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年前,在岩井俊二的镜头中,小酒馆里的一个满脸胡须、落魄、颓废的中年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很多人惊叹于这个男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力和情绪爆发力。当镜头扫过演员的正脸,大家猛然发现,那个眉清目秀的演员胡歌,已悄然间完成了演艺生涯的一次转身。
自《你好,之华》开始,暌违大银幕多年的胡歌开始在电影界发力,在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中饰演“亡命之徒”周泽农,在陈可辛的《李娜》中饰演李娜“背后的男人”姜山。而在9月30日上映的《攀登者》中,胡歌饰演了1975年首批备战攀登珠峰“小三侠”之一的杨光。
与张超、周泽农相似,杨光也是一个命运大起大伏的人。作为登山队的一员,他遗传了父亲的马凡综合征,这是一个“参加运动相当于和死神做游戏”的罕见病。而他努力登珠峰就是要改变父亲“后悔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想法,想让自己成为父亲的骄傲。
除了证明给父亲看这一点点“私心”,杨光选择挑战珠峰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身上的“使命感”。谈到对角色的理解,胡歌表示,那时的登山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登山不太一样,现在大家更多是挑战自我,而那个时候“攀登者”们身兼了非常重要的国家任务,所以攀登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放在最后的,集体利益永远在第一位。
由于题材的原因,《攀登者》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苦,但曾经亲身攀登上6000多米的启孜峰的胡歌,在登山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在整个登山的过程中,人在这种极限的环境下,你如何去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你在和外部的险恶环境做抗争的同时,其实你也在和自己的内心做抗争。”
拍摄完《攀登者》,胡歌对于登山,对于珠峰,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胡歌说,人们都说每一座高山都代表了一个神,我想每一个攀登者也都是一个修行者。希望观众可以和我们一起走入影院,共同经历这一场不简单的修行。
《中国电影报》:您是怎样理解片中这种舍弃性命去救队友的品质及团队精神?
胡歌:我觉得团队精神的一个前提是说最重的是任务,而不是个人的安危,或者说是个人得失。我看了相关的资料,在1960年和1975年这两次登山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舍己为人的事迹。我觉得信仰很重要,因为对于当时的登山队员来说,他们登山其实是国家任务,是为了党为了国家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中国电影报》:咱们国家1960年或者1975年的时候条件是非常差的。您觉得在这种条件之下,支撑他们去登珠峰的是什么呢?
胡歌:心中有信仰是党和国家选择了他们,他们是为了党和国家去攀登珠峰,这是第一。第二我觉得也有对自己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种极端的环境里面,一个是对于人生理的考验,还有一个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
《中国电影报》:杨光在病床上时,说出了“珠峰离天上最近,我希望成为他的骄傲”这句动人的台词。您认为在面临可能到来的死亡时,杨光的心态是怎样的?
胡歌:可能大部分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恐惧吧,但我相信所有参加登山队的队员在那个年代,在那个环境里,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于死亡应该是非常坦然,非常镇定。只有在那种没有恐惧的前提之下,你才能够专注于登山,专注于你所踏出的每一步。
《中国电影报》: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您有没有做过哪些专业的训练或者前期准备?
胡歌:我在进组之后和我们这个专业的指导一直在沟通,因为他也知道我之前登过山。所以在一些技术动作上,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讲解。更多的是我和他了解了很多作为登山队员,他们的一种心理、心态,他们的经历,我觉得这个对于我塑造角色会更有帮助。
《中国电影报》:您觉得演了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胡歌:让我更了解珠峰了,也让我对登山这件事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以前可能对于登山的最初步的印象就是征服,征服高山,征服自然。拍完这部戏以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大自然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并不是说我们登上了珠峰就是征服了它,而是它接纳了我们,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