超过中心城市票房。而浙江时代、四川太平洋、浙江横店等院线也开始发掘二三线市场潜力。在这段时间,二三线城市以及县级城市影院的开发建设为接下来中国电影进一步高速发展打下了关键性的基础。
与影院、银幕数相辅相成的是中国城市影院票房的不断增长。从2002年全国票房8.6亿,短短10年间,2011年全国票房已达131亿。这期间从2002年《英雄》开始,到2004年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再到2005 年的《无极》,以及2006 年的《霍元甲》、《夜宴》、《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这些大片以高投资、名导演、全明星、大制作的新路子,重新点燃了中国电影市场,让投资人看到了市场的潜力,进而掀起了一轮影院建设的热潮。
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国产大片更加注重增强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更注重满足国内观众需求,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题材类型不断丰富、整体口碑开始向好。如《集结号》、《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画皮2》等。
这十年间,在头部影片的带领下,同样也涌现出一批被观众津津乐道的中小投资影片。这些影片把中国电影的类型题材进一步推向多元化,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海洋天堂》、《观音山》、《最爱》、《单身男女》、《杜拉拉升职记》、《非常完美》、《疯狂的赛车》、《失恋33天》、《密室之不可告人》、《绣花鞋》、《桃姐》等都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良好的口碑。
(下转第5版)
◎ 新中国成立70年城市电影市场大事记:
▶ 2002年
2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实施新修订的《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允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国家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
▶ 2002年
院线制全面施行,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发布,民营和社会资本乃至港资、外资开始被允许进入影院市场,新建影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从2002年《英雄》开始,一批片以高投资、名导演、全明星、大制作的大片,重新点燃了中国电影市场,进而掀起了一轮影院建设的热潮。在《英雄》上映之时,全国只有1500多块有效银幕,而当《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时,全国银幕数已翻了一番还多。
▶ 2003年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开始实施,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影视文化单位(外资除外)以参股、控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并列出了具体的资金投入要求。
▶ 2004年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要求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中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51%;对全国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市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75%。自2004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拥有多数股权,但不得超过75%。
▶ 2004年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城镇多厅影院的改建,努力搞活影院放映市场,开发多样化的流动放映市场,扩大城乡放映规模,并采取贷款贴息或补助政策扶持城镇电影院改建;培育数字电影市场,利用高新技术搭建新的制作、传输、放映平台,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
▶ 2005年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
▶ 2005年
《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中方控股51% 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电影技术等企业,参与国有书报刊音像制品发行企业股份制改造。
▶ 2006年
《<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二》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的独资公司,在多个地点新建或改建多间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 2008年
3D 立体影片《地心历险记》在全国139家3D立体影院放映,成为内地市场首部上映的3D电影,受到观众广泛欢迎。
▶ 2010年
《阿凡达》引发的3D 观影热潮,使我国3D 银幕数在2010年底达到2400块。同时,该片的上映也促进了巨幕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 2010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加强全国电影放映票务系统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影院经营服务水平。
▶ 2011年
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加快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已将这项工作列入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2012年
中国在每年引进20部进口分账电影配额的基础上增加14部以3D或IMAX格式为主的影片。全国银幕突破1万块,基本完成数字化放映。
▶ 2016年
全国银幕已超过4万块,达41179块,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 2016年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多家电影及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发起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启动。
▶ 2017年
《战狼2》56.8亿票房、1.6亿多人次,创造产业化以来中国内地市场中外影片单片票房纪录。
▶ 2018年
《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化电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强电影院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构建覆盖全面、分布合理、设施先进、惠及城乡的电影院建设发展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管理科学、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