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身为导演的哈斯朝鲁看了很多影视作品、查阅了很多资料和书籍。他表示,利用这段在家的时间,思考了自己今后要拍摄什么样的作品,如何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哈斯朝鲁表示,疫情期间确实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也有很多人蠢蠢欲动,想要创作相关题材的影片。这是一件好事,但也要警醒。“如果大家一起冲向同一题材,容易产生同质化的作品。而且这类题材看似素材非常丰富,但创作难度很高。”
他认为,这类影片不仅仅是反映抗击疫情,还要写出疫情背后的人情、人性。“可挖掘的东西很多,但要找好切入的角度。而不是泛泛地呈现表面的感动,这样的作品容易流于表面,无法深入人心。”
目前,哈斯朝鲁还没有去创作抗击疫情题材影片的打算。“这段时间,我更多思考的是未来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反映出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我不断地去观察和收集各行各业的人物,以及发生的故事。”在他看来,关于疫情题材的影片要的是精品,有几部就足够了。未来的电影市场更需要百花齐放。
哈斯朝鲁认为,中国的电影观众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以及经过像疫情这样的灾难之后,审美水平会越来越高,也更能静下心来欣赏一些“走心”的作品。“观众逐渐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影片,想看什么影片,因此今后会有更多的题材类型被市场接受,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成熟的表现。”
同时他也提到近年来在市场中热度很高的现实题材影片。“其实,艺术电影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关键是如何结合。纯粹的艺术片在任何市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小众的。好的电影是在商业的框架下,填充了艺术的、人性化的内容。这样才能创作出被大众接受的现实题材影片。今后,‘爆米花电影’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有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商业片会越来越多,也将是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