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在今天是一个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城市文明的多元化文化成长世界。在中国完成这一次历史性的文明转换当中,电影院的大众传播属性正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的讨论应该从最底线说起,在这之前电影院无需谈得如此宏观。我们在电影院里看一部新片自然是非常愉悦的,然而今天也可以在网络视频上看到而且会看到更多,只是在网络视频上的是否就是电影也许还可以争议,正如在邮票上阅读一枚珍藏邮票的时候,我们更渴望在一家美术馆的大幅墙上欣赏(真正的油画)。
所谓能够在网络视频上看到一部部“新片”在技术逻辑和艺术形式上均可以存疑。曾几何时我们引进过一部环境纪录大片《海洋》,当然还有很多影片可以依次举例,但可以确定没有大银幕就没有《海洋》和“海洋”。所有电影的元素还原都离不开大银幕,电影院就是放映机和银幕的合成。
所以在网络上看“电影”不是具备真值的命题。在这次疫情之后,电影院是必定会回来的。
我们在电影院享受的时光中最弥足珍贵的还是社交。大银幕上的故事、明星、技术等等元素,包括当今的冷气空调、舒适座椅、环绕音响都是某种文化与文明的提升,但在人际关系上的文明提升则是你身边城市气场的真实呈现,前面的所有观影环境都会指向这样一种召唤人们社交的气场,而这是昨天电影院的“原教旨”在今天重新焕发出的时代魅力。
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理性和感性两种。期间还有一种“知性”,它似乎专注于个体,既不引发争议,也不故步自封,人在文字阅读场合会发现知性是一种慎独的武器。那么我们回到理性和感性上来。电影院和电影的选择关系着社交,说的正是人们理性和感性的交融和传递。
一部影片的话题之所以在世界上传播与争论,就是某种理性的张扬。而人次与票房是不能忽略的,它们更多属于感性,很少属于理性。社交的气场来自于两者的交汇,这是真命题。
社交文化是城市文明的必然产物,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不同的是它不可能依赖一个宗族的祠堂,但是可以依靠一点点“圈”起来的社交。“朋友圈”的“圈”就是社交的意思,中国当代史的神奇之处便是这个社交的平台是在中国迈入商业化的城市文明时刻,互联网给予中国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使得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市场。
这个市场首先不是消费,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人们是由于信用才彼此交出了自己的部分隐私,而愿意融合到整个“圈”当中,而在这个社交应用场景之中找到自己立足之地的。这个立足之地就是城市和它的职场、人际关系、互信和信托。
中国得以快速地发展,超出了很多事先设计的人们的意料之外。其中最大的改变是意识形态的改变,它还并非是表面的文化与政治的形态,而是在人们的“意识”中,在一种不由自主的信息接收和编码以及加工,再传输与汇成话题当中。
不是每一个人的“意识”都是相同的,而是很不相同的。但是很多人的意识又是会走到一起的,即使如此他们也是不由自主的。意识层面的大规模分化在现实社会当中比比皆是,但是,我们还远远没有认知这是非主观意志的理性的产物,更多时候它是人的行为与脑神经之间的必然关系,而行为是受到脑神经的指挥、脑神经是行为信号的刺激,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经历了编程,而这套“编程”不同的人算法也是不同的。
这里没有理性,没有知性,而更多的是感性。但这如果只能唯一去寻找解释的理由,因为掌握“感性”并不足以帮助我们了解脑神经反应的真正奥秘。
当代电影和音响设备在技术层面上的改进与提升,让我们普通人都发现到了一个脑神经反应的事实,即人的视觉与听觉,或者还有别的感知,有出现在感官上的反应,也有出现在大脑之中的反应,后者往往出现在信号穿越过一般感知状态的时候,人会意识到这种视听冲击是不同凡响的。
“凡”就是通常我们的感知,即是感官的功能性反应。而“不同”则在于除了感官的功能之外,大脑神经中更直接地刺激反应出现了“一级响应”或者称之为感知的“二阶模式”。
大概这很接近于时下在讨论计算机算法时的“深度学习”。这个深度的认知由于穿越过了“凡知”而被人们权且认定属于技术手段,如此在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就闯出了一片高维的天地,一片在技术维度上建立的共同价值。
当代文明的社交有很多“不同凡响”的区域,而技术层面的共同价值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个领域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核心的启发也许就在于只要借助技术的优势,只要更加深入到意识的脑神经网络当中,我们都会发现更多的社交话题。
当然,只要是意识中的问题,都会与人们的行为相关,而当代生活人最大的行为追求是什么?是更多的人际关系认证,这就是社交。电影今天的属性在社交上的凸显,也是因为电影与社会生活当中的很多的不同凡响勾兑了,电影院传递着的信息、信号和带来的刺激之所以被称之为“不同凡响”,正是因为它的题材、故事、人物、技术参数、互联网时代精神都纷纷突破着传统的认知,而使得人们更加变得宽容和进入到超越普通感知的更深的神经领域。
我们只要举出一些这些年很少有争议的电影就足以发现,时代的特征出现在用什么意识手段把握当今的世界。这些电影是《阿凡达》、《冰雪奇缘2》、《地心引力》、《速度与激情7》、《小偷家族》、《寻梦环游记》、《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芳华》等等。
电影在当代的成功不在于一般而言的现实主义,而在于挖掘到了人们神经深处被震撼到的新认知,其中包括关于人性,也许这很值得另外的文章细谈。人性的认知同样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的层面,另一个是神经中枢的层面,即你无法判断是否认同影片的结论,但是影片就是最强烈地刺激到了你对于人性的认知,譬如《小偷家族》,这才是电影的魅力。
电影院的整个环境才能使得影片产生出这样的信息刺激,这是毋容置疑的。读一部电影的剧本,甚或在视频上看一部影片,与在电影院里感受到的不一样,就在于它是神经上被刺激还是仅仅在感官上被刺激。
我们甚至会发现在社交关系中讨论影片的话题时,看过电影院的和只是看过网络视频的,彼此的感知真的不一样。
神经心理学确认人的脑皮层当中,环境可以激活细胞,并且必然激活细胞,而被激活的细胞帮助人的认知重新确认自己的定位,也就是确认出自身原本并不认知的应该有的角度和立场,包括审美和人性的信息。
如果这样挖掘会令有的人认为社交很难沟通了,因为每一个人的信号刺激会不一样。认知心理学的探索会告诉恰恰相反,大脑的神经深处人们反而会高度一致。我做过一个实验,一段用8G制造出来的音乐不但完全做到了穿越“凡响”,而且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认同它刺激出的反应确实不在耳膜而在脑神经。
感知是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的,这就是电影院必须是电影院的缘由。21世纪是地球上的人类神经反应潜能会被最大释放的世纪,对于电影院而言,其所带来的期盼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说自己是“电影院原教旨主义者”,不是因为人生的回忆而浸染了岁月的激情,而是因为知道了原来人类的神经系统就是一个隐秘而纯然自由的世界,它今天正在回归我们的认知,而在纷纭复杂的社交生活中,它会从电影院里带引出没有争议的共同认知。
城市文明自古有之,只是中国在2010年之前还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大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中国的城市(城镇)人口超过国家总人口50%只是十年前的事情。这是需要记录在案的,因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伟大文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的里程碑。这个质的变化在文化上的革命便是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社交文化。
这个社交文化有着种种理性的支持,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明白,正是电影院提供给了我们新的社交文化的可能,它是植根于人的大脑神经网络之中的不由自主的底层语法。当着电影发出的那种超越过寻常感官与理性认知的信息时,当着我们的神经系统发生了不由自主的震撼和刺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