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动我的青春。”
以三代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的感人事迹为基础创作的现实题材影片《那时风华》已于12月10日全国上映。50余年接力不止,三代人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这样的人间奇迹,正是塞罕坝林场的务林人,凭借勇气和智慧探索,并以青春和心血书写的历史传奇。
影片导演李三林、总编剧田运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大银幕上展现火热的时代、动人的故事和不朽的精神,让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
再现塞罕坝人坚守梦想和初心的动力源泉
电影《那时风华》讲述了以郑百团、唐学燕、苏铁为首的年轻人,怀揣着“沙漠变绿洲、保卫北京城”的伟大理想走上塞罕坝,在那里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热血的故事。
在塞罕坝,这一群年轻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把不毛之地变成了高原绿洲,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更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那时风华》正是取材自这一背景,并且以并行时空的方式,艺术化再现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奋斗历程。
从“老坝上”风餐露宿的创业艰难,到“林二代”默默无闻的坚守奉献,再到“林三代”走出国门的技术外输,不同的时代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年代故事,但三代人接续传承的“塞罕坝精神”,却是他们坚守梦想和初心的共同动力源泉,也是影片立意和主旨所在。
谈到影片的创作初衷,田运章表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田运章认为,塞罕坝人为国家、为民族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值得赞颂,“六女上坝”这样的事迹值得挖掘,于是产生了创作一部电影的想法。
田运章的想法与导演李三林一拍即合,他们来到塞罕坝,采访了当地的老人,并被老人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事迹深深打动。田运章表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沦丧、理想缺失、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情况,《那时风华》所传递的“塞罕坝精神”,可以带给社会一些启迪,这样的精神,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要,将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样需要。
演绎一曲萦绕青春与梦想的动人恋曲
《那时风华》是一个主旋律故事,但是表现手法却不拘一格,处处充盈着细腻和唯美,展现出浪漫主义的气质。影片从青年人的纯真的恋情入手,将他们的肆意张扬、犹豫彷徨和携手相伴一一呈现,使得他们成长历程,正好与他们为之贡献一生的事业相契合,走过低谷,峰回路转,从而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李三林表示,用一部电影的时长展现三代人的命运,如果只写种树,很单调,也不会吸引观众。因此选择了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将精神层面的内容植入到故事中。这些年轻人在塞罕坝精神见证下的相识相知、不离不弃,唱响了一曲萦绕青春与梦想的动人恋曲,也为影片平添了艺术的高度。
“我们希望能够拍摄一部‘三精统一’的作品,但我们首先拍出观赏性,在精彩的故事中雕琢艺术,比如人物刻画等,再把思想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全片我们没有一句口号性的台词,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故事,让观众对塞罕坝人产生油然而生的敬意,感受他们‘平凡中孕育伟大’的动人事迹。”李三林说。
3分钟“狼戏”,零下30度拍了30天
为了呈现最佳观影效果,故事的真实始终是剧组摆在前位的要求。片中故事场景多发生在极端恶劣环境中,有浩瀚非洲的无穷沙漠,也有飞沙走石的大漠荒野,更有冰冻三尺的冰原雪地,为此主创团队为了拍摄也辗转多地取景,制作更是历时两年。
特别是片中有一幕冰原斗狼的场景,不仅有三名演员,冒着极寒天气投入演出,剧组还安排了近10条恶狼进行拍摄,让演员和替身绑上骨头和肉等道具吸引真狼,而摄影师则关在铁笼子里全程捕捉,才呈现出真人与真狼搏斗的真实场景,酣畅淋漓、震撼感官。
李三林表示,这场戏最终的呈现只有三四分钟,但却拍了1个月的时间。拍摄结束后,剧组已经和“狼演员”成了朋友。“当时拍摄环境是零下30多度,道具血浆一撒,半分钟就冻住了。全体演职人员是在用塞罕坝精神拍戏。”
据介绍,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已超过80%,在2017年获得了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奖项——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每年都向北京和天津地区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55万吨氧气,成为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李三林表示,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务林人的坚持,也是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视。《那时风华》不仅讲述了数代塞罕坝人植树造林的真实故事,更以国际化的视野,呈现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环保作出的超凡贡献,对于唤醒观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对环保的共识,也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