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与繁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广大电影工作者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投入中国电影事业,创作出了一大批主题紧紧把握新中国文艺方向,贯穿人民在对敌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作品。例如《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高歌猛进》、《走向新中国》、《团结起来到明天》以及描写内蒙古人民解放斗争和蒙汉民族亲密团结的《内蒙人民的胜利》等一大批堪称经典的电影,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时代记忆。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打破文化壁垒、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第一个创作高峰。《草原上的人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等电影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为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影像记忆,策马奔腾的茫茫草原、沁人心脾的情歌对唱、轻灵婉转的民族乐器,结合电影视听语言呈现了一幕幕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视觉奇观。
1956年国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为中国电影事业指明了道路,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阿娜尔罕》、《达吉和她的父亲》等影片,不仅展现了对压迫势力的反抗,还添加了爱情、亲情等情感元素。《五朵金花》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影片,歌舞生动迷人,对白诙谐幽默,给当时的国内外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电影《刘三姐》塑造了“歌仙刘三姐”这一经典银幕形象,《唱山歌》、《只有山歌敬亲人》等电影配乐更是载入了中国电影史册和音乐史册并传唱至今。在具有时代特色的胶片光影中,迷人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以及东南亚,时至今日人们再次来到桂林游览,依然可以感受到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浪漫主义情怀。
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积极探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电影也在荒芜中复苏,大踏步地转向了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探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冰山雪莲》、《向导》、《战地黄花》、《祖国啊,母亲》等一大批延续革命精神、展现民族融合、呼应时代变革的影片相继面世;九十年代,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的《红河谷》、《大漠双雄》、《莽女追魂》等影片将民族精神与时代背景相统一,完成了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接力。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后,电影工作者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新的探索。《猎场札撒》、《盗马贼》、《阿凡提》、《戈壁来客》、《东归英雄传》、《穆斯林的葬礼》等影片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俗风貌,突出了文化的多元与相融。《青春祭》、《棱角杯》、《光棍之家》等作品采用轻松活泼的叙事风格,深切关注少数民族尤其是青年男女的现实生活。《益西卓玛》、《黑骏马》、《舞恋》、《甜女》等影片描绘了在改革开放新语境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期还创作出了《红象》、《熊猫历险记》、《火焰山来的小鼓手》等以探险为主要叙事模式、讲述成长与勇气的儿童电影,以及《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松赞干布》等再现历史英雄,唤起民族文化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史诗电影,共同充实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命力,丰富了中国电影银幕。
1990年,《骑士风云》获得了五项金鸡奖的提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发行到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悲情布鲁克》豪放的“醉马”段落,以其苍茫天地间,人醉、马醉、天也醉的马背飞翔,被赞誉为“马背上的芭蕾”,载入了世界电影经典镜头序列。同时期的中国电影也进入了创作繁荣期。《霸王别姬》取得了世界性的艺术成就,《红高粱》拿下了十七个国内外大奖。电影《少林寺》公映后,以1角钱的票价创下了1.6亿元的票房奇迹。
1977-1999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共创作193部,涉及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些电影突破了原有的叙事方式,不断挖掘各民族厚重跌宕的人文历史,刻画了独具时代精神的银幕形象,共同描绘了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壮美画卷。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迈入“黄金时代”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机遇”,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多元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寻求创新。《狼图腾》、《嘎达梅林》、《天上草原》等影片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将实拍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力图呈现更为精美的艺术效果。《静静的嘛呢石》、《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哈尼药爷》等影片采用了少数民族母语对白,以质朴的故事阐释深刻的人文内涵;《诺日吉玛》、《草原的母亲》、《赛音玛吉克的儿子》、《至爱》等影片展现了少数民族博大广阔的胸怀,呼应了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跨入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现代化的潮流中深刻切入各种现实问题,创作了许多兼具时代主题与艺术深度的优秀作品。《十八洞村》、《甘南曼巴》、《梅里雪山》、《风吹红河谷》等扶贫影片,进一步探索了主旋律影片的故事化表述,真实反映了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可可西里》、《季风中的马》、《我的母亲大草原》等影片揭示了日益凸显的环保问题,折射了人们对生态人文的反思。《长调》、《唐卡》、《侗族大歌》、《梅葛》、《五彩神箭》等影片,生动呈现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电影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而《花腰新娘》、《尔玛的婚礼》、《云上石头城》等影片则体现了现代化文明进程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磨合。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天梯》、《冈仁波齐》等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电影也登上了大银幕,并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与商业效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数量已达到400余部。回望70年,民族电影塑造了经典生动的银幕形象、展现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风貌、彰显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电影史上绽放着奇光异彩。少数民族电影创作队伍也在不断地成长、发展,以更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更真实的人物视角与全国的电影人共同璀璨着共和国的大银幕,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铸就中国电影艺术的辉煌。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