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的蔓延、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将对电影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带来深刻调整,产生全方位、持续性的深刻影响,也让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国家电影局不久前召开的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给全行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对于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助推行业提质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高黄刚表示,天山厂将充分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植根于新疆这块沃土,聚焦新时代的火热生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讲好新疆故事的精品力作,助推中国电影产业取得高质量的新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会议给了电影从业者以信心,也凸显了电影行业对于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他表示,会议不仅给了业内从业者很多信心,更重要的是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中国电影产业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会议指出,电影行业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对于电影产业而言,好的原创内容的可持续供应,是电影产业的立足之本。对于正在为复产复工做准备的电影行业,尹鸿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如院线影院需要有结构性调整、制片方面不仅要保持多样化创作,还要进一步提升有影响力作品的数量等诸多建议。尹鸿表示,电影市场的复工复产,需要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片来撬动。“一个消费习惯的重新形成,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推动力。只有影响力的电影进入市场,才能够让市场重新有活力。”
高黄刚表示,如今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通过相关题材影片创作,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这片热土发生的时代变迁、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能切身感受到,现在新疆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舞姿、幸福的笑脸和热气腾腾的现代生活;能切身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不负殷殷期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现实。
在展望下半年时,尹鸿建议中国电影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本土市场恢复活力。在他看来,想要进一步增加观影人次,中国电影人就必须提供更多优质的影片内容。
首都华融电影院经理于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向约5000名观众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总体上看,其中90%的人有回到影院看电影的意愿,但是观众进到影院最关心的是安全性。”
想要尽快恢复市场活力,激发出观众的观影需求同样重要。“市场中一定要有观众真正想看的影片,观众才会走进影院。”在于超看来,消费信心、消费习惯和观影需求都是复产复工时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影院的经营者,于超也呼吁可以尝试适当放宽影院经营的范围,让影院进一步探索经营多元化,用来提升影院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过去的这些年中,影院通过放电影得到的收入相当稳定,因此电影院也缺乏动力去探索。经历了此次疫情之后,影院经营者们有了更多的危机感和反思空间。”(详见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