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觉得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书写的故事,把这些人和故事改编成电影是我的使命。”《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虽不善表达,但在短暂的交流中,记者却感受到了他对于电影、生活的那份朴实和真诚。
电影是实践行业,希望疫情尽快结束
疫情暴发以来,陆庆屹每天花时间最多的就是读书和筹备剧本。“疫情期间确实少了很多应酬,可以让自己静下心筹备剧本。”不过,陆庆屹坦言这种“自学充电”的效果其实有限。“电影是实践行业,最终还是需要更多人在一起交流、实践。”
身为产业上游的创作者,会比院线、影院的压力小一些,但陆庆屹同样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在他看来,“电影产业的哪个环节遇到困难,都会牵扯到每一个行业从业者。”
目前,陆庆屹在筹备下一部大银幕作品的同时,也同时准备尝试一些小体量、可以在其它渠道播放的作品。对他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现有条件下的迫不得已。“电影人无论如何都要向前继续走。”不过,他也表示,在可见的未来,电影院和大银幕还是不可替代的。“在大银幕上,电影制作的水准、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细节的丰富性,都是小屏幕无法替代的。”
熟悉才可能真实,真实才能具备力量
“什么是英雄?其实很难去定义。”在陆庆屹看来,面对生活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我始终觉得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书写的故事,把这些人和故事改编成电影是我的使命。”
在陆庆屹上一部大银幕作品《四个春天》中,他以自己的视角,审视整个家庭二十来年的变迁,影片中体现的人或事既平凡,又动人。“我喜欢聚焦小人物,表现个体命运、家庭命运。”陆庆屹告诉记者,无论是否有这次疫情,他都会去关注关于时代和人生的故事。
在他看来,创作者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从中挖掘真实的东西,因为只有真实才能使作品具有一种力量。陆庆屹认为,创作者要选择能够打动自己的人或事,同时还要考虑这份感动是否能够通过电影作品去打动更多的人。“创作其实是一个找人的过程,我认识的人、我爱的人,甚至是我讨厌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人生的故事,我要找到他们人生的驱动力。”
具体到陆庆屹个人,他表示自己更喜欢温暖的,具有东方哲学、东方精神的故事。“比如那些隐忍、复杂,具有多面性的人生或者故事。我还对遗憾的故事很痴迷。人生在作出一种选择后,就很难得知当初如果选择另一个会是怎样,但电影可以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