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记者采访这天,刚好是导演董玲和他的编剧团队筹备抗疫题材影片的第12天。之所以董玲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天恰好是他们要交出第一份大纲的日子。在这12天中,董玲和团队围绕影片“为何而拍”、“怎么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创作此类题材电影,应该是一贴能治愈人的‘膏药’,而不仅仅是一碗‘心灵鸡汤’。”在董玲看来,不仅是武汉人民,每一个中国人在这次疫情当中都“受了伤”,她希望通过影片展现生命的顽强,让人们更有勇气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以漫谈拓展创作思路
董玲和她的团队是3月1日决定拍摄影片的,“这些天我们(创作团队)每天都要在线上开会,时间通常是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
董玲有个习惯,就是在项目的最初期,团队人员在一个大的主题下漫谈。“这种看似没有目的、天南海北的漫谈,其实很多时候能够拓展所有人的思路。”
“第一天的创作会更像个读诗会。”董玲回忆说,那天大家在线上读了很多自己所喜爱的诗。“其中有古诗,但大部分是毛主席的诗词。我们突然读了到《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的那句‘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大家都觉得‘风卷红旗过大关’的意境和我们要拍的电影非常契合。”就这样,影片主题很快就定下来了。
让人们更有勇气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对于这部影片而言,搞清楚“为何而拍”就像在一线抗疫的人员懂得“为何而战”一样,他体现了主创人员的信仰。
“我觉得,自己的痛不被别人所知是最大的痛。”董玲告诉记者,这次疫情来得出人意料、来得十分猛烈,虽然国家和许许多多中国人尽了最大努力,但很多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还是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和伤痛。
“影片首先要写出武汉人民的痛,甚至是全国人民的伤痛。”在董玲看来,身为电影人,首先要让所有人了解那些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们的痛苦。“我们要通过展示无数在一线奋战的英雄事迹,给这次受伤的人们一个解释和一份温暖。”
光有温暖还远远不够,董玲说,更重要的,她想通过电影,让所有有过伤痛的人了解生命的顽强,可以积极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当人们遇到伤痛时,可能每次都觉得自己这次肯定过不去了,但我想告诉观众,生命是可以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伤痛的,人可以非常坚强。”
“电影是一贴能治愈人的‘膏药’,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让人们更有勇气地面对今后的生活,继续向美好的生活迈进,是我们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
全景式、逆规律、偏感性
在过去的12天中,创作团队除了解决了“为何而战”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战”的问题,也就是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拍?
“我们每天在一起聊了太多的所见、所闻、所感。”董玲他们每天都会谈自己今天被哪些人或事感动,有时候聊着聊着,大家由于太伤心,就都不出声了,稍微缓十多分钟后,才又有人把话题重新接起来。
面对大量的素材,董玲最后下定决心,这次的电影要采用“全景式、逆规律、甚至是不太理性的创作手法”。
“其实,团队一开始是想从局部切入,选择一些典型的‘逆行者’,挑出几位典型的人物。”但最终,董玲决定“能拍多少就拍多少”,要用全景式的方式,展现这场人民的抗疫过程。
而之所以说是“逆规律”,是因为在董玲以前的创作过程中,她向来反对影片中有“片段式”的人物出现,但这次,她希望影片中加入一些“片段式”的人物。“比如很多平凡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在影片中都有呈现,可能只是一两个镜头,此后影片中也没再出现这些人物,但他们的那一句话、一个举动,足以呈现所有中国人的决心和努力。”
董玲说,这样的方式可能显得太感性。“但面对这样的事件,我希望团队和自己这次做到‘别太理性’。如果在这样的大事面前,我们的创作还是‘四平八稳’,可能不足以传达自己的情感。”在她看来,在任何形式、手段前面,要做到的首先是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