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18年前,由卢庚戌的一首《一生有你》红遍大江南北,同时也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作之一。
18年后,卢庚戌执导,徐娇、谢彬彬等主演的同名校园爱情片在全国热映。“《一生有你》是一部讲述我自己青春故事的电影,也是我最后一部讲述青春的影片。”卢庚戌告诉记者,他拍摄《一生有你》时没有太大的企图心,只是单纯想表达一点点感受。
陈嘉上让我写自己的故事
在电影中,男主人公曾说现在许多歌曲都改编成电影了。面对到底什么歌曲具备改编成电影的条件,卢庚戌心中有清楚的答案。“不是所有流行过的歌曲都可以改编成电影,这首歌要能够承载一代人的生活经历。”
在卢庚戌看来,正因如此,在他的歌曲中也就是这首《一生有你》有被改编成电影的基础。“校园民谣是一代人在校园的生活经历,所以它天然适合被改编成青春片。”
从一首歌到一部90分钟的电影,这其中,故事是两者转化的关键。于是,早在2014年,卢庚戌就开始写故事、找编剧。
“2014年、2015年,那两年前后写了好几个故事。”最初,卢庚戌想写一个关于歌迷的故事。“我写了一个80后小伙子因为听了《一生有你》,追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之后两人相恋10年的故事。”但此后,卢庚戌却是越来越写不下去。
“我还写了他们出国留学、如何进行10年的爱情长跑……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当时,卢庚戌不断问自己,“这个故事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
卢庚戌告诉记者,上述的这个故事他还坚持了一段时间,还请了专业编剧帮着写剧本,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此之前,已经写了两三个故事,但始终觉得“不对劲儿”。
创作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但资本不是。卢庚戌徘徊不前的那两年,资本认为青春片的窗口期已经一去不复返。
那两年之后,青春片热潮已经过去,之前谈好的投资也没了。于是卢庚戌一边找投资,一边自己投钱。“曾经有人问过我拍《一生有你》是不是想圈钱,我不是圈钱是赔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庚戌遇到了导演陈嘉上。“陈嘉上说他们觉得《一生有你》是个好IP,他们会投资我这部电影。”于是,卢庚戌把之前关于歌迷的故事给陈嘉上看。结果陈嘉上却说“讲讲你自己的故事吧”。
“我就把如何练琴,如何追姑娘等等自己的校园生活讲了一遍。陈嘉上听后说这个故事好,就写你自己的故事。当时陈嘉上说‘导演这一辈子都在拍自己’,这句话我至今记得。”
用悬疑方式讲述爱情故事
卢庚戌回忆说,在拍摄阶段,他拍了不少关于乐队如何成长的镜头,但最终都没有用。“《一生有你》就是一部单纯关于爱情的电影,其中关于音乐、关于梦想,都是辅助。”做到这点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卢庚戌来说其实很难,“看哪都好,剪掉哪都舍不得,但我最后还是决定让影片纯粹一些。”
虽然是爱情片,但卢庚戌并不想循规蹈矩地拍摄,他希望拍摄出一些新意。
“回忆总是最美的。回忆总会美化真实的事情。” 正是根据这句话,卢庚戌用一种带有悬疑色彩的方式讲述一个爱情故事。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青春时期的那段爱情其实呈现出三种结果——男主人公欧洋想象中的样子、实际中的样子,以及从女主人公方瑶角度出发事情的样子。而影片最大框架是,中年欧洋遇到中年的初恋情人本身就是一场梦。
在卢庚戌看来,这个略带悬疑色彩的讲述方式其实是欧洋人到中年时,完成了自己和自己的和解。欧洋想象中的样子是他多年来自己骗自己的结果;实际中的样子则表明他如今可以坦然面对青春时的错过;而从方瑶角度出发的故事,表达了欧洋在多年之后,面对当初的恋情,只需要知道方瑶同样爱着他就够了。
“《一生有你》就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正是有了这些错过,才有了这么多追忆、故事和文艺作品。”卢庚戌说,自己拍摄《一生有你》时没有太大的企图心,只是单纯想表达一点点感受。
做电影比作音乐难多了,但有巨大成就感
《一生有你》并不是音乐人卢庚戌的导演处女作。2014年,他的导演处女作《怒放之青春再见》在国内上映。两部影片的故事都源于卢庚戌自己的经历,都是关于青春、爱情、成长、音乐的故事。
“《怒放之青春再见》更加热血,《一生有你》更加冷静、克制。前一部是拍给男生看的,后一部更适合女性观众,但我更喜欢前者的热血。”
卢庚戌告诉记者,他的青春故事在《怒放之青春再见》和《一生有你》中都讲完了,今后如果还有机会拍电影,他会选择音乐片,会把镜头对准音乐人。“音乐片在国内还是空白。我对音乐领悟比较深,对音乐人非常了解。如果还能为中国电影做点什么的话,这方面是我应该要去做的。”
卢庚戌拍完《一生有你》大病了一场。“拍电影比做音乐难度了。做音乐基本是一个人的事情,但一个剧组几百人,作为导演,我要对作品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对剧组所有人负责、对观众负责,但最后的成就感同样是巨大的。”
面对未来,卢庚戌表示:“我想用电影的方式,通过对音乐人人生的表达反映出人性,如果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变迁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