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一战停战100周年,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和14-18 Now艺术项目委托彼得·杰克逊制作一部影片。在查阅了馆藏的100小时西线影像资料和200名士兵600个小时的访谈录音后,这位曾经在《被遗忘的银色》的“片中片”《萨洛米》中成功复现古罗马战场、用数字特效对托尔金巨著《指环王》、《霍比特人》里的“中土世界”展开魔幻想象的著名导演再次发挥了他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将尘封百年的电影胶片逐帧修复上色,并利用3D技术的沉浸感让观众重返一战战场。
不同于此前由英国BBC、Channel 5、美国PBS等机构制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丘吉尔的一战》、《一战风云录》、《启示录: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以全景历史视野讲述一战中的重要战役及政治人物的同题材历史文献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尝试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微观史叙事。作为20世纪新历史主义思潮的重要产物,微观史研究打破了18世纪费尔巴哈等人所持的只注重社会上层精英人物的传统史观研究范式,开始将焦点转向对历史细部的发掘。这种研究路径通过直面历史中真实个体的具体感性经验,巧妙地瓦解了权威官方记忆话语,进而揭示出历史真相和隐匿的深层文化结构。在这部纪录片中,彼得·杰克逊通过对口述历史材料、数字特效及影像剪辑的有效应用打破了传统历史书写的强大结构性力量,创造性地用视听语言重构了真实的一战记忆,恢复了历史纵深的多元向度。
一
彼得·杰克逊在接受采访时将《他们已不再变老》定位为“是一个人类的故事,而不是一个战争的故事”。因此影片采用了斯蒂芬·克莱恩在《红色英勇勋章》中的相同叙事策略:战争背景和具体战役事实被故意淡写,而将人在战争中的具体生活状态和心理体验列为叙事重心。因此《他们已不再变老》舍弃了历史文献题材纪录片惯常采用的评论式旁白,全部采用一战士兵们的口述历史记忆复原当年英国士兵在西线战事中的集体经验。
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论历史》中曾主张穿透社会政治事件的表层去揭示隐蔽在其下的深层力量。口述历史材料通过赋予普通生命个体“言说”的权力实现了历史话语权的转移,将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人群作为历史研究主体并去“发掘没有被历史记载的历史”(法国史学家保罗·利科语)。
从谎报年龄参军、行军包裹中的物品清单、部队早餐中的果酱口味、远距离行军引起的腿部肌肉痉挛到争抢1:9兑水的啤酒、艰苦的后勤劳役以及无休止的大轰炸中毫无预见性的死亡……各种被遗忘在历史教科书之外的真实一战细节在影片中被首次披露出来,不同历史记忆碎片被巧妙拼接还原了一百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图景。
在影像策略上,彼得·杰克逊则主要按照士兵们对于某一事件的共同回忆将不同访谈交叉剪辑在一起,传统口述历史类纪录片如埃罗尔·莫里斯的《战争迷雾》、克劳德·朗兹曼的《浩劫》中会穿插剪辑的当代讲述者形象被故意略去,而以影像资料中的一战士兵们为视觉主体建构了一组真实的参战士兵群像。
二
WingNut Films的工作人员历时四年,修复了黑白老化胶片的划痕、变形和曝光过度,并根据图片文献资料和战场实物为影片着色锐化。由于影片摄制的1910年代尚未发明音画同步录摄技术,彼得·杰克逊率领音效团队现场收音,重新为影片配录了逼真的枪炮音效。而为了能让观众能够听到士兵们的声音,更是专门找来唇语师解读口型并配音。此外,一套精密的电脑算法也被应用到这部充满探索精神的纪录电影中,计算机在手摇相机所摄素材之间生成创建人工帧,将每秒13到15帧的速率调整为正常的每秒24帧,使得影像更为逼真自然。
然而不同于大多数影片对数字特效的“炫技”式应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的特效不仅直接参与推动叙事,更是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多维度拓展深化了影片的反战主题。在影片的开场和结尾,彼得·杰克逊依旧沿用此前模糊、原始的黑白影像,方形狭窄的画框平静播放着那场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遥远战事。随着战士们开拔奔赴前线,画面忽然间被延展放大并变为彩色,枪炮声、脚步声、人声开始响起,那些曾被埋藏在历史缝隙中的匿名士兵们开始变得鲜活起来。观众随着这个穿越时空隧道的3D特效镜头重回历史现场,亲自深入一战的战壕,倾听这些年轻人切身的战争体验并感受他们的真实呼吸。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电影修复和数字特效成为彼得·杰克逊影片反战主题的重要利器。呼啸而过的子弹雨、黄色的毒气云、冰冷血腥的战壕……纪录影像质感的复原对各种战场细节及空间的逼真呈现无疑比任何虚拟现实复原和场景再现都更具视觉震撼力,战争绞肉机的残酷和嗜血无声地透过每一格画面渗透出来。
三
黑格尔在《美学》中主张具有艺术真实性的作品需要用“现代的更深刻的意识”挖掘历史内容。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导演极具当代意识的影像剪辑主要体现在对影像结构的选择与多处对比蒙太奇的使用上。
首先,影片的视觉影像结构主要根据士兵们参战前后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渐次展开,而非传统战争文献纪录片中的重要战役事件顺序。从“应征入伍——部队生活——奔赴前线——浴血沙场——停战返乡”,所有的视听元素选择均依从于普通士兵们的个人经历。参战前,由于战时宣传的盲目乐观使得整个英国社会舆论全面倒向参战,这些年轻人大都对战争和荣誉充满浪漫幻想。彼得·杰克逊使用了若干张彩色征兵宣传海报叠印当时英国民众积极备战、入伍的黑白历史影像来结构这一段落,然而随着他们进入军营并被相继派往法国和比利时前线,成为庞大的战争机器上只需要“听从命令”的微小齿轮之后,那位在火车上扔下一张明信片希望能够寄回家的士兵和将士官条杠军衔扔出舷窗的士兵的真实回忆已经让我们隐隐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理变化。
当战争的残酷、荒谬与丑恶全部暴露出来之后,丧失理智的杀戮和人性泯灭的可怖让士兵们彻底产生了厌战情绪,他们开始质疑战争的意义和正当性。停战协议宣读时没有任何的欢呼庆祝,因为那是“人生中最茫然的时刻之一”,而回乡后整个社会对待退伍军人的拒绝态度和不理解又使他们成为被遗弃的边缘人群。在彼得·杰克逊的影像历史书写中,造成近100万英军阵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再被冠以“伟大的战争”(The Great War)、“启示录”(Apocalypse)之类的词汇,它只是一场造成数百万年轻生命被屠杀的人间悲剧。
其次,影片多处采用镜头、声音、色彩间的对比蒙太奇剪辑来传达反战主题。如片名《他们已不再变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所提示的,战士们的青春是导演重点强调的信息。在大量选取无数年轻士兵对着镜头欢快凝视的特写镜头之后,彼得·杰克逊多次将阵亡士兵们的历史图片与之并置剪辑,通过镜头间的冲突产生出的震撼艺术效果来控诉战争的罪恶。
此外,对比蒙太奇还多次用于讽刺战时的虚假宣传,在一张印有“今天茶里有糖”(There’s sugar in the tea today)的宣传海报之后,导演接续剪辑了三个士兵们的真实饮水镜头:用威克斯枪枪管里的水泡茶、用洗不净的汽油罐喝水;在战壕里接雨水或舀弹坑中的水喝。而在一张将德国人妖魔化地绘制成面目狰狞的黑猩猩,并写有“摧毁这个坏畜生”(Destroy this bad brute)的海报之后却展示了英军对德国战俘的真实印象,“很多德国军人都很友好”、“射手假装开火但是不会射中任何人”……电影语言成功地在此前的官方话语中撕开了一条真相的裂缝,两军士兵惺惺相惜、互相同情,他们只是“被困到了制服里”而必须服从命令行事。
在彼得·杰克逊眼中一战并不是一场仇恨之战,因此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战士笑脸并非全是英军,也有众多德国士兵的镜头特写,“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的“他们”也不是狭隘地指代战场上的某一方,而是意指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每一个年轻生命。
《华盛顿邮报》曾将《他们已不再变老》称为“一项非凡的技术和情感成就”。透过修复的电影胶片,观众得以“以他们的眼光看待这场战争”,极大缩短了当代观众对一战历史的想象距离。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和具有当代意识的视听剪辑将影像对一战真相的揭示潜能最大化,并产生了对战争进行反思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