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2016年正值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长征》、《领袖1936》、《勇士》等长征题材影片突破了以往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主题叙事,试图走进长征历史的细部,微观呈现出长征,颇具人文深度。《南口1937》、《古田会议》、《毛丰美》、《难忘的岁月》等主旋律题材作品颇具特色;电影《建党伟业》也制作了3D版本,以焕然一新的方式重新与观众见面。
2017年,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电影界集中推出了一批题材类型丰富、风格形式多样、个性特征鲜明、诗意化风格化呈现的献礼影片,既有“重工业”标杆之作《战狼2》、《空天猎》,也有诗意与现实并存的中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家园》、《守边人》、《你若安好》、《南哥》,以及少数民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它们代表了当前中国电影大小并重的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良性生态格局,代表了电影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价值导向文化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电影化、高品质呈现。
同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集合众多中青年“偶像”演员的《建军大业》,试图找到更具亲和力的美学方式完成与观众的沟通和交流,在类型范式和影像形态上进行积极探索。电影《血战湘江》以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为背景,突出表现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伟大长征精神,对教育和激励全国亿万观众走好新的长征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为契机,推出《春天的马拉松》、《照相师》、《大路朝天》、《闽宁镇》和《信仰者》、《李保国》等多部重点献礼作品。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格局更加巩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19年,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氛围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亮眼的是电影市场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在国庆档上映的《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三部作品,以及《决胜时刻》、《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烈火英雄》等重点献礼片组成了光影方队,接受全国电影观众的检阅。国庆档电影市场火爆热烈,共产出票房50.61亿,群众观影热情高涨,观影人次1.35亿人次,口碑与票房齐飞、燃情共赞誉一色,形成了国庆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献礼片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反映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电影创作、发行、放映工作从年初起便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和我的家乡》、《秀美人生》、《千顷澄碧的时代》、《一点就到家》等献礼片的创作、制作、后期制作工作已逐渐恢复。围绕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及2022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时间节点的电影创作,也都在积极筹备中。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献礼片的创作形式符合中国电影生产和发展的规律。例如2019年国庆档延续了1959年献礼片的传统,创造了观影热潮,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给电影界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促进了与当下观众的良性互动,建立了对话的空间,形成了“共同体美学”。
饶曙光认为,此类电影的创作,要凝聚广大创作人员,集中核心力量和优势资源,打造高质量的精品,以延续2019年国庆档的态势,让这类电影得到有效的传播、得到观众的追捧、得到市场的认同。
◎ 展现革命英雄、民族英雄、平民英雄的银幕形象
打造中国电影的“中华民族新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在中国银幕上,同样不缺乏对“英雄”的描摹。1905年中国诞生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谭鑫培扮演《三国演义》中的老将黄忠。黄忠在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直取夏侯渊,奋勇夺取定军山。
这是中国电影的开端,也是中国银幕上第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自此,在中国银幕上,三国英雄、梁山好汉、武侠大家、民族英雄、反恐精英、英雄模范层出不穷,这些英雄人物随着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手法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银幕上画出了一条独特的英雄形象演变轨迹。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表示,要保证投资、人才、观众这“三个不会离场”,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好作品,要推出能够代表中国风格与民族气派,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具有中国品牌的大电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智取威虎山》、《流浪地球》、《叶问》系列等影片,在打造中国英雄的创作理念下,实现了弘扬主旋律、提升正能量的积极效果。
其中,《战狼2》选择了英雄电影的类型化表达,冷锋豪情万丈,义薄云天,除恶务尽,英雄气概与英雄动作被展示得淋漓尽致;《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突击队员救助侨民的英雄行为,彰显了中国形象、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湄公河行动》以弘扬英雄主义为叙事基调,是一部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的优秀作品;《建军大业》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热血史诗中的青春力量;《智取威虎山》以类型化的方式重塑了“杨子荣”这一英雄角色。
市场成绩方面,《战狼2》累计票房达到56.83亿,刷新了内地电影市场票房纪录并保持至今。《红海行动》以36.5亿摘得2019年度票房冠军。
明振江表示,此类作品的创作,要做到不把英雄人物“神化”,而是极力摆脱此类题材影片容易陷入的模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的窠臼,在鲜活生动的生活经验、细致缜密的生活逻辑和真实牢靠的生活依据上,寻找到时代精神的精炼展现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传承,塑造出真实可信又有血有肉、鲜明生动,能够感染人、打动人,能够传得开、留得下。
饶曙光认为,对于“英雄”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平民英雄,他们向善向上、勇于奉献自己,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他认为,在打造“中华民族新史诗”之外,电影人也要积极创作“平民史诗”,这些平民英雄带给社会温暖,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也在推动社会和生活不断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雨中的树》、《信仰者》、《李保国》、《邹碧华》、《兰辉》、《真爱》、《天上的菊美》等影片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攀登者》、《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中国蓝盔》、《我为你牺牲》、《空天猎》、《解救吾先生》、《拆弹·专家》、《老师·好》、《救火英雄》、《吹哨人》、《大路朝天》、《你若安好》则聚焦了飞行员、消防员、登山家、维和战士、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教育工作者、路桥建设者、医务工作者等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编剧董润年表示,讴歌英雄、表现英雄主义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和传说。通过传唱英雄,提炼出了属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
他认为,生活中能看到无数的普通人,他们战胜了自我,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生活,其实这样的故事才是电影创作中真正应该去展现和表达的。既要展现讴歌为人民利益做出伟大牺牲的英雄,也要抓紧一切机会在作品中展现这些克服自我弱点的平凡人,他们一样是这个时代值得讴歌的英雄。
饶曙光表示,塑造英雄人物不仅要注重外在形态和英雄事迹,也要注重人物的内心。要写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要写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样才能够引起共情、共鸣、共振,与观众形成“共同体美学”,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不断涌现出来的时代英雄,理应成为电影人大力讴歌、用心塑造的对象。目前,多部抗击疫情题材电影作品已在创作中,用电影的艺术形式铭记这段历史、致敬那些逆风前行的英雄人物。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