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版)
◎ 为人民抒写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电影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的新主流电影创作极大拓展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题材类型,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商业类型片、艺术片、纪录片创作,则将全景式的镜头对准了中华大地上每一个生命个体,从平民英雄到都市女性,从青春少年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国电影人物的银幕画廊因此得以更加丰富。借由有血有肉的中国英雄和普通人形象,中国电影类型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科幻、动画、纪录等小众电影题材类型也迅速孵化出头部作品,不断刺破市场天花板、充实主流电影类型。
商业类型片和中国式“超级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饱满的创作激情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题材影片,从《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到《詹天佑》、《首席执行官》、《张思德》、《沉默的远山》、《郑培民》、《任长霞》,再到《沂蒙六姐妹》、《大河》、《袁隆平》、《铁人》、《我的左手》、《潘作良》、《邓稼先》、《香巴拉信使》,以及《飞天》、《杨善洲》、《秋之白华》、《郭明义》、《钱学森》……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持既往英模题材创作特色的同时,电影人积极探索全新的电影语言和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各种商业类型片元素,努力尝试主流价值与观众审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通过一系列商业类型片完成了中国式“平民英雄”和“超级英雄”的塑造。
中国式超级英雄的诞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并以一系列军事动作片的创作突破和市场突围为标志。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战狼Ⅱ》塑造了以“大国崛起”背景下中国式“超级英雄”的符号,体现了代表正义的国家使命和“站起来”的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2015年电影《战狼》横空出世,以5.45亿的票房成绩开启了军事动作片的创作的新思路,影片在叙事上追求极致的美学风格,将大爱与大恨、大善与大恶、大美与大丑推向极致。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类型化的电影语言,主人公除恶务尽的英雄气概与英雄形象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战狼”系列的基础上,《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通过强化香港动作片、特工片的类型经验,调和了极致化的美学追求,同时注入深厚的家国情怀。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从缉毒警方新武为女友报仇长期潜伏金三角展开叙事,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海外撤侨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军事动作片的规模生产直接催生并丰富了中国式超级英雄形象。
军事动作片的集体突围催生并丰富了中国的“超级英雄”形象,以《流浪地球》、《中国机长》为代表的科幻片、灾难片的头部作品的问世,在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中进一步完善了“平民英雄”形象的塑造。电影《流浪地球》用高科技视听手段创造奇观效应,讲述人类故事,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旨,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一家,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的梦想;《中国机长》中,机长刘长健临危不乱,以专业化的应对履行了带旅客平安回家的承诺……与以往英模题材影片创作不同,上述作品中的“平民英雄”跳出“好人蒙难”的叙事模式,呈现高超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立体的人物性格,通过危难时刻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乐观、开放、有能力、敢担当的中国英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超级英雄”、“平民英雄”形象的塑造,根植于鲜活生动的生活经验,立足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展示,实现了奇观场面和英雄叙事,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有机统一。中国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是中国电影工业的胜利,也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成功。借助这些电影形象的传播,有效实现了人类价值的中国表达,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春片和青少年群体形象塑造
从电影产量、市场影响力、社会话题性等多个方面考量,青春片都是最近8年电影市场最受欢迎的影片类型。分析青春片兴起的原因,从类型迭代轮值的角度,2012年开始在市场上展露头角的青春片可以看作对中国式古装大片的反向操作。相比古装大片,现实题材的青春片市场风险相对较低,在创作、制作层面更具灵活性,主流观影群体的年轻化也让青春片的创作更加有的放矢。
2012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打开了中国青春片电影的市场。从2013年开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系列、《等风来》、《青春派》、《同桌的你》、《何以笙箫默》、《我的少女时代》、《匆匆那年》、《左耳》、《谁的青春不迷茫》、《闪光少女》、《嘉年华》、《七月与安生》、《悲伤逆流成河》、《狗十三》、《大约在冬季》、《一生有你》、《少年的你》等多部青春片规模上映。以2018年的《悲伤逆流成河》为标志,这一时期的青春片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追求唯美的影像风格,聚集一代人的伤痛体验和青春缅怀,以青春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学霸”、“学渣”、“校花”、“校草”成为青春片的主流人物形象;后一阶段的青春片风格更趋于写实,创作视野也更加广阔,深入探讨了校园霸凌、未成年人性侵等社会性话题,对青少年群体的展示也更加丰富、立体。值得一提的是,《嘉年华》、《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影片的上映,迅速引发了关于“未成年人性侵”、“校园霸凌”等话题的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关注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民族电影和少数民族形象塑造
一般认为,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由少数民族创作者创作的内视角作品和汉族主创创作的外视角作品。近年来,两个类型的创作都有头部作品问世,2017年上映、由张杨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讲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10个普通藏民和一个孕妇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2018年上映,杨瑾导演的电影《片警宝音》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副所长宝音德力格尔为原型,采用纪实手法讲述了基层民警宝音的故事。
万玛才旦、松太加、拉华加等藏族导演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创作基础上,成功推出了《塔洛》、《阿拉姜色》、《撞死一只羊》、《扎旺的雨靴》、《拉姆与嘎贝》、《气球》等藏族题材电影;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远去的牧歌》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中,讲述了哈萨克族牧民从游牧走向定居的生活转型;《你美丽了我的人生》以歌舞片、青春的形式呈现新疆青年人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这些电影,成功塑造了朝圣者、牧羊人、片警、普通藏民等银幕形象,以纪实美学的手法跳出了对少数民族风情习俗的奇观展示,探讨了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生存现实以及亲情、伦理等各民族共同关注的话题。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