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对于这一要求我有一点心得领会。
今年大年初一,历时4年创作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著小说打动我的是它深沉的意境:面对宇宙浩劫,人类制定了长达2500年的“流浪地球”计划,由100代人完成。人类团结一致,守护家园,向星辰大海进发。这一悲壮而浪漫的景象充满诗意,让我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国数千年文明史,有些东西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流浪地球》延续了这些基因。
这种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中国精神,团结一致共铸全人类命运的博大胸怀,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的团队创作出一个个鲜活人物形象:奋战到最后一刻的“中国CN171—11救援队”、纷纷掉头投入行动的多国救援队、点燃自己为人类赢得希望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这些人物深深打动观众。
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艺术最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时代,刘培强们身上有无数现实生活的影子。汶川“5·12”地震发生时,中国人民和子弟兵众志成城抗击天灾;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那一刻,中国航天人已然将科幻变成现实。这些真实的中国面孔和中国故事,让银幕英雄形象有了现实依据而更加可信和感人。
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电影人有感于国家日益强盛,生活日新月异,创作激情涌动,创作灵感迸发,身处这样的时代,《流浪地球》这类电影才得以诞生。我们将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继续为观众创作出更多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转载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5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