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影人荐片邀请到了青年编剧卜维(代表作《天·火》、《冰河追凶》)和青年导演许磊(代表作《天上的孩子》、《青玉》),他们从各自的观影旨趣出发,为大家推荐了6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上车走吧》、《穆斯林的葬礼》、《撞车》、《利刃出鞘》、《隐形人》、《王国》。
在访谈中,卜维提出“创作要体现时代性”,他摸索出的五条商业电影票房成功法则也非常值得关注。许磊导演则在一部部作品的积累中感受到“创作品质的提升不仅来自于视听语言,更取决于创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
编剧卜维荐片:
《上车走吧》《穆斯林的葬礼》
创作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编剧卜维从创作的时代性角度出发,为大家推荐了两部国产影片,分别是《上车走吧》和《穆斯林的葬礼》。
▶ 《上车走吧》
影片讲的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呈现了特别早期的“北漂”生活。两个农村青年到北京打工,他们承包了一辆小巴在当时北京特别有名的一条线路跑运输,全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世纪之交,北京发展很迅速,吸引了全国大量流动人口来实现他们的梦想、见识心中的大城市,但真正到了这里却发现一切都与他们想象的不同,于是只能互相鼓励。影片中他们对爱情的追求也不断受挫,他们一直在抗争和妥协。最终,两个好朋友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一个回到家乡,一个继续留在北京。整个影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时代比喻。很多时候,电影创作者需要创作一个寓言性的故事,需要非常准确地捕捉到那个时代的特性。
我们现在回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和它传递的一些价值有些过时,但是当你回想那个时代,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对整个社会的把握非常准确、非常敏感。它的启发意义不在于镜头语言或是故事,它的价值更多在于对时代性的把握和讲述。如何精准捕捉一个具有现代性的时代寓言,是我从这部电影里得到的一些启发。
创作者怎么把你所处的时代进行非常浓缩的凝练,然后把它运用到一个虚构的故事当中,体现你想要体现的时代性并做出一个时代性的寓言,这是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
▶ 《穆斯林的葬礼》
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小说,我想推荐它的原因还是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影片讲述的是解放前一个穆斯林小男孩,当学徒学做玉器,手艺慢慢精准之后,跟他师父和整个京城玉器行之间的一些情感瓜葛。战争来临、解放之后,他的个人追求和他的传统价值观在大时代下必须做出妥协和退让。
影片男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他认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对玉器手艺精益求精的追求,都非常具有中国的传统价值,可是他对爱情和家庭的追求又受制于这种传统价值。影片非常具有时代性,主人公所对抗的假恶丑实际上是来自于社会道德、婚姻观念、政治变迁所造成的压力,于是那种传统价值与个人追求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迫,他在不断进行自我抗争。从这个角度来说,片中的人物也非常具有时代性。也就是说在小说诞生的年代,作者也做了一个时代的比喻,即我们背负着很多传统价值和传统意义,但在新的时代变迁下,我们究竟是选择妥协,还是抗争出一条个性化的道路。这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性比喻和社会性话题。
通过看两个不同时代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在创作当中,创作者需要非常敏锐地抓住时代性。所谓的时代性其实就是一个现代性的比喻,就是任何当下的人都是当时人物和当时社会关系的一种比喻。
我推荐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们至少让我看到了时代性的重要性。回顾以前在重要的时代节点当中的一些反映时代性的作品,能够提醒我,在此时此刻和未来的创作中,一定要深刻把握住这种时代性、现代性,进而做出一个无愧于当时代的比喻和解释。
◎ 卜维:创作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十余年的海外留学经历,让卜维在创作中具有国际观瞻、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传达,对于“时代性表达”更有着他独特的追求。“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价值融合和冲撞的阶段,这是我们的时代性。我要以我的方式传达中国价值。这种价值不限于某种类型,而是你表达的一种政治观点、民族形象。在国与国的文化博弈中,我们需要融入博弈、体现自己的声音。”在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是卜维传达价值观的方式,他将电影创作过程称之为“写寓言故事的过程”。
从一部电影的构思到上映,中间可能经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一旦创作者对时代性的把握产生偏差,那么影片上映后则将面临过时的风险。“创作者一定要高瞻远瞩,作品要能够适应时代和未来跨度,要涵盖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比喻,囊括着对未来的预测。”卜维认为,唯有寓言故事能够适用于任何时代,能够抓住人性和事物的本质,“好作品一定要有预判性,它是抓住人性本质的一些预判和寓言,是一种非常准确的、具有时代性和未来观瞻的比喻。”
日常生活中,《我爱我家》和《诺丁山》是卜维家点播频率最高的两部影视作品。它们带来的熟悉感和陪伴感让卜维觉得安心,“这些内容我们太熟悉了,有时候只是作为背景音放着,就能给人带来一种陪伴感”。
电影的陪伴感背后,是作品的工匠品质,是类型的原始魅力,也是卜维追求的职业态度,“这两部作品都没有特别强烈的作者风格,一个情景喜剧、一个爱情片,都是非常典型的类型产品,那些隐藏自己锋芒、不占据观众生活中心的创作者是我推崇的影视创作者,我欣赏他们的职业态度。”
在卜维的职业道路上,清晰明了的类型是他一贯的创作特点。无论是悬疑犯罪影片《冰河追凶》还是灾难片《天·火》,都有着非常规范的类型架构。卜维对类型创作的偏爱或许就像他对海明威作品的喜爱一样,因为二者都“简单、直接、不废话”,同时也都“精炼准确”。
“好故事不等于成功的商业电影”,卜维总结出了商业电影卖座的五大要素,他将之称为“商业电影票房成功荣荣耀峡谷之5连杀”。“符合这五个口诀的所有商业片一定会获得商业成功,无一例外。”卜维说。
第一点,要具备全世界所有人都不曾看到过的视觉体验,不一定非得是视效,也包括特殊的情节、特别的矛盾。
第二点,全世界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性共通的情感关怀和情感体验。
第三点,推动故事的真正内核是假恶丑,假恶丑越真实电影才会越真实,电影的深度也取决于假恶丑的深度。美和丑是共生的“双生花”,让主人公克服什么样的人间丑陋,才会体验到什么样的人间大爱。
第四点,现代性。影片中的现代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现代性就是指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现代性一定是当时代的,是有未来观瞻的,是一个比喻性的寓言式的故事。
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点点运气。前面四个条件可以都不满足,一部电影最终可能也获得了成功,靠的就是这一点点运气,这也就是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追求“商业电影票房成功荣荣耀峡谷之5连杀”的过程中,卜维恪守职业编剧的职责,按照委托方要求,在限定主要人物的性别、数量,以及主要情节点和时间点走向的前提下进行类型化、技术性的创作,“提供对方想要的情节和可能性,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在商业类型片的世界里,卜维将编剧比喻为“职业杀手”,谈论杀手的地位没有意义,杀手更应该在意的是如何依靠自身职业技能为雇主完成任务,“如果委托方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一场从火山点开车下山的逃跑戏,那编剧要做的就是提供合情合理、紧张刺激且在预算内的方案。”
面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提高编剧地位”的呼声,卜维显得非常冷静,“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编剧的地位和剧本的价格”,卜维奉劝初出茅庐、鲜有人问津的新编剧提升自身价值、改变供求关系,“年轻编剧要想改变自己的话语权,就得用心改变供求关系,当市场对编剧的需求变大,编剧话语权自然随之提升。”与此同时,认知到“电影本身是一场多人合作的接力赛”对于编剧来说也非常重要。
在卜维的创作经验中,电影的工业化本质决定了它需要多人、多部门的合作最终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编剧应该尽力融入其中,“成为大家的共犯”,“电影创作中需要各个部门合作、碰撞、博弈和妥协,我愿意成为大家的‘共犯’,与大家一道参与其中,共同登上‘黑珍珠号’去寻找传说中的宝藏。”
(下转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