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导演论坛在厦门举行,胡玫、万玛才旦、郑大圣、五百、霍猛、崔斯韦、甘剑宇、顾晓刚等导演围绕“个性表达和时代诉求”这一主题,就如何在顺应时代诉求的同时,保持创作的个性表达,凸显自我风格,坚持艺术探索,坚守艺术品质,彰显多元风格等问题展开对谈。
资深导演
坚持自身风格,注重个性表达
胡玫执导的历史文化题材影片《进京城》今年刚刚上映,也获得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多项提名,在论坛现场,胡枚表示已经有很多同类题材影视剧投资方来找自己寻求合作,她现场回溯了她开启历史题材创作之路的历程。
“当年我不希望被简单地贴上‘女性导演’的标签,因此特意选择创作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历史剧,《雍正王朝》大获成功后,就一直有投资方找我拍摄同类题材”,但她同时也表示,希望未来能创作更多“帮助年轻观众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影片。
万玛才旦导演的影片《气球》今年刚刚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他现场分享了创作这部影片的初始灵感,“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大街上闲逛,忽然看到有一个红色气球飘在半空中,就被吸引住了,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这个红气球是非常好的电影素材,开始觉得它能够跟藏地、藏族乃至当下社会产生某种微妙的联系。”
在电影创作之余,万玛才旦表示自己还有“收集素材”的习惯,“如果我有一些素材或题材暂时不适合拍成电影,一般就会先将观察到的素材写成小说,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行改编拍摄。”
郑大圣在电影的选材和创作上有着个人独特的标准。他首先认为,坚持现实主义是电影的基本创作态度,“我们在诚实地面对世界之前,首先得诚实地面对自己”。
但他同时也表示,电影对于现实主义的观照常常只能局限于表象,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创作者会运用一些隐喻,“电影里的现实主义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现实世界,而是要通过镜头语言来表现,但这种美学分寸的把握,很难,也很高级。”
新生力量
坚持创作尝试 同时积累经验
和之前三位资深导演比起来,五百、霍猛、崔斯韦、甘剑宇、顾晓刚5位导演相对年轻,目前面临的问题也集中在资金和行业认可度等方面。
顾晓刚的处女作《春江水暖》将在今年上映,影片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不少影评人点赞,但即使这部影片的投资并不大,为了保证拍摄顺利,顾晓刚还是花了两年时间在“找钱”上,“事实上,为了拍出这部作品,我们经历了各种艰难,面临很多考验,我现在觉得,拍电影,需要坚持再坚持。”
霍猛的经历和顾晓刚类似,在凭借《过昭关》多处获奖之前,也经历过电影亏得一塌糊涂,背一屁股债的日子,他在论坛现场介绍道:“那时,还要不要再拍电影,还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数,但最后还是说服自己坚持了下来,找朋友借钱拍了《过昭关》。”
影片《大·人物》五百的经历更多,他透露,自己最开始都没敢奢望拍院线电影,只是想花30万元拍数字电影,但也找不到投资,后来降格为3万元拍独立电影,再后来他只能转行去拍婚丧嫁娶来维持生活。
虽然过程很不顺利,但也因此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作团队,也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无形中提升了创作水平。
五百对于年轻人的建议是:“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拍电影,进入电影这一行,需要考虑清楚,一旦决定要当导演,一定要慎重选择几个会长期从事电影事业的靠谱投资方。”
影片《铤而走险》的导演甘剑宇也现场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投资者天生会对新人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在各行各业都一样,“就像去医院看病,大家都会优先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一样。”在这种环境下,刚入行的年轻人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雪暴》虽然是崔斯韦的导演处女作,但在这部影片之前,他已经从事了十余年的电影编剧工作,《雪暴》也让崔斯韦改变了之前的一些观点,“未来会更冷静的面对自己、面对艺术,下一部导演的电影作品,一定既要自己喜欢,也能驾驭好,再着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