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疫情期间可以看的片子很少,这部英国人拍摄的纪录片特别受关注。这部纪录片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其实它是BBC的电视纪录片,片长仅仅59分钟。有人说,这部纪录片这么受关注,主要还是因为杜甫这样一个中国古代诗人被一个白人关注和肯定了。我觉得这么说没什么道理,时至今日,一个白人的目光对于我们的自我认同的塑造,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管用。但是白人拍杜甫让我们感觉到好奇,获得了我们更多的关注,还是因为我们对这其中的文化翻译感兴趣。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面说过,杜甫在中国不是一个具有巨大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关于杜甫的观点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共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好奇,看看一个外国人能从杜甫那里发现什么。
我看过这个片子后,写了一篇长文,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时的名字是《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其实我的原文标题是《BBC拍杜甫:重申批评性传统》。我是觉得BBC在对于杜甫的发现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强调了杜甫的批判性。这一点不是新观点,我们早就知道。但是这一点和当下的我们,尤其能够对话。这在疫情期间,反而成为一个巨大的共同话题。
本片对于杜甫的另外一个发现我觉得是有新意的,片子强调了杜甫思想的自我超越。杜甫早年在长安城寻找机会,每日和一些达官贵人应酬。我看过一个研究,说杜甫在当时给很多唐朝的官员写过诗,但这些官员后来证明多不是好人。杜甫每日残羹冷炙,受尽委屈,但是他有一个协助君王搞好政治为人民的思想。但是,当安史之乱之后,杜甫从北方逃到南方,这个时候他的理想破灭了。这对于他的人生境界的打开,似乎反而有益。这部片子用了宇文所安的讲解,说这个时期的杜甫开始更为关注食物,关注日常生活的美,而忘记了皇帝。
这个意思是明显的,它在做一种暗示,就是说杜甫的思想境界,逐渐超越了皇权,而发现了日常生活的美。他似乎超越了那个年代的思想限定和一般文人境界。但是这一个观点,其实未能完全被证实。因为我看过杜甫在夔州时写过的一首七律,叫做《槐叶冷淘》,其中仍然表达了对于皇帝的怀念。
其实拍摄杜甫,不仅仅是去追寻一个古人的面貌,而是追寻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的质量,以及这个传统在当下的回响。我觉得批判性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是古今中外的共识。其实这和当下的一些事件息息相关。难道中国的文人传统就是一味和谐不批判吗?通过对于杜甫的讲述,我们看到完全不是这样。杜甫的批判性,在中国诗人那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须知杜甫生活的年代,在西方是中世纪早期,那也是西方最为黑暗的年代之一。
而且杜甫的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具有广泛的社会视野,并且将真情实感投注在了他所接触到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里。这样的同情之心,不是来自于六经,而是来自于真切的经验感受,只是合乎六经罢了。古代人认为杜甫是儒家理想的实践者,所以用儒家的语言来赞美杜甫,说他深谙“仁”。
我的批评文章发表后,有几个朋友和我交流。导演王超和我交流最多,他读书很多。他认为杜甫的批判性,前不及陶渊明,后不及龚自珍。龚自珍是晚清人物,清朝初年已经有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这些人可是批判君权并且追求言论自由的人物,所以杜甫和龚自珍当然不能比。但是和陶渊明,又如何作比呢?王超导演认为陶渊明的批判思想涉及根本,而杜甫其实仍然是在皇权下批判。
这个说法对我有启发。古代诗人中,其实笔者尤其偏爱龚自珍和陶渊明。陶渊明的全集很薄,很快就可以读完,我对于他的境界心向往之。但是,我觉得陶渊明的批判和杜甫的批判,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杜甫的批判更加偏向于时政批判,而陶渊明则类似于文化批判。比如说他喜欢种豆,心情怡然地参与劳动,而孔子可是轻视稼穑的,所以后人说,陶渊明是叛逆了儒家的。这不是不重要,但这不能用来消解杜甫的批判意义。杜甫的批判在当时的确是有开拓性的,他的激烈和批判的范围,以及具体针对性,都非前人所能比。他批判当时的宰相,以及当时的杨贵妃的姐妹,还直接指出皇家军队的腐败,说良家妇女都在军队中。他历经三代君王,而能毫不遮掩地陈说当时的昏庸现象。他也因此被称为诗圣。
所以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同样经过安史之乱,同年代的王维和李白,就没有这么写诗。所以说杜甫是孟子儒家思想的发扬者。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至于说他如何批判着朝廷,又寄望于朝廷,这也许是时代的必然吧。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法。创作者按照杜甫游历的足迹,走了大约七八个城市。分别是杜甫出生地河南,杜甫早年游历的地方——主要在燕赵,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山东。他们拍摄了曲阜的孔庙,这里存在着杜甫思想的重要维度。之后拍摄了洛阳,重点拍摄的是长安,然后是安史之乱之后,他去过的成都、夔州,长沙等地,最后是他的生命重点,湖南平江。创作团队中的主持人麦克尔·伍德先生,其实是青少年时期就喜欢杜甫的诗歌,所以对于杜甫的诗歌和生命经历,都很熟悉。这部纪录片主要是用他的讲述,以及几位专家的谈话,来引导观众去理解杜甫。他们的理解的确带着西方的视角,带着他们独特的文化敏感,但这并不能说他们不客观,而是他们发现了杜甫独特的一面。
另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采访了很多普通的中国人,比如说杜甫草堂中的游客,平江的诗社成员,所以我说,其实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团队有田野调查的意思,他们是要看看古代的杜甫还能在今天的中国能够留下什么回响。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文化政治之一,就是借古喻今,就是说,它并非单纯地去追寻唐代的杜甫,它还追寻作为古代诗人的杜甫所参与塑造的文化血脉,以及这个文化血脉在今天的中国是如何被传承的,也就是说,杜甫和今天的我们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