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峨眉电影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已于8月8日全国上映,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影片通过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视角来切入,探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然胜利的密码。
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峨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影片总制片人韩梅。她表示,希望通过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告诉今天的人们,新中国是怎样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历史担当,让年轻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去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们满腔的热血豪情,回顾那段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
近两年,峨影集团先后推出了《十八洞村》、《家园》、《大路朝天》等多部优秀影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口碑,并参与投资了出品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芳华》、《找到你》、《破门》、《周恩来回延安》、《第一次的离别》、《大河唱》等作品。韩梅表示,在2018年举行的峨影6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上,进一步明确了“创作为本、产业为基”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峨影再出发,构建影视全产业链旗舰集团”的战略目标:“依靠内容驱动、资本撬动、科技推动,做强做优峨影全产业链”的战略思路,构建创作拍摄、投资融资、技术支撑、发行放映、峨影文化等“五大体系”的战略布局,推出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四川元素、巴蜀特色的影视佳作。
《红星照耀中国》激励青年一代充满奋进激情,用青春书写芳华
《中国电影报》: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已于8月8日全国上映,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峨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一题材的作品来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韩梅:创作拍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既是峨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每年至少生产一部有分量主旋律影片的又一次实践,也是峨影作为国有电影企业的责任担当。我们希望通过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告诉今天的人们——新中国是怎样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历史担当。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故事内核来源于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讲述了埃德加·斯诺冒险深入到“红色中国临时首都”陕北小镇保安,在面对面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后,不仅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信仰,还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把“红色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并发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性预言。
选择《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作品来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是因为它不仅能够让我们回顾过去,铭记历史,提醒我们的党员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能激励我们的青年一代,充满奋进激情,用青春书写芳华。这也与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相呼应。
探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然胜利的密码
《中国电影报》:《红星照耀中国》为何要选择从一个美国记者的视角进行切入?影片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韩梅:选择埃德加·斯诺的视角来切入,不仅因为他作为美国记者的身份能够客观、公正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因为他在深入革命根据地之后,基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从百姓中来,成为人民选择的领路人,又如何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信仰贯彻始终。1937年,由埃德加·斯诺撰写并配有大量现场照片的书籍——《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英国出版,销量立即达到创纪录的数十万本,产生了震动性的新闻效果。这本书是斯诺在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后,用第一手材料写出的不朽著作。斯诺用他客观公正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红军,让世界乃至中国民众,更加了解共产党,更加了解中国本身。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用讲述历史的方式,通过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探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然胜利的密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下。一个一心为人民、有伟大理想的政党,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就是我们想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大众传达的核心精神。
让年轻观众身临其境走进历史
感受革命先辈们满腔的热血豪情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影片会给当下的青少年带来哪些启迪?
韩梅:《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影片对于年轻一代,尤其是当下的青少年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00后出生,诞生在网络化信息社会的他们,生长环境总体来说是非常优越的。对于这些青少年而言,几十年前革命先辈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险阻是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他们或许在课堂上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形式,对那段历史有过一些了解,但课本内容的表现形式相较于影视作品的代入感要弱一些,较难吸引这些青少年去深入了解。
而《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影片恰好通过电影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把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广大青少年的眼前,让他们有机会身临其境走进历史,去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们满腔的热血豪情,回顾那段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这种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平日被娱乐新闻以及各式新潮电子产品所包围的青少年们来说,是非常具有震撼力,并能够触及心灵深处的。只有让广大青少年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认可,才能更好激励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敢打敢拼、不断奋进,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
坚持内容驱动、创作为本
按照“1+X”创作思路抓好影视创作
《中国电影报》:峨影集团近年来拍摄了《十八洞村》、《大路朝天》等一批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在坚守主旋律阵地,拍摄“两个效益”双丰收的精品佳作上,峨影有哪些心得体会?接下来还有哪些作品即将推出?
韩梅:我们坚持内容驱动、创作为本,按照“1+X”创作思路抓好影视创作,即每年主创一部以上的重点题材主旋律影片,并参与投资出品商业电影,推出一批影视佳作。在主旋律影片创作上:2017年,主创主投《十八洞村》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口碑,与《家园》一起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十九大重点献礼影片,并获得第17届华表奖优秀影片、优秀编剧、优秀女演员奖,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大奖,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2018年,主创主投影片《大路朝天》被中宣部电影局列为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红星照耀中国》正在热映之中,影片获得业内专家、专业影评人以及影片人物原型后代、各大媒体的高度赞扬。
在参与类型化影片的出品方面,从2017年以来,先后参与投资出品《芳华》、《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找到你》、《破门》、《周恩来回延安》、《第一次的离别》、《大河唱》等30余部影片。近三年主创主和联合出品影片共有26次获奖,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近三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按照新时代电影创作的新要求,要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汲取营养,生产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主食”。以此为遵循,坚持内容驱动、创作为本,传承弘扬峨影现实题材创作优势,聚焦影片生产主业,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履行国有电影企业的使命担当。
未来三年,峨影集团将继续抓住重大时间节点,提前精心策划,推出精品电影:2020年拟拍摄以“时代楷模”其美多吉为原型的《巴乌,巴乌》(藏语:英雄),反映凉山全面奔小康题材的影片《五彩云霞》;2021年拟筹拍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信仰的味道》等重大主旋律题材。同时,不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正在筹划拍摄重点题材“战时故宫”故事片,以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大禹为题材的动漫电影《夏王》、外国人看苏东坡的纪录电影《一念桃花源》等影片。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电影报》:在对接主流市场层面,峨影集团投资了如《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作品。作为国有电影集团,在商业片的项目选择上,峨影有哪些标准?
韩梅:我们在商业影片的选择上,主要是从两个层面评判是:一是内容和创作层面,主要看剧本故事、主创团队、情感共鸣等。在剧本故事上,坚持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导向,注重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题材;在主创团队上,主要看编剧、导演和影片拍摄制作等方面的把控能力。二是市场层面,主要看观众跨度、市场同期情况、开拓性判断等。具体来讲,比如积极参与头部影片的摄制,比如《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又如坚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联合出品了《第一次的离别》、《大河唱》、《寻羌》等影片,从已上映影片看,大多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不错的票房成绩,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依靠内容驱动、资本撬动、
科技推动,做强做优峨影全产业链
《中国电影报》:2018年是峨影集团成立60周年,在您看来,该如何借此契机,实现峨影的进一步跨越发展?
韩梅:2018年,集团成功举办峨影6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回顾峨影60年光辉历程,进一步明确了“创作为本、产业为基”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峨影再出发,构建影视全产业链旗舰集团”的战略目标:“依靠内容驱动、资本撬动、科技推动,做强做优峨影全产业链”的战略思路,构建创作拍摄、投资融资、技术支撑、发行放映、峨影文化等“五大体系”的战略布局,推出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四川元素、巴蜀特色的影视佳作、打造一个符合当代电影工业化生产的影视产业园、搭建一个以影院资产为核心的主板上市平台、建设一座以峨眉电影大厦为核心的影视文化消费园区等“四个一”战略重点,加强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战略保障,聚力抓好影视创作、资本运营、项目建设、文化交流、改革转型等重点任务,为电影强国建设做出峨影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