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对国民经济有着很强的拉动效应,而且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电影行业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要着眼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着眼于进一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着眼于进一步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着眼于进一步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着眼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进一步发挥首都文化土壤蕴藉深厚、电影要素资源高度集聚、电影人才资源丰厚的优势,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当好我国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排头兵、主力军。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影片创作方面,北京创作生产的电影数量占中国电影总产量接近一半,2018年生产影片410部,梗概备案受理2525部,近年取得好口碑高票房的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湄公河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红海行动》等都是北京作品。在电影市场方面,全市已有255家影院,1828块银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全国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中,北京占据4家。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全市电影票房2.36亿,增长率达110.7%。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电影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益电影固定放映乡镇、街道、行政村全覆盖,每村年均放映40场、每套流动设备年均放映50场,新片超过70%;扶持31个乡镇建设54家商业影院,电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活跃、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在产业方面,北京影视企业高度集中,全市拥有上万家影视制作机构,从事电影制作的机构1500余家,涵括电影创作生产全产业链的各类市场主体。在交流推广方面,做大做强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体育电影周等品牌活动,营造良好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氛围,特别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亚洲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电影工作正确方向。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保护好、维护好、耕耘好电影这块文化阵地。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电影创作生产和管理始终。积极倡导和推动主流电影创作,坚持创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念,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必须坚持提高组织化程度,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要推动广大电影人自觉履行使命,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作品,用绚丽多彩的电影语言书写和记录伟大时代。要抓好规划布局,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北京自2014年起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经验表明,规划布局到位是电影创作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完善五年创作规划,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以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统筹推动力度。要聚焦时代,深耕现实题材作品,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创作者沉下心来深入生活,给他们充足的创作时间和充分的创作空间,让创作人员有信心有决心,敢于投入、敢于碰硬,拿出更多史诗级、现象级的优秀作品。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繁荣发展电影事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基层和农村群众共享电影繁荣发展成果。一是统筹城乡布局。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电影资源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顶层设计,规划好远郊区和乡镇影院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电影专资扶持导向作用,落实好多厅影院建设补贴政策,有步骤解决影院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在坚持公益服务基本属性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电影公益放映投资运营。在确保完成公益放映场次基础上,鼓励公益放映与商业放映并联、串联模式,鼓励院线公司和放映队开展商业放映,尝试新的发行放映模式,探索开发二级市场。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去年北京创办“首都艺术影厅联盟”,遴选全市170个影厅加入“人民院线”,采取组织观看、优惠票价、政策扶持等方式为主旋律电影“保驾护航”。应用2K3D流动、智能点播设备深入一线放映,远郊群众在家门口能够欣赏到在线商业新片,极大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电影发展的根本动能,坚持深化改革,优化政策体系,使电影产业成为支撑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布局更合理,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辐射力显著增强。要继续完善“1+N+X”产业政策体系,聚焦全产业链,加快构建高精尖影视业结构;聚焦融合发展,促进京津冀影视业深度协同创新;聚焦联动管理,优化影视业发展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充分运用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示范带动作用,整合电影专资和文投产业基金共同参与创作生产、产业发展,充分调动电影创作主体积极性能动性。要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机制,大力培养发现和使用青年电影人才,为他们搭建实践成长平台,为有突出成绩的人才提供落户绿色通道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实现2035年的电影强国之约,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坚守电影工作的初心与使命、旗帜与方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影视之都”,继续谱写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北京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