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版)
⑤进入和退出机制
院线制改革之初,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文件对院线的准入门槛做了清晰的界定。1519号文件规定:
10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的专业影剧院,其中实行计算机售票的影院不少于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800万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可以发起组建一条省内院线;15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且影剧院分布在不同省级区域的专业影剧院,其中计算机售票不少于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1000万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可以发起组建一条跨省院线。
《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广影字〔2003〕第576 号)规定,以参股(股份在49%以下)形式投资现有电影院线公司的,参股单位必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电影院线公司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以控股形式投资现有电影院线公司的,控股单位必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电影院线公司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单独组建省内或全国电影院线公司的,组建单位必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电影院线公司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
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国影发〔2018〕4 号),《意见》在院线制实施17年后,结合电影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成立电影院线公司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控股影院数量不少于50家或银幕数量不少于300块,控股影院上一年度合计票房收入不低于5亿元;所属影院正常上缴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最近三个年度申请主体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未受到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最近三个年度所属影院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的不超过3家,且处罚期已满,处罚措施已执行落实并整改到位。
《意见》还首次明确了电影院线的退出机制:
实施电影院线年检制度,完善电影院线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对电影院线公司每两年进行年检,跨省院线由国家电影局负责年检,省内院线由省级电影主管部门负责年检。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经营且整改不力的院线公司及影院,将依法取消其电影发行放映资质。对于长期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的院线公司,实行市场退出。
◎ 发展阶段
新中国的电影管理体制是20世纪50年代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一种高度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具体到发行放映环节呈现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管理,即中央设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地市、县各级政府设立相应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形成中央到地方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四级垂直管理。这样的管理体制弊端在于条块分割、结构单一、发行环节多成本高、流通速度慢效率低,不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电影院线制改革是发行放映领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 号)中“鼓励实行跨地区经营”、“发展院线发行放映系统”的指导思想和重点要求采取的措施,也是落实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 〔2000〕320 号)“积极推行院线制,促进跨地区经营”的具体部署。结合当时电影行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院线制改革的核心诉求就是“减少发行层次,增加发行渠道”。
回溯1994年改革试点到2019年间的发展轨迹,院线制改革大致经历了酝酿组建、多元资本进入、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深化改革、“后疫情”时代六个阶段。上述各个阶段的划分,旨在梳理改革进程、探讨发展特点,事实上市场的发展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各发展阶段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延续。
院线制改革酝酿和城市院线组建阶段(1994—2004年)
(1)试点酝酿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一度进入低谷期。如何以市场经济的手段调整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间的利益分配,激发市场活力成为电影行业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难题。1993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3号文件)及实施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影“统购统销”的电影发行模式,将传统的四级发行简化为省-地市-县的三级发行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条块分割、结构单一”的问题。
1995年,以上海、四川、辽宁、湖南、湖北等地为代表,部分区域市场开始探索带有院线性质的发行放映资源整合。1995年-2000年间,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试点,为此后的院线制提供了实践经验。
第一阶段的试点以四川、辽宁等地为代表,是带有院线性质的发行、放映资源整合,在打破区域垄断、实现一级发行方面做了有益探索。1995年10月,四川省电影公司以股份制方式重组了省、市公司和部分影院的发行放映资源,将两级发行调整为一级发行。1998年,辽宁省电影公司通过重组省、市两级发行公司,并与影院签约,成立辽宁北方电影股份公司,实现了一级发行。原市公司取消发行业务,作为北方公司的分支机构。省、市公司和电影院签约重组,实现一级发行。这一阶段的探索为四川太平洋院线和辽宁北方电影院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的探索致力于开发第二发行渠道的试点,四川、湖北等省份率先成立第二发行渠道。1998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成都市电影公司和成都华协影城等股东单位发起成立四川第二家具有全省发行权的四川峨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9年12月,湖北银星院线成立。在湖北省文化厅的推动下,武汉市组建了天河院线,在省会城市形成双院线并行发展的局面。第二发行渠道的探索试点为院线制下的省内多条院线良性竞争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的试点探索了跨省发展的经验,辽宁北方公司尝试向东三省拓展业务、组建东北院线;河北、山西、内蒙古两省一区的7家发行公司、制片厂和17家放映单位以股份出资的形式组建河北中联影业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2)组建成立
200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在总结试点经验,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1519号文件),就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制定了明确、可操作的实施细则。1519号文件明确规定了组建院线的条件和要求:
10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的专业影剧院,其中实行计算机售票的影院不少于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800万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可以发起组建一条省内院线;
15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且电影院分布在不同省级区域的专业影剧院,其中计算机售票不少于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1000万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可以发起组建一条跨省院线。
文件同时规定,一个省内院线组建最多不超过3条,以签约影院形式加盟院线,其签约期不少于3年。
2002 年 6 月 1 日,全国首批 30 条院线正式成立,其中 11 条跨省院线,19 条省内院线,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八省(市) 率先完成了两条院线的组建工作,江苏、浙江两省分别有三条院线组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国共注册35家院线,加入院线的电影院1024家,银幕数1843张,其中计算机联网售票影院850家。
据统计,2002-2004年间,中国电影票房从9亿攀升至15.2亿,全国可统计影院数增至1188家,银幕数增至2396块。
院线制的实施打破了沿用50多年按行政区域层级式发行影片的传统发行放映体制,院线制实施的最初三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从条块分割向网络连通转换
院线制的成立意味着多渠道、多院线的市场格局取代了单一的发行渠道,影院的规模化经营和院线的现代化管理提上日程。组建院线,减少了发行层次,同一区域内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增加了发行渠道,以院线公司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取代了以影院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到2004年7月末,全国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的影院有1031家,全国36条院线全部安装院线接收终端,规模经营、规范管理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产业利益分配更加合理
减少发行环节以后,不仅影院分成提高,制片方的分成也得到提高。影院从分账影片中的分成从40%提高到46%-48%;国产影片提高到48%-50%;制片方的分配比例从35%(包括3%的宣传费)提高到38%-40%。
市场出现细分探索萌芽
2004年6月18日,中影校园电影院线成立,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正式组建的全国首家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园的院线,其成立意味着行业已经开始关注细分市场和特色院线的发展。
根据1519号文件的规定,“以签约形式组合的院线,签约期不少月3年”。2002-2004作为院线制的最初三年,仍处于市场的适应和调整期,有相当数量的院线无法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管理,这也是中国电影院线制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