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国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宣传、塑造“中国梦”的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电影人应充分发挥大银幕在电影产业发展变化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充分彰显我们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2年-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从170.73亿上升至642.66亿元,城市年观影人次从4.72亿增长至17.27亿次,全国银幕数也从1.31万块增长至近7万块,各项主要产业指标都呈现出喜人的增长态势。期间,电影界推出了《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我不是药神》等一批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题材类型丰富、风格形式多样的电影作品,获得了业界口碑与市场成绩的双赢。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和渗透生活的同时,线下电影市场规模体量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充分说明影院消费和互联网视听消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观看影院电影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刚需。
由猫眼娱乐发起的三期对“后疫情”时代观众观影意愿及需求的跟踪调查报告显示,3月至5月期间,期待回到影院的观众比例从七成提升至近九成。数据变化显示,人们对于影院观影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与日俱增。
华夏电影首席技术专家李枢平表示,电影的视听效果、社交属性决定了电影院存在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疫情过后,影院依然是电影放映的主要渠道,而电影未来一定要瞄准高端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带给观众线上观影无法得到的体验。
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富海芳认为,尤其是大体量、大制作、高规格的影片,大银幕带来的沉浸感,是线上观影所无法比拟的。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已经不再以影院建设、银幕数增加为单一动力,观众对电影艺术水准和工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口碑对电影票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兼具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电影,只有回归内容的根本属性才是支撑电影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
因此,电影人要坚持“内容为王”,进一步激发创作生产活力。要着力保障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做好重点选题规划,鼓励优秀制作团队、创作人才强强联合,不断推出优秀影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从长远看,制片能力的提升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引擎,只有更多的头部作品推出,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影院终端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才能得到保障。
近年来,通过电影创作来呼应国家意识、建构主流价值的主动意识逐渐成为自觉和主流,从《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到《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中国机长》,这些面貌全新的主旋律影片,以其高票房、高共鸣、高评价获得观众高度认同。
电影对社会共同精神价值的建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功能往往在电影院才能更好地完成。北京市委宣传部影视处处长霍志静认为,其认同核心正是其中的共同价值观,它带动更多非常规观众追随进入影院,使得观看这样的影片成为一种潮流和内在需要,成为带有一定仪式感的行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深化通过影院电影找到依附载体、共鸣事件,并不断被确认和确信。
(详见第6-9版)