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凡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和“Freelancer自由客”联合出品的“2019中国影视内容消费者研究年度报告”全网发布。该报告由“电影消费者属性与观影行为”、“院线电影产品的消费者认知与评价”和“剧集消费者属性与观剧行为”三部分组成,通过对中国影视内容消费者的科学调研,为中国影视产业描摹出更加生动和清晰的消费者画像。该报告显示,2019年电影消费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变的态势,而剧集与院线电影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竞争。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影院观众比例为58%,观众规模增长率相比2018年的57%,首次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同时,2019年中国影院观众人均观影频次为6.1次,低于2018年平均水平,回归至2017年的观影消费水平,并且伴随着大量新增的消费者涌入电影院,中重度观影人群所贡献的观影人次在下降,影院观众正在向更大众化的消费行为扩展。
在消费群体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影院消费者群体的年龄结构趋近向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虽然18-29岁人群占比影院观众群体的36%,却贡献了全年约44%的观影人次,同时年长观众的影院消费者比例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消费者贡献方面,中国中度影院观众(年观影2-11次)的观影人次贡献(62%)远高于北美观众(49%),可见中国市场的影院观影行为更为轻度化,中度观众更具消费能力。
报告发现 70%的影院观众偏好首选线上购票,在观影同伴的选择上,主要是伴侣(59%)、朋友和同事(57%)。在观影结束后,观众更倾向于通过向亲友直接讲述(81%)和发朋友圈(59%)来“安利”或者“吐槽”。
不去影院观影的消费者是什么心理呢?数据显示,非影院观众中41%的人表示没时间、19%表示太忙。非影院观众更偏好首选电视频道的日常娱乐方式。有趣的是,影院观众在选择去电影院观看之外,也倾向于通过网络在线的渠道观看电影,2019年影院观众中有89%的人曾在手机上观看过电影。
报告还发现,观影和观剧对于观众而言并非互不相容。剧集观众看重观剧“独乐乐”的低成本(花费少)及场景灵活(观看时间自由)优势,而影院观众被指出影院观影占据“沉浸感强”和“制作精良”等优势,综艺/网综因具备更强的娱乐性优势,不论在成本还是娱乐性上,剧集与综艺/网综的正面竞争关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