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版)
◎ 类型创新和品牌塑造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喜剧电影,在继承以往喜剧电影创作传统的同时,创作者的类型意识不断强化,类型策略不断升级,全面对接观众不断升级的审美需求。喜剧电影在以往轻喜剧、市民喜剧、黑色幽默等亚类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类型创新,喜剧作为一种类型元素,开始全面对接各个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复合类型喜剧,类型密度大幅提高的同时,复合喜剧也兼顾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
都市喜剧
这里的都市喜剧电影主要包括爱情喜剧和社会话题喜剧两大类。“爱情+喜剧”是喜剧电影的经典“配方”,《全城热恋》、《假装情侣》、《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我愿意》、《分手大师》、《我的早更女友》、《撒娇女人最好命》、《陆垚知马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从爱情喜剧的市场表现看,由于贴合了主流观影人群的审美诉求,爱情喜剧几乎每年都有“爆款”问世。“前任”系列围绕“前任”这一情侣间的小隐秘做文章,迅速形成自身品牌;《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等作品独辟蹊径,聚焦爱情中的“病态”反应,紧贴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在喜剧人物设计方面大胆突破,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感受和情感共鸣;《闪光少女》、《陆垚知马俐》等作品则叠加了青春、爱情、喜剧等多个类型元素,展现从青春到成年的不同爱情阶段。从中不难看出,对当下都市情感生活的积极观照和快速回应是爱情喜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爱情与喜剧叠加带来的积极市场反馈也带动了其他都市题材的喜剧电影创作。《我不是药神》、《宠爱》、《李茶的姑妈》、《受益人》等影片从医疗、宠物、遗产继承、保险理赔等维度观照都市生活,引入全新的创作元素,进一步丰富了都市题材喜剧电影创作。
奇幻喜剧
奇幻喜剧致力于利用奇幻元素,突破传统线性叙事的时空观念,建立一个假定性的戏剧情境,帮助主人公实现极致的生命体验,进而完成对自我和当下的反思。相比其他喜剧类型,奇幻喜剧的故事张力主要源自假定性的戏剧情境,在天马行空的戏剧情景设计和大银幕上的奇观展示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从近年来的创作实践看,奇幻喜剧创作包括时空穿越和还原神话时空两种创作方向。前者以《重返20岁》、《超时空同居》、《快把我哥带走》、《28岁未成年》等影片为代表,通过时空穿越,帮助主人公完成全新的爱情、亲情体验,进而实现全新的自我价值认同。后者包括《西游降魔篇》、《神探蒲松龄》等作品,尝试通过对经典IP的另类讲述完成全新文化语境下的经典激活。
舞台喜剧
这里的舞台喜剧指是以相声、话剧等舞台表演为基础跨界而来的喜剧电影,主要包括“开心麻花”和“德云社”两股力量。2015年,开心麻花凭借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随后以每年至少一部的速度连续推出《驴得水》、《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半个喜剧》。
从商业模式看,开心麻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跨媒介生产,即通过在话剧舞台上多年积累的故事资源和观众基础反哺电影创作。这种建立在长年舞台演出基础上的故事经验和表演演练,有效克服了单一品牌“有爆款、无规模”的发展瓶颈,为喜剧电影的可持续生产奠定了基础。
从喜剧电影的构成要件看,话剧在台词、人物塑造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支撑电影内容。与此同时,话剧和电影作为两种艺术形式,对生活的还原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如《李茶的姑妈》中“异装”的核心创意放大到大银幕上难免违和,因此如何甄选适合电影表现的故事,综合利用电影化手段实现从“话剧舞台”到电影银幕的飞跃是麻花喜剧创作之初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种跨界生存策略,德云社比开心麻花更早“触电”大银幕。除2017年推出的《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之外,德云社成员还先后参与了《车在囧途》、《疯岳撬佳人》、《大闹天竺》、《祖宗十九代》、《老师·好》等多部喜剧电影创作,其中以2019年上映的《老师·好》最为市场认可。分析《老师·好》的经验一定程度上能管窥“德云系”喜剧创作的得失。相比话剧,相声跨界电影的优势在于语言包袱和艺人的知名度。劣势在于缺乏完整的故事基础,容易陷入“有句无章”的创作困境。《老师·好》的创作并没有跳出缺乏完整故事的局限,但人物的个人经历和人物与角色的高契合度有效弥补了这一短板,于谦塑造的教师苗宛秋生动诠释了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小坚持,“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的人物内心写照有效激发了观众对人物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通过演员和角色的高契合度弥补故事和表演上的短板,避免对品牌过度消费或是相声跨界电影的核心要义。
公路喜剧
产业化以来的公路喜剧以2010年的《人在囧途》为肇始,2012年徐峥和王宝强联手创作的电影《泰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囧”喜剧、公路喜剧随之升格成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喜剧电影系列。2015年,徐峥、包贝尔合作了电影《港囧》,2020年春节徐峥新作《囧妈》通过视频网站上映,为“囧”系列喜剧创作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分析“囧”系列公路喜剧成功的元素,根植于对当下生活的细致发掘和巧妙呈现,通过公路片的结构串联有代表性的喜剧人物,特别是其在极端状态下的反应,触发笑点和主题。从已有的四部作品看,虽然票房一路走高,但系列作品的口碑难免差强人意。《人在囧途》和《泰囧》的特色之一在于塑造了“一智一愚”的CP组合,主要人物的强反差构成了故事强大的内在张力和广泛的代表性,极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港囧》和《囧妈》则将叙事视角收缩到家庭内部,尝试建立“姐夫-小舅子”、“母子”式的喜剧人物组合。从电影的呈现效果看,“家人”式的喜剧人物建构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物的反差、也不利于夸张、极致的喜剧化表演,从“路人”到“家人”CP设计或者是“囧”系列公路喜剧陷入瓶颈的原因之一。
探案喜剧
刑侦、探案类电影在香港有比较丰富的创作实践,国内市场近年也有《不二神探》、《暴走神探》、《“大”人物》等探案喜剧出现。2015年《唐人街探案》的出现将探案喜剧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方面影片将戏剧空间建立在“唐人街”这一标识度极高的中国空间,同时借助秦风、唐仁两个反差极高的角色编织高密度的探案故事。
作为探案喜剧的全新创作实践,“唐探”系列跳出了中小成本喜剧的创作窠臼,在类型、题材突围的同时,实现了中国本土喜剧的系列化生产和工业化升级。“唐探”宇宙的渐成规模也为喜剧电影的IP开发和跨界融合提供了全新的经验。
IP改编喜剧
这里的IP改编喜剧既包括《西虹市首富》(改编自《酿酒师的百万横财》)、《来电狂响》(改编自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麻烦家族》(改编自日本导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大赢家》(改编自韩国电影《率性而活》)这样的电影改编,也包括《武林外传》、《爱情公寓》这类的电视剧改编,以及《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这样的综艺改编。
从目标受众看,IP改编喜剧最大的优势在于前作的品牌知名度和一定的观众群基础,劣势在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转化可能造成观众的不认可甚至“平地起高楼”的尴尬。跨文化的喜剧电影改编,较之其它类型存在更大的水土不服的可能性,这也是喜剧电影翻拍较少有成功案例的原因之一。以电影《麻烦家族》为例,囿于女性角色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差异,原作中主人公的复杂矛盾情绪在当下的中国观众中很难引发情感共鸣,直接造成了影片翻拍的“滑铁卢”。从既有的市场经验看,IP改编喜剧的关键点在于,尊重电影的创作规律,寻找不同媒介、不同文化间的最大公约数。
功夫喜剧
功夫喜剧是香港电影人结合功夫片、喜剧片经验开发的相对成熟的电影亚类型。新世纪以来,随着内地和香港电影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功夫喜剧在内地迅速发展,涌现出《功夫》、《韩城攻略》、《十二生肖》、《功夫瑜伽》、《大闹天竺》、《绝地逃亡》、《急先锋》等一系列代表作品。相比以台词见长的市民喜剧等类型,功夫喜剧更善于从动作、场景中发掘笑点,同时也容易滑入情节简单、人物扁平、主题单一的创作窠臼。
黑色幽默
2006年彼时还是新人的宁浩凭借《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石头”在多线索叙事和黑色幽默两方面的探索也直接影响了之后的电影创作。多线索叙事方面,《提着心,吊着胆》在众多追随者中完成度相对较高。《驴得水》、《我不是王毛》、《一出好戏》、《两只老虎》等作品则在黑色幽默的风格探索上实现了各自的突破。以《驴得水》为例,影片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在嬉笑讽喻间,完成了对历史和当下的互文抒写。影片最终实现1.72亿票房,为中小成本喜剧的创作提供了艺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样本。黑色幽默不是创新的喜剧样式,但用喜剧的方式表达悲剧的内容创作难度更大、艺术感染力也更强,也是喜剧电影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古装喜剧
古装喜剧是近年来市场起伏最大的类型,也是被诟病最多的类型之一。有观点认为这部分创作是有明显拼贴、戏仿特征影像狂欢、话语狂欢,甚至直呼其为恶搞喜剧。不可否认,古装喜剧中的确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存在上述问题。另一方面,《十全九美》、《大内密探零零狗》、《大笑江湖》、《熊猫大侠》、《天气预爆》等作品的持续生产也反映出彼时市场内容供给和终端需求间的矛盾缺口。古装喜剧或者可以看成类型探索期电影市场上的一个阶段性产品。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