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四个并列的频率副词组成的片名,很特别,也勾起人的好奇心,这究竟是一部什么面貌的女性电影拿到了今年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故事很简单,能用一句话概括:两个女孩跑到纽约去堕胎。静静看完全片,还是有一种情绪萦绕着你,不安、惶恐、动荡……它真实地潜藏在这个社会的旮旯角落里,却不易被发现。
这是美国女导演伊丽莎·希特曼有感于2012年爱尔兰女牙医要求紧急堕胎不断被拒绝最后导致死亡的新闻事件而创作的一部剧本,很容易联想到2007年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Gabita在大学同学室友Otilia的帮助下非法堕胎,这组时间名词“四月三周两天”正好是Gabit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长度。只不过,《四月三周两天》是讲两个成年女性的生活困境,沉稳有力,无奈辛酸;《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则把镜头对准了两个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少女,更年轻化,也更飘忽不定,伊丽莎·希特曼向来对年轻人细微敏感的精神世界感兴趣,无论是2013年的处女作《感觉就像爱》,还是2017年捧得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沙滩鼠》。
男人作为他者
影片以一组高中生复古夸张的歌舞表演开场,似乎拉开了青春片的帷幕,但是女主Autumn的吉他弹唱所招到的调戏蔑称“Slut”很快把电影气质拉回到了现实主义,这个不和谐音调如此尖锐刺耳,划开了男女之间隐蔽的对抗关系。表面看,影片似乎戴上了看待男性的有色眼镜,Autumn眼中所呈现的男性世界是充满着威胁和恶意的,无论是调笑她的男同学,还是经常对她揩油的超市经理,就连她的父亲都是自大粗鲁、猥琐不堪的形象,不仅对她漠不关心,还对她横加讽刺,巨婴一般安享着妻子对他母亲式的照顾。学校、家庭、社会空间的男性无一不是潜在的危险人物,到了纽约,这种危险感更加强了,白天大巴上热情搭讪的男青年,夜间地铁里有露阴癖的中年男子,包括街上涌动的天主教人群,让Autumn都无处可逃。
相反,影片出现的女性几乎都是温柔善意友好的,无论是提供建议的诊所女医生,还是提供帮助的社工顾问。Autumn的歌唱获得母亲和表姐的欣赏,尤其是表姐Skylar,这个唯一获悉她秘密的女伴,全程陪同她到纽约堕胎,不仅偷走超市的钱,还和陌生男青年玩情感暧昧游戏以便张口借钱,给予她最大化的支持。影片最触动人的细节,是Skylar一边心不在焉地跟男青年热吻,一边伸出手和Autumn拉勾勾,这里我们直接感觉到女性的联谊力量,也有对周围环境无声的抗议,她们弱小无助,但可以抱团取暖。在《四月三周两天》里,好友Otilia则是以更赤裸的性交易换来了男医生为Gabita做堕胎手术。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女性立场的姐妹情谊,而男性则是异己的他者,对立的另一面,这种反英雄的日常男人群像是对男子的矮化和丑化吗?细想下来,影片所流露出来的厌男情绪皆因Autumn的视点而来,通过Autumn和女顾问的对话,我们更能理解这种情绪的来源。
当影片演进到将近一小时,女顾问问及了Autumn有关病史、性经验以及私密的情感关系,这场面对面的对话长达九分钟,借此也揭开了Autumn的内心隐痛。当女顾问重复六次提问:“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Autumn从简单应付到迟迟不语,一直到绷不住、流泪,我们感受到Autumn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身体暴力和心理伤害,镜头给予了长达三分钟的持续关注,这位一直隐藏在背后的男性肇事者以缺席的在场方式呈现,并通过女性对话以及女性拍摄者的镜头进行有意味的质问和审判。表面上平静如水,却揭开了掩藏在冰山下的罪恶,这是影片最有力量的核心段落,不仅点了题,还填补了蓄意隐藏的叙事留白,纪录片式的固定长镜头更容易把观众带入到女孩的真实情境中,前面所有的情绪压抑在这里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在此之前,我们所感受到的Autumn寡言少语、郁郁寡欢,是带点酷劲的叛逆少女,而在不能回避的对话中,Autumn心理防线却瞬间松软了,流露出脆弱的一面,演员茜德尼·弗拉尼根非常精准细腻地演绎了这种层次递进的情绪反应变化。这和开头Autumn弹唱的歌曲“他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他逼我说我不想说的话,尽管我试图挣脱枷锁,但我知道我无法停止爱他,我无法停止为他付出,他有那种力量,用爱支配我的力量!”得到了呼应。以至于Autumn和Skylar之间出现了这样的对话:“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是男人就好了?”Autumn回答:“一直都想”。观众甚至以补充片名的方式表达了共鸣:“从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女孩成长中所面对的性别压力一直都在,但处于周遭灰暗的社会环境中,她也只能隐隐的抗议,弹唱、泼水,仅此而已。最有痛感的长镜头是Autumn用曲别针穿过鼻翼扎鼻洞,她通过这个极端的暴力行为表达反抗,宣明了“我的身体我做主”的主体权,这也表现在堕胎行为上,她一直寻求各种方法自救,从来没有任何犹豫。Autumn表面沉默,内心却坚定而勇敢,也表现出青春期特有的敏感和自尊,她给母亲打电话求助却欲言又止,也婉拒了社区顾问可以提供的帮助,她把自己封闭在自己微小的世界里,孤独自闭。跟她形成鲜明对照的Skylar阳光青春,充满活力,还带一点成人的小世故,给影片带来一抹亮色。
纽约作为他乡
影片以自觉的女性视角来复写女性生理经验,以未婚先孕的少女堕胎事件问责社会的性别权力关系,并试图建构女性主体性,是一部典型的女性议题电影,甚至有评价它是“嫁接女性主义的青春片”。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因为“议题”而淹没了人物和生活的本来面貌,它只是客观冷静地展现了堕胎事件的全过程,虽然带着极为清醒的女性意识,但表达上都极为克制,尤其是两个宾州少女到纽约,带出了异乡人漂泊无依的生活质感。
表面上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也掩藏着编导精心设计的戏剧小冲突。两个小镇女孩由于时间延误、也由于孕中期,本来一天的行程计划被延宕为三天两夜,这个无奈的设置使Autumn和Skylar无家可归,只好四处游荡在纽约的各个角落。公交大巴、地铁、夜间变幻的霓虹灯广告牌,陌生的大都市像一个冷漠无聊的巨大容器,灰沉无光,女孩的面孔经常叠印在这些流动交通工具的玻璃上,或者以少女侧颜特写为前景,背景则是虚化的纽约街头、攒动的人群,Skylar拖着沉重的大行李箱四处游走,大量跟拍的移动镜头就像停不下的脚步,隔着银幕你也能感受到两个女孩的疲惫和困窘,留着残雪的冬季更增加了这种冷漠寂寥的疏离感。第一夜,她们在游戏厅打发着时间,还能在中式餐厅的卫生间苦中作乐;第二夜,Skylar主动联系了搭讪的男青年,无处安身的姐妹俩暂时归置在保龄球馆和K歌厅,并利用男青年的好感借此向他筹集回家的钱。这个斜逸旁出的小奇遇也映射出少女和男性之间微妙复杂的性别权力关系,这绝对不是一种浪漫邂逅的情感关系,而是倚靠女性青春魅力获得经济来源的交换关系,这种依附性的生存技巧再次证明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社会结构,尤其是无钱无权还未获得独立自主的流浪少女。
值得赞赏的是,影片用这种白描手法对人物状态和情绪的描摹极为细腻传神,两个女孩的微表情,甚至是下意识的一个眼神、动作都捕捉地异常精妙。片末,Autumn终于完成了堕胎之旅,了却心结,靠着大巴玻璃睡着了,而片尾曲you’ll never understand似乎是唱给男性观众听的,也是唱给这个世界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