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记者采访杜江的前两天(10月7日),猫眼电影刚刚公布了杜江出演的电影票房累计突破100亿,成为继吴京、黄渤、沈腾、邓超之后又一位百亿票房演员。
这两天有不少亲朋好友祝贺他,杜江都十分感谢、感恩。“但此时,我最想念的是林超贤导演。”杜江告诉记者,上次与林超贤的合作让他学到了很多,也是《红海行动》,给了他一次让观众信任自己的机会(注:杜江在《红海行动》中饰演蛟龙突击队副队长徐宏,影片票房为36.5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杜江主演的电影《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烈火英雄》等影片陆续上映,均取得了优异的口碑和票房。在杜江看来,他饰演的这些平凡英雄身上都有一种使命感,一份责任,“是这些平凡英雄滋养了我,同时激发了我作为一名演员的使命感、自豪感。”
▶ 谈角色:
平凡英雄各不相同,但都有对职业的使命感
与两个多月前相比,杜江饰演并已公映的角色中又多了机长、升旗手这两个职业。从军人到消防员,再到机长、升旗手。谈起这些不同行业的平凡人,杜江最大的感触是“他们都对工作有一种使命感,总是非常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杜江坦言,谈起使命感,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老生常谈。“但在与原型人物聊天的过程中,每当谈起工作,我都能感觉到他们非常幸福,同时有一份责任在。”
杜江说,国旗仪仗队的战士是“冬不穿棉,夏不穿单”,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训练和任务。可战士们告诉他,每当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安门广场,每当自己在天安门广场升旗时,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民航人、消防队员也都一样,只是他们的工作、性格不同罢了。他们都是敬畏生命、有责任心的英雄。”
以上几个角色演下来,对杜江内心触动最大的是“要找到自己作为演员的使命感”。他认为演员是观众和作品中的一座桥梁,演员的使命就是把作品的内核表达给观众,尽可能让观众满意自己的每一次表演。“‘就爱看你演的戏’,这应该是演员最希望听到的一句褒奖了。”杜江说。
▶ 谈表演:
演员不是技术活,是在表达感受和态度
杜江第一次出演影视作品还是在2007年,转瞬间已经12年。从小荧屏到大银幕,一路走来,杜江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走得弯路并不多,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享受做演员的乐趣。
“可以说我没有拍过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他认为这对于演员来说非常重要。“想想看,如果你不爱、不信任这个角色,还要为他哭为他笑,那该有多可怕。”
谈起表演,杜江多次提起导演林超贤,不仅是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给了杜江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更重要是,在那次合作中,杜江看到了林超贤的工作态度。“林超贤导演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这份工作,这对我非常受益。”
对于《红海行动》中的表演,杜江显得很谦虚。“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影片美化了我的表演。”
和很多青年演员一样,在《红海行动》之前,杜江内心非常渴望接到一个心仪的角色。“演员有时候很被动,很多时候是需要一次好机遇,去给自己信心,也给观众信心。”在杜江看来,在好机会到来之前,能做的就只有武装自己。不能要求别人改变对你的评价,只能先改变自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杜江心中,演员的积累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员的工作不是技术活,是在表达一种感受、态度。”而要做到感受生活,就要做一个敏感、内心柔软的人。
“你不知道哪个触动将来会对表演有帮助,但保持同理心,能感受到,而且能够表达出来,这是演员的工作和成长。”
“当然,这种积累最难的就是当一时间没有反馈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困惑。这时候只能坚持,告诉自己这是演员这份工作的特性之一,这就是演员工作的代价。”
杜江自称在表演上并没有非凡的天赋,他能做到的,只是遇到了好导演、好作品时,不浪费每一天、每一次,甚至每一个镜头的机会。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尤其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演员,导演的帮助很重要。演员和导演相互信任,在创作中相互点燃对方,才有可能渡过难关,这也是我克服困难的唯一法宝。”
▶ 谈电影:
自豪电影为特定群体带来了自豪感
杜江毕业后的这十多年,也是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十多年。杜江表示,老一代电影人看他们现在拍电影的条件,就像父辈聊起当下的生活条件一样,无论资金、技术,还是人员素质,今天的条件都远远超过以往。
杜江说,站在演员的角度,他见证不了那么多技术、资金方面的东西,但却看到了无数电影人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和奋发图强。
在拍摄《中国机长》时,一位民航业的工作者说,自己做民航宣传工作40年,不如一部电影让老百姓这么直观地了解民航业。
“这当然有恭维的成分,但也让我了解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尤其是拍摄《中国机长》这样的影片,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演员代表了背后无数大众不了解的、默默奉献的人们。”
谈及演员这份职业和中国电影,杜江觉得现在自己作为一名演员越来越自豪。“出演这些影片并不是任务,我现在更加自豪地说自己在影片中扮演了升旗手、机长、消防员、军人……”
杜江的自豪感来自“他身为演员为特定群体带来了自豪感”。他回忆说,《红海行动》曾在某海军基地放映,一位战士看完电影非常激动,他说他的家人一直在问自己每次护航去那么久都干些什么,但由于涉密,那个战士什么也不能说。但如今他能自豪地对家人说“想了解我,就去看《红海行动》吧”。
“很多民航人看《中国机长》时流泪不仅是因为情节动人,更重要的是感到一种温暖——感到有电影人在关照他们。他们也更加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这也是主旋律电影给我带来的骄傲和自豪。”杜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