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产业发展,立足浙江“三个地”的政治优势,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推动全省电影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总体上看,浙江省电影工作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产量高。近年来,浙江省电影创作生产势头强劲,连续四年电影生产创作实现翻倍式增长。2019年在浙江省备案影片有123部,制作完成片93部。二是市场大。全省城市影院754家,银幕数5194块,座位数65.6万个。票房收入每年以10%增速递增,2019年全省票房收入50.12亿元,居全国第三。三是集聚强。充分发挥横店影视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内部结构,完善全产业链布局,补齐创意策划、后期制作等短板,基本形成了创作、拍摄、后期制作、交易、衍生品制作等全产业链格局。目前,全省影视制作机构近3000家,国家级影视基地2个,其他各类影视基地20多个,影视文化上市公司26家。四是服务优。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广农村电影放映公示栏制度,按需订片,把择片权交给观众。2019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满意度达93.12%。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具体来讲,浙江电影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法:
1 坚持内容为本,聚力推进电影作品生产
一是发挥“三个地”优势深挖题材资源。浙江拥有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三个地”的政治资源优势,拥有“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中华文化的历史资源优势,拥有文化名人荟萃、名家辈出的人文资源优势,拥有“最多跑一次”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等浙江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实践资源优势,这些都为浙江电影创作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素材。坚持每年组织开展题材对接会、编剧高峰论坛、影视编剧塘栖雅集,常态举办创作交流活动,深挖题材内涵、讲好中国故事,阐释浙江精神、展示浙江形象。
二是坚持创作导向抓好题材规划。成立影视精品创作领导小组,把握全省电影创作导向,编制创作规划,协调推进重大题材、重要项目创作进展。近年来,重点规划了革命历史题材、反映当下火热生活的现实题材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题材创作选题和创作项目。推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系列、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系列、传统文化名人电影创作系列等三个创作系列,增强电影创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
三是遵循艺术规律提升创作质量。尊重艺术家的创造,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积极整合优质资源,精心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专业机构,深入开掘题材内涵,采取作品研讨会、集体改稿会、剧本论证会等形式,加强对电影创作重大选题、重点项目、重点作品研讨论证,努力提高精品创作质量和水平。创作推出了《老师·好》、《春天的马拉松》、《我在原地等你》等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塑造英模形象,讴歌社会正能量的电影佳作。
四是加大精品创作扶持。在前些年精品扶持基础上,修订了奖励扶持办法,谋划筹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首期拟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拿出电影专资3000万元扶持电影精品创作生产。
2 强化目标引领,聚力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部署推进文化浙江建设,聚力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将影视产业发展纳入到推进文化建设“三大体系”、“八项工程”和“十大计划”之中,融入到推进“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的目标之中,与文化领域其他工作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推动全省影视创作生产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影视市场资源配置由国内为主向统筹国内国际转变,影视产业价值链拓展从低端向高端转变,提升影视产业的质量和能级。
二是发挥政策引领。完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法规,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性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影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打造影视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以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影视文化产业基地、艺术创作产业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之江文化产业带。扶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积极推进22个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6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50个文化创意街区以及一批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搭建全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3 突出横店龙头带动,聚力提升影视产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
一是做大龙头。在大量调研基础上,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同意设立横店影视产业集聚区,推动横店产业发展提升。横店影视产业基地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建立起从剧本创作到拍摄、从后期制作到完片发行交易的完整产业链配套服务,降低生产制作和管理成本,形成了集聚优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产业链最完善的影视产业基地。目前,集聚区已建成大型景观30个和大型摄影棚100座,吸引了博纳影业、新丽传媒、华谊兄弟、花儿影视等1300多家国内著名影视企业和700多家工作室入驻产业园区。
二是做优特色。在以横店影视基地为龙头的辐射带动下,宁波象山、湖州等影视基地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影视投资、制作、发行、交易等全环节的工业化平台体系,紧紧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专、精、特、新”影视基地服务平台。宁波象山影视基地被评为全国海洋文化示范区基地和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湖州影视基地评为省级旅游休闲集聚区。
三是做强整体。延伸产业链,放大发展溢出效应,积极推广以影视文化产业为龙头,以旅游、休闲、餐饮等为延伸产业的“1+N”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影视产业重点县(市、区)、影视类特色小镇、重点影视产业园区、影视创意街区建设,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展工作格局,提高全省整体水平。
4 注重规范提升,聚力推动影视产业链健康发展
一是优化服务。一方面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积极作用,深化全省文化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施“网上办、掌上办”,将原来涉及电影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20母项、37子项,进行颗粒度细化拆分,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99%实行了“零次跑”,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帮难解困。电影职能划转至省委宣传部后,第一时间以“三服务”等形式,深入创作生产一线,为影视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加强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按照“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原则,将电影工作的13项权力清单公布上网,理清事项清单,明确工作职责,打破地域壁垒,打通数据屏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2019年,共筛选全省350家影院进行票务系统巡检,及时约谈了55家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影院,强化规范经营秩序。
三是加强督查。认真组织开展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专项治理,督办追交偷逃税款入库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有力促进电影业健康发展。
5 加强扶持保障,聚力强化政策人才支撑
一是积极培养影视高端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院校育人聚才作用,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以及横店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省财政每年专项列支,与海外重点院校开展定期双向交流,选派影视专业人才参加轮训,重点培养高端复合型影视专业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目前,已选派培养六批次120余人。
二是着力培养青年电影人才。举办以培养青年电影创作人才为重点的浙江青年国际电影周,通过文化宣传、内容渗透、品牌影响、市场运作、活动展示等载体推进青年电影人才集聚,为电影产业发展积蓄力量。深入实施以青年电影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新光”计划,通过组织研讨、创作资助等形式,加大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以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为内容的电影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养青年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积极做好“横漂”引进和服务管理工作。2016年,省委宣传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扶持“横漂”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从职称晋升通道、生活待遇保障、人才队伍培养等10个方面扶持“横漂”发展,加强了“横漂”队伍建设,形成良性业态循环。目前,在浙江注册登记的“横漂”已有7.8万人。
四是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制定实施全省影视产业人才规划,将影视产业人才培养纳入到“省特级专家”、“千人计划”和“151人才工程”人才库,组织实施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建立省级文艺荣誉制度,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规定表彰奖励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文艺人才。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联系文化名家制度。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影视企业采取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激励人才,提高影视生产创作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看,浙江省近年来电影产业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改革的力度是有目共睹的,改革的成效也十分明显,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浙江重点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三个地”最大优势,挖掘“三个地”最大资源,把“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作为创作导向,把打造主旋律、正能量电影精品作为主攻方向,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守正创新、勇担使命,努力用电影艺术弘扬中国精神、浙江精神,唱响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创造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主旋律。
一是聚焦“三个地”资源开展精品创作。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这是浙江独一无二的最大政治资源,也是浙江电影工作独一无二的最大创作资源。我们将聚焦“三个地”资源优势,组织省内外、国内外优秀文艺工作者、电影工作者深入浙江改革创新前沿、基层火热实践,精心设计创作选题、故事题材,开展原创化创作,提高电影精品可持续供给能力。制定电影剧本创作专项扶持计划,大力扶持文学、剧本等基础性环节的创作,不断加强电影原创能力建设。
二是着力弘扬正能量打造主旋律精品。2019年国庆档几部热映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以及电视剧《外交风云》等,均为主旋律、正能量作品,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践证明,国产主旋律电影只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就会深受观众喜爱、市场欢迎。主旋律电影同样也能带来“大流量”、高票房。要把主旋律、正能量作品作为电影创作的重心与重点,围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梦实践等主题,精心设计选题,精心组织创作,用电影艺术弘扬中国精神,筑牢爱国主义深厚情怀。
三是发挥改革效应提高组织化程度。电影工作职能并入宣传部,为加快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要进一步发挥机构改革效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中长期创作规划,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分门别类做好专项设计,积累优秀选题,形成“策划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重点抓好《一个人的名字》、《信仰的味道》、《授勋1955》、《美丽海霞》等重点作品创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健全科学决策、项目管理、宣传推介、评估评价等组织创作机制,对重大主题、重大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给予强力推动。
四是发扬工匠精神提高讲故事能力。电影创作属于精神劳动,最需要工匠精神。国庆档几部主旋律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讲述小人物、小故事,展示大时代、大情怀,契合了中国人的主流审美需求。同时,电影创作属于创意艺术,最需要发扬“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电影工作者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积极的创作态度去挖掘生活中的温情的、感人的、向上向善的故事和人物,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电影,不断推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作者为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