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创作,近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接地气”,贴近现实生活。我认为,这只是点到了表层,创作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掘地三尺、直通人心。
早年做记者时,采访过著名歌唱家王昆老师,我曾听她说过一句话:“新中国不仅是解放军打下来的,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唱下来的!”1945年4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年后,王昆老师参加了我国首部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首演,她塑造的喜儿成为中国歌剧经典艺术形象,该剧随后在解放区深受百姓欢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扮演剧中反派黄世仁,解放区农民观众被剧情打动,甚至冲上舞台追打他,人戏不分,足见该剧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现实震撼力。《白毛女》中的喜儿是根据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来,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白毛女”剧名便体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的戏剧性,她对活着的幸福渴望、对恶霸地主阶级的不共戴天的深仇,通过《北风吹,扎红头绳》、《恨似高山仇似海》等经典唱段唱进了当时的农民等劳苦大众心里,唤醒与凝聚起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心力。人心所向,才有了淮海战场上群众拥护人民解放军的车轮滚滚,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歌剧《白毛女》被改编成故事片、京剧、芭蕾舞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三次被搬上银幕,特别是2016年拍摄的同名3D歌剧电影,全景再现了这部中国民族歌剧开山之作的艺术魅力,史料价值尤为突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白毛女》只是践行讲话精神的众多文艺作品中的一部,之所以能成为影响未来的经典,还是因为创作者不仅接了地气,而是遵循歌剧艺术创作规律并在民族化道路上有所创新,深入到角色内心,通了人心就与观众有了共鸣。
通人心的作品,会赢得观众。近年的一些古装电视剧、科幻题材电影,聚焦的未必是当下的现实生活空间,却往往成为收视“爆款”与票房大片。比如美国影片《地心引力》,讲述的是美国女宇航员斯通博士迷失太空后如何振作与自救,登上了中国天宫空间站并最终驾驶神舟飞船回到地球的。这部独角戏,几乎无复杂并强烈的戏剧冲突,编导细腻抒写了女宇航员的丰富内心,关于人之孤独、关于逆境自赎的毅力,无不打动观众。这位不接地气的女宇航员一段生死命运,通了观众的心。我一直认为历史片与科幻片,都是同类题材,都是基于现实理性科学研究上的、两个相反时间轴的非现实的艺术题材,但这类作品能深得观众市场,还是写出了打动观众内心的现实意义,所谓古月照今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还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对文艺创作者,他提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也是对创作要立好人物、深入人心的要求,创作者、片中人与观众这三者的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方能有大众共鸣的好作品。
好作品会跨越时代,不仅有歌剧《白毛女》这样的经典,启发后继者去研习其艺术精神与创作规范,影响未来的更有对观众先进社会生活方式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
江苏徐州马庄村有个三十多年历史的农民乐团,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庄村,观看了马庄农民乐团为宣讲十九大精神排练的一段快板,并看望了香包手工传人王秀英老人。在马庄,习近平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1985年,时任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庆喜同志看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迷人的乐队》(王好为导演),马书记被这个故事吸引,决定学电影里果农曲立新那样,在自己的村庄成立铜管乐队,并排除不同时期的困难,一直坚持到今天。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果园港调研时说:“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红遍全国的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说的就是三峡,给人印象深刻。”习总书记由此从三峡红叶提到重视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迷人的乐队》、《等到满山红叶时》这两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都不算是高峰之作,但两部真诚的影片传达出的美好以及先进的生活方式,却影响了当年广大的普通观众。当普通观众因电影里的人文精神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打动过他们的电影作品,就雕刻在观众心房,不会被时光磨灭,就具备了与艺术经典同样影响未来的长远生命力。
我们要做高峰之作的艺术攀登者,更要将视角聚焦现实生活中的人情,提炼不同题材中引发群众共鸣的人心,分享今天的时代风貌,引领影响未来的时代风气,做守正创新、脚踏实地的电影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